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希望强坛红人系列评选不要使网友们为名所困
真诚地希望强坛红人系列评选不要使网友们为名所困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西游后记》,其中有一个故事,小孙悟空遇到一个妖精,这妖怪有很多圈,能套尽天下豪杰。然而对小猴,酒、色、财、气的什么圈都套不住他,就最后一个把他给套住了。那圈的名字就叫“名(好胜)”。
这个书看过也几十年了,具体情节记不清,却只有这个故事记得。印象深刻的原因,也是由于毛主席经常说的一句话,不要务虚名而招实祸。长大了知道这句话是曹操说的,好象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也懒得查了。
想出名很简单,比方我家疯疯徒儿,只要肯干的话,脱光了衣服,在环球金融中心顶层,大叫三声“我是疯疯癫癫僧”,再邀请一二铁杆“疯私”,上网发一贴,估计几天内,“疯疯癫癫僧”就会有世界范围的知名度了,为师也跟着脸上有光。因为那地儿老外也特多,三十年前不敢想象的事。对环球金融中心格外好奇兴奋的老外,对祼呼的疯娃肯定会更好奇,肯定会网上讲的,搞不好,我疯娃一不小心会整俩黄头发蓝眼睛的洋美眉当“fans”。估计疯娃的国内“疯私”自然向前,眼睛肯定是绿光闪烁,口水狂喷,以致于把那当磨牙棒的骨头掉了,又给他狐狸兄弟偷走了。
看疯疯娃在强坛就评选事,贴了又贴,简直成为了“城市牛皮癣制造者”的孪生兄弟。我就想问:“名”就那么重要吗?你不就是是想实践师傅教你的那招,用名和好胜的思想挑拔云数打架吗?不过师傅讲出来了,那招效果就不好了。想玩,还得跟老衲回观里再修炼几年。
为什么务虚名往往会招实祸呢?不论什么时候,居上位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地位安稳,并在智力、机敏度及魅力方面优于下属。那些认为展露并吹嘘自己才华的人,天真地以为自己有能力就可以赢得上司欢心,这想法是绝对致命而又愚蠢的观点。你的上司很可能会假装欣赏你,可是他往往一有机会就用比你差很多的人来取代你。老衲在这方面,吃的亏上的当太多了,卖身钱也数过几回了。
再一个,经常写东西,实际上也招祸的。贫道年轻时喜爱文学,在报界、警界都干过,交了一些喜欢文学的朋友,其中就是警察。我们共同对杂文专门研究过。可这几十年来,坚持下来的就三五个人了,其他的都是因言得咎,被单位领导收拾得灰溜溜的,再不敢写一个字了。贫道过去也天真地实名写了一些小东西。却因为文学上的一句话,惹了上司,当老衲面明着说就压你,硬是压制老衲几年。后来老衲被迫跳槽。
我看我家疯娃也时不时地露出老骥伏枥的样子,不过我想他年龄应当是过四奔五,不能太大的。如果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心态不会这么燥的。老衲问一句,那云淡显然经常是晚上写稿,白天上班。而我疯娃是天天泡在网上,拿什么养活自个呢?是先人留下的那二两黄金还是有聚宝盆?云数们都各自注册了数百个马甲,给自己投票吗?
这些年世事苍桑,老衲真是感受到了人间的冷冷暖暖。三起三落的经历,酒肉朋友也有过,人走茶凉的滋味也常常品味。所以磨炼得心态反而淡然了许多。虽然少年时期就背《戒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都是熟得不能再熟,可是真正体味到并基本做到,却是几十年以后了,知难行易。
反而是越老越感觉到:年轻时有棱角是对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对。不坚持批评错误的思想,批评有错误思想的人,这个世道风气就不会好转。但批评一定要讲方法讲技巧,不能脱光衣服如许禇赤膊上阵,那中暗箭也属活该。
讲方法就一定不能把名当成第一要务。务虚名者招实祸,确实如此。早晨三孔布网友讲了“二桃杀三士” 的故事,不妨引用如下: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无忌、田开疆、古治子三名勇士,皆万人难敌,立下许多功劳。但他们自恃功劳过人,非常傲慢狂妄,别说一般大臣,就是国君也敢顶撞。当时晏婴在齐国为相,对这三位很是担心,担心他们受人利用教唆,则必成大患。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要设计除掉这三人。
一日鲁昭公来访,齐景公设宴招待,晏婴献上一盘新摘的鲜美的大桃子。宴毕,还剩下两只桃子,齐景公决定将两只桃子赏给臣子,谁功劳大就给谁。当然,这就是晏婴的计谋。若论功劳,自然是三勇士最大,但桃子只有两个,怎么办?三人各摆功劳,互不相让,都要争这份荣誉,其中两人先动起手来,一人失手杀死另一人后,自觉对不住朋友,自杀而亡,剩下的一位见闹成这个样子,三人为了两只桃子而死去两个,不愿独活,也当场自杀。这样,齐景公就去掉了心头大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这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贪虚名而得实祸的典型例证,如果他们相互谦让,不贪图身外的虚名,那么他们就不会丢掉性命,也不会成为千古笑柄。所以诚恳地希望一切爱国的强坛网友,在这次评选中,多一份淡然,多一些超脱。名字列上去的,别过于兴奋;没列上去的,也别如我家疯娃一样当醋贩子。说到这,想起人家泛诗人,一再推辞,这种风格,应当要学习。
老衲很喜欢曾国藩的一首诗。这是曾侯写诗引用屠羊说的典故以诫其弟的。诗曰:“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下面,我们就随手找出这个典故看看。
《庄子·让王》记载了一位民间隐士,名说,战国时楚国人,以屠羊卖羊为业,故称屠羊说。当时,吴国攻打楚国,楚国一败涂地,楚昭王逃难出奔随国。逃亡途中,昭王碰到了好多困难,没人有办法解决,屠羊说想出办法帮他度过难关。
等到楚复国后,楚昭王论功行赏,就想给屠羊说封个官,于是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谁知屠羊说回答说:“大王失国,说失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有。”意思说“大王失去了国位,我也随之失去了羊肉摊;现在大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羊肉摊,这等于恢复了我原先的爵禄,还要赏赐什么呢?”
楚昭王一听之下,感到很意外,非要给他个官当。屠羊说又解释道:“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意思说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故我没有请求大王杀了我;今大王复国,也不是我的功劳,我又怎能领赏呢?无功不受禄呀!
楚王见屠羊说如此淡泊,知道他不是等闲人,就想召见他。不料屠羊说还是不为所动,说:“按照楚国的法规,建立大功受重赏者才能面见国君。我文没有安邦之智,武没有杀敌之勇。吴国打进来时,我为怕死而跟您一块儿逃命,不是为了效忠大王而跟随的。现在大王要见我,会违背国家法约,我不愿因此为天下人讥笑。”
这么一说,楚王越发放不下了,又让大臣司马子綦去劝说,楚王对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綦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这次楚王要以三公高位以待之。司马子綦先礼后兵,见劝说无效,就没收了羊肉摊。屠羊说说:“我知道三公高位比羊肉摊不知道要高贵多少倍!君王给我万钟之禄,我卖羊肉一辈子赚不了那么多。可我岂能贪图高官厚禄而使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我不能这么做,还请把羊肉摊还给我吧”。屠羊说最终没有接受爵禄,实践了道家功成、名遂、身退的济世自处之道。
早晨老衲那贴,其实并不想什么强坛最具潜力新人奖,只是写作的需要。不过版主认真,把最后那段删除了,所以几个网友开了玩笑。最后,送几位热心支持般若观的网友一首小诗吧。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泰戈尔 《飞鸟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