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臭老九”还在臭

火烧 2009-04-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7
文章指出‘臭老九’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知识分子行为失范,引发社会不满。强调需从根源解决社会问题,避免影响劳动者精力,反思精英阶层与百姓生活的关系。

                           “臭老九”还在臭

   

       “臭老九”是文革期间对知识分子的蔑称。其实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极少数是“臭”的,就因为这部分臭不可闻的“臭老九”,败坏了知识分子形象,也使知识分子受感染面逐渐扩大。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知识分子赶不上趟,又不甘寂寞,急于表现自己,无奈就常常以奇谈怪论和毫无人性的言语来引人注目。不久前就有一个“知识分子”提议收“呼吸税”,现在又有一个“知识分子”说,上访者百分之九十九是精神病的论调。

        虽然这些怪论毫无疑问会地受到广泛的抨击和批判,但是,我们总不能把精力花都用在对付这些无聊的言论上,大家都很忙。特别是穷人。要杜绝这些惹人生气的言论而不分散劳动者的精力,就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不少“知识分子”混得哈巴狗一样的油光水滑,身居高楼深院,出入宾馆酒店,讲台论坛,装神弄鬼直至招摇撞骗,弄虚作假,阿谀奉迎……直至变成“精英”……就不再是人……你看孙东东那肥头大耳的嘴脸,就证明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理论是多么英明正确。

         人一旦混到脑满肠肥,满脸流油的阶层,即使是知识分子,也会书卷气渐散,人味全无,回顾近年来什么房价不贵,看病不贵等等,我们就不免要回顾当年毛泽东为什么要那些高官乃至“臭老九”到农村到工厂去锻炼了,接受再教育了。

         中国有句俗语,穷人乍富,腆腰凹肚,何况那些已经早不是“乍富”之人,他们根本不回去理会百姓的疾苦,百姓的呐喊。他们要安居乐业,自然就痛恨那些上访的精神病干扰他们和谐稳定的好日子。

         白居易算个知识分子,也是凭本事弄到的一个官,人家看了农民割麦子之苦,知道谁养了他,既同情,有自责,深感有愧于百姓,所以时至今日,他还是人民和读者拥戴的知识分子。如果他写了一首农民都是精神病,不去乘凉干嘛挨太阳晒?那就是黑居易了。名声不是早湮灭了,就是遗臭万年了。

         脱离人民,必失去人味和人性,脱离基层,必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脱离生活,必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管你服气还是不服气,那些忘了根本的“知识分子”还会成为臭老九,自然也就会有人来除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