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的中国教育
“吃人”的中国教育
鲁迅《狂人日记》中说封建社会的历史每一页都写着“吃人”,中国的教育不至于每一页都“吃人”,但是笔者发现至少“吃”三种人。
“吃”学生
且不谈中国教育使多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也不谈有多少人才被“全民英语”的教育拒之高校大门之外甚至扼杀。有人说,“在中国,幼儿园学的是小学的知识,小学学的是初中的知识,初中学的是高中的知识,高中学的是大学的知识,大学学的是幼儿园的知识”,这句话正确与否,有待商榷。就小学生而言,你提一提他们的书包,看一看他们的近视眼镜,也许你会发现这句话有几分道理。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所受到的学习压力完全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对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损害不言而喻。承受住压力,熬到高考,偏偏又遇到“录取的不公平”, 同样的考题,却因农村和城市的不同,大学所在地不同,省市的不同等不同因素而划分不同的录取线,有的高校招生腐败,特别体现在艺术类,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暗箱操作,“吃”了很多学生,不乏有才之人。等到上大学,“自由”了,导致很多学生得到的可能只是文凭,而没有知识可言,就业必然困难。最痛苦的可能是那些,认真学习的专科学生,因为不管你有多大能力,但是招聘单位只要“本科学历以上”,不禁想问设专科(高职)又为啥!为了得个本科,去“专升本”但名额却是百分之几,国家提倡自学考试,文凭国家承认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文凭等同,去辛辛苦苦的考完毕业,才发现招聘单位只要“全日制本科毕业”。考研吧,报名发现很多高校要求“英语四级”,国家规定社会考生不能参加大学四六级考试,只能多交钱“代报名”(合法吗?而这些名额哪来的,谁获利)。至于录取对自考生有没有歧视不得而知。
“吃”家长
由于中国教育中有些特权的存在,导致一些“为子心切”的家长花钱托关系,只为孩子能够上更好的学校,然而很多家长血汗钱被骗,也许有人说这是家长自身的原因,但是如果这些特权不存在,又有哪个家长会被“忽悠”,而事实上有些高干、富豪子弟正享有这样的教育特权。从中国开始大学扩招的那一天,可以说几家欢喜几家愁,扩招起到了扩大内需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却是让家长心寒呀。且不谈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困难有无关系,但是扩招使很多家长为让孩子上大学而拿出自己的血汗钱供给,有的甚至借贷款,因为相信孩子大学毕业工作就好了,然而结果却不是这样,有些大学毕业生毕业几年了还没找到工作,成为“啃老族”。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家长需要投资多少钱?特别是农村家庭,家长自己省吃俭用,把面朝黄土背朝天挣的积蓄几乎全部付出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大学毕业只能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对家长的打击是多大,伤害又是何等之重。
“吃”纳税人
有些搞教育的专家大喊,教育资源匮乏,笔者承认这一点,但是你再看看那些说教学楼不够的,却能租给其他培训办学机构用,那些拿着大笔财政资金新建教学楼的,又有多少钱到了个人口袋,那些觉得师资匮乏的,用了一大笔教育经费去养一些闲职人员(有些有背景),有些大学先巧立名目,骗取国家的科研经费拨款,然后再狂花滥用。如此浪费滥用,岂能不匮乏。一些学校大肆挥霍迎接上级检查组,是校领导从自己拿的家钱吗?全是用的财政拨款,教育经费,全是纳税人的钱。
不能否认中国教育是取得一些成绩的,也培养一些人才,但是笔者所希望的是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少“吃人”甚至不“吃人”。教育健康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能因为既得利益者的阻碍,而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也许停止“吃人”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改革。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