城市化悖论
城市化悖论
卢威迪 2010-2-18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经突破6亿大关,达6.07亿,城镇化率为45.7%。按照城市化论学者们的预计,这一比例将在2010年超过50%,2020年超过60%,2030年超过70%。也就是每10年将城镇人口比例提高10%,平均每年1%。
未来如果真如这些学者们的预测,中国将会怎样?
无论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开始年代,还是后来快速推进阶段,提出政策建议的学者们,其最核心的理论依据是,西方发达国家拥有高比例的城镇人口,言外之意,如果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过低,就不会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暂且不去探究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社会结构是否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单看中国这些鼓吹城市化的学者们,其立论依据是否严谨。随便翻阅一些近年来城市化的学术论文,一个总体感觉就是主观妄想症色彩浓郁,他们不是按照科学逻辑层层推理,小心求证,然后得出客观结论,而是根据西方国家的状况,主观上已把城市化定为方向,然后再从各角度去寻求素材和牵强附会的论据,拼凑出一套貌似合理的理论,实质上不过是想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状况照搬到中国而已,实在谈不上是什么创新思想,因为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适合中国发展的路径,但中国的国情适合那样的发展方向吗?
如果我们再退一步,不去纠缠这样的发展方向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改革创新,仅从简单的常识数据对比中寻找其不严谨之处,便感到诸多无奈与思考后的愤怒。例如,城市化论者经常用的城镇人口比例数据所引申出的问题,截止2008年底,中国是45.68%,而美国常年在75%上下波动,日本到目前是95%。只看百分比,的确可以得出各国间比例的差距,这也正是城市化论者的核心依据,即“中国与美、日等国城镇人口比例的巨大差距,是中国目前还不够发达的原因所在。”这里的狡猾之处在于他们绝口不提城镇人口绝对数量的对比,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2008——2009年人口数据计,中国2008年底城镇人口6.07亿,美国2009年7月1日止,全国人口总数为3.07亿。这是什么概念?美国国土面积和中国大体相当,人口仅是中国的23%,即使全部成为城镇人口,也仅是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的一半。反观中国,即使2008年底45.7%的城镇人口已是6.07亿,为美国总人口的2倍,如按城市化论者的发展规划:中国2030年城镇人口达到70%的比例,保守计算,以总人口15亿计,城市人口将达10.5亿,相当于目前美国总人口的3.4倍,如按日本95%的城镇人口比例计算,城市人口将达到14.25亿,相当于4.64个美国总人口。
试问,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过这么庞大的城市人口数量?
有什么理论根据能够支持在城市中可以生活这样多的人口,城市依然会运行良好?
世界其他国家以较少的人口总量绝对值所建立的城市化社会结构,在中国也行得通吗?
这样的发展方向建议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是负责任的吗?
愚弄他人总要有些技术含量吧,否则对大众智慧的侮辱也太赤裸些了吧。
现今城市人口的切身体会,除了城市的巨楼华厦装点的外在繁华外,恐怕更多的是无奈的感叹,各种城市问题压得市民们透不过气来。拥堵的交通,资源的短缺,天空中污浊的空气,居高不下的房价,大量失业的人口,等等等等。这些直接与城市人口数量相关的各类问题,已经积重难返,如果城市化道路继续走下去,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目前每个城市都存在高比例不饱和就业问题,如果农村人口继续涌向城市,只能造成未来适龄非就业人口比例巨增,会继续压低现有的工资水平(考虑通货膨胀后),贫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其结果就是城市中将产生更多的贫民窟社区,社会将不再稳定,动荡随时可能会发生。这里要批驳城市化论者的一个观点:“更多的农民进城会产生更多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实早已将此言论击得粉碎,仅是目前45.7%的城镇人口,就已经使得城市中游荡着大量无业人员,不要用统计局数据辩解,天气好的时候,走到各城市外来人口聚居区和城乡结合带或是用来居住的地下室和各种廉价房屋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就什么都明白了。而很多工作着的外来人口,也不过是替换掉了以前该工作岗位上的本地城市人口而已,根本不是新增就业岗位所解决的问题;再有就是大量的短工性质,这个星期有工作,下份工作不知到何时才有。近两年爆出的高比例大学应届毕业生“被就业”的奇闻,更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统计数据的不准确性,从而说明,目前徘徊在城市中的未就业和不饱和就业适龄人口数量是多么巨大,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人口增加意味着对城市公用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地方公用设施建设需要地方财政的政持续高额投入,钱从哪来?自从分税改革后,地方财政对土地批租收入的依赖越来越大,土地价格的上涨是对过快增长的财政支出的有力保障,因此,地方政府有足够理由和动机维护房价上涨,从而保证其土地批租收入的增长,进而保证地方公用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但是问题总是有两个甚至更多方面需要考虑,城市化进程推进了,城市人口增加了,但由此导致的高房价问题却压在了所有城市人口身上,高比例的按揭贷款购房,使几乎所有银行都走在悬崖边缘,其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越来越大,美国的前车之鉴还不足以让国人清醒吗?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以史为鉴,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未来由于各国间利益矛盾所引发的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战争发生是绝对的,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如果从军事和未来战争角度考虑,过于密集的人口居住状况,倒的确是为对手提供了方便,那将意味着单枚导弹或炮弹的杀伤率将比以往战争时期成倍增加,难道我们真的要做这种把人口聚堆挨炸的事情吗?
城市化产生的大量无解问题,已将中国套上了沉重的枷锁,那些继续高喊扩大城市化论的人们,真的就对此熟视无睹吗?
继续扩大城市化将把中国引向何方?
考虑到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侧重点,出口和房地产,考虑到其内在利益;考虑到低成本的人力资源需要;考虑到房地产价格维持刚性上涨的需要,一个因果对调双面问题需要所有人认真思考 :
是城市化方向导致了经济发展选择以出口和房地产为侧重点,还是为了以出口和房地产为侧重点人为将中国带向了城市化?
如果因和果中有任何一个是错误的,那么对中国未来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如果因和果都错了,那么其影响就是毁灭性的。
患有高比例城市化妄想症的人需要认真检讨自己了,如果出于无知,那么改正错误,犹未晚也;如果是明知错而为之,那将铸成大错,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掘墓人。
回顾,总结,对比,思考,城市化道路继续与否,中国需要清醒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