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78年以后人们能吃饱吃好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与土地承包关系不大

火烧 2011-02-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78年后人们能吃饱吃好主要因人口增速放缓和农业科技发展,如杂交水稻、农药化肥普及等,而非土地承包政策。强调时间巧合与政策关系不大。

78年以后人们能吃饱吃好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与土地承包关系不大  

     我家60年全家下放到苏北农村,在当地出生,78年回城时我们家没回城,虽然我已经在城市生活了20多年,但我的户口还在当地,仅以我从小长大的苏北徐州农村为例,说明我的论点  

原因一:人口增速大幅放缓  

建国初到74年以前,国家鼓励生育,平均每家生有5个以上的孩子,很多家庭甚至有8、9个以上的孩子。平均每个孩子的生育间隔在2~4年,以至于18岁到近50岁的女性叠加在一起,都在自然生育,生育基数十分庞大,人口增速远大于粮食增速。74年开始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消灭小三;76年后强化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生育妇女只为23岁到28岁之间的妇女,而且只能生一个,生育基数一下子就大幅下降了。人口增速自然大幅放缓,粮食需求增速也大幅放缓。  

  原因二:农业科技的进步  

1、      种子的巨大进步:以杂交水稻为例。70年,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发现一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野败”,73年正式培养出亩产超过500公斤的杂交稻,而在此之前的杂交稻最高产量为300公斤,76年全国推广208万亩,徐州的农村便是在那个时候推广杂交稻的。之后继续在全国稻产区全面推广杂交稻,国土面积太大,育种周期长,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全面普及。亩产300公斤到500公斤的跨越,意味着每年人均吃粮从300斤到500斤的跨越,已经推广杂交稻的地区,粮食开始吃不了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如小麦、玉米、大豆等良种的起步推广期也在70年代中期,这是不能被抹杀的事实。今年东北一农户种了两个品种的玉米,老品种亩产8、9百斤(和70年代比也是新品种)、新品种1千2、3百斤,管理(承包责任)是一样的。  

2、      农药的发展:60年代中期徐州建市一级农药厂,60年代末建县一级农药厂。农药保证了作物不被病虫害损害。70年代中期徐州的农药已经有保证了。76年以后,曾经铺天盖地的麻雀几乎绝迹了,少损失了多少粮食?那是农药普及的结果和见证,与土地承包无关。  

3、      化肥厂的发展:69年前后建市一级氮肥厂、70年前后建市一级磷肥厂。70年代中期建县一级化肥厂,因为记得直到75年(小学3年级),几十公里外的铜山县农民还赶着驴马车来排队拉氨水(近郊的农民是用袋装化肥的)。76年以后(县级、公社级小化肥建成,)就见不到了。化肥保证了作物品种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70年代后期,徐州的化肥有保证了。现在最傻的农民也知道,化肥再贵也要用因为那能保证高产。  

4、      化纤代替棉花:徐州68年前后建化工厂,生产涤纶丝等化纤产品,全国各地也应建了不少。74年前后开始大量流行化纤衣服:迪卡、的确良、毛哔叽等。这些化纤产品大量推行,替代了大量的棉制品:棉衣、棉裤、棉鞋、棉被、棉褥子。。。在此之前,所有的制品必须依靠棉花,10亿人的穿着需要超过一亿亩的耕地,化纤产品推行后,棉田逐渐减少,粮田间接大幅增加。现在化纤品应用已超过90%,如果现在的人都用棉制品,恐怕还要发布票、棉票!这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一条因素。  

5、      北大荒、新疆的持续开荒,有很多知青的功劳和血汗,为国家新增了上亿亩的粮田,应该不会被人们过快忘记吧!  

6、      水利、农机在70年代的发展就不一一叙述了,云南6、7十年代建设的几十万座小水库等绝大部分失修,今年的旱灾没能扛过去,反过来说明了什么?  

以上确保全国粮食大幅增产的最关键、最显著的因素变化均发生在78年以前,到78年以后效果开始明显放大,这些都和土地承包没有任何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即使不进行土地承包,粮食产量也要全面富余了。  

当粮食产量全面富余以后,多余的粮食开始大量饲养鸡鸭鱼猪等,所以我们的肉食多了起来;  

当粮食产量全面富余以后,可以拿出一部分田扩大水果、蔬菜的种植,所以我们的水果蔬菜丰富了起来;  

当粮食产量全面富余以后,我们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于是我们的牛羊野味多了起来,我们的皮革制品多了起来;  

当粮食产量全面富余以后,可以拿出一部分田扩大甘蔗、油菜、大豆、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 。。。  

所以,对全国的农业生产而言,当时众多的客观条件都促使农业已经起飞了,人口增速又大幅下降了,好日子就要来了,土地承包实在是在时间上赶巧了,把所有的功劳、光环都抢走了,但本质呢?  

土地承包说到底只是农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只是农业生产中的因素之一,国家把各种科技因素和社会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统统淡化,小岗村的土地承包被抬到了里程碑的高度,这不是科学的发展观。  

土地承包不是中国农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没有土地承包,78年后的中国一样快速富裕起来。毛泽东时代打下的雄厚的工农业、科技基础才是关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