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战略的三大体系与未来选择
国防战略的三大体系与未来选择
田忠国
国防战略需要三大体系,一是空天一体化,也即以军事科技抢占战争制胜制高点,二是激活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也即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便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便没有国防战略的万里长城,三是文化战略,也即国家软实力。据说,中国正在为空天一体化而努力奋斗,但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却逐渐蜕变,文化呢,也由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价值秩序、价值机制蜕变为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价值秩序、价值机制,而且,继经济殖民化之后,随着媒体的殖民化,文化也朝殖民化演进。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未来的国防战略却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重大问题。
前面说过,国防战略应构建三大体系,或许有人问,中国为什么应该构建国防的三大体系呢?因为,现代战争主要是军事科技的大比拼,说白了就是谁的武器好谁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失去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再好的武器等于零。所以,毛主席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武器装备),但毛主席的意思并非光重视人而不重视物,也即不重视武器装备,而是,有了人没有武器可以造,如果光有武器没有人,或者有人,但人不发挥战争智慧,有了先进的武器也会失去战争优势,中国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历史,早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所以,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人类历史客观规律是这样,人类的战争规律也是如此。但人是从哪里来的呢?换言之,人民大众为什么会愿意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防战略构建成万里长城呢?比如说中国革命战争、前三十年的和平建设和抗美援朝时期。
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和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局长的克莱恩(Ray S. Cline),在《世界大国评估》(World Power Assessment)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克莱恩国力方程:
国力=(基本实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战略意图+国家意志)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国家的阶级属性不同,其国家意志的含意也不同。因为,资产阶级国家,其国家意志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共同意志,比如说美国的国家意志,而无产阶级执政的国家,其国家意志代表的全国劳动人民的共同意志,比如说中国的前三十年。所以,我们如果要想用方程的模式准确描绘前三十年的国家实力,必须对克莱恩国力方程做如下修改:
国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全国人民的创新能力+军事实力)×(战略意图+战略意志+战略智慧+国家动员和组织能力+国家意志)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对克莱恩国力方程进行这样的修改呢?
因为,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是以经济制度为基础,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历史。另外,我们之所以说不同阶级属性的国家其国家意志也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其国家意志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共同意志;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其国家意志代表的是全国劳动人民的共同意志。共同意志的基础一是共同利益,而共同利益需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之提供保障,二是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秩序、价值机制,也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是共同的追求目标,也即共同理想。第一是长第二、第三的基础。经济制度是政治制度基础,政治制度是为经济制度提供保障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同时也是建立共同价值标准、价值秩序、价值机制和共同理想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只有这样设计国力方程,才能概括出前三十年真正的历史,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取得最后胜利。
或许有人说,现代军事科技发展了,用不着劳动大众了,也即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过时了。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不论现在和未来的军事科技如何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本质,都离不开掠夺与反掠夺,这是一。其二,战争能够摧毁人的肉体,但却摧不毁人的精神,所以,反掠夺的精神存在之处,就是埋葬掠夺者之地。其三,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战争形式会有所不同,人民大众参与战争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缺少人民大众的主动参与,其战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失败的。人类的战争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既然如此,中国还学美国的国防战略吗?
某位高官曾说,毛泽东的悲剧在于不改正错误,xxx的悲剧在于坚持“真理”(我们曾在文章中分析过,xxx坚持的“真理”就奉行剥削压迫,毛泽东的错误就于反对剥削压迫)。村谚云“听话听音”,中国的未来可能还是学美国,把军事战略建立在保卫剥削压迫阶级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的国防战略如果真的如了某位高官的愿,把军事战略建立在保卫剥削压迫阶级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那就是在流沙河上建大厦(国防战略),而且,中国会继经济殖民化、媒体殖民化、文化殖民化之后,再加一个军事殖民化,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应该在毛泽东建构的国防战略的基础上,重新打造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文化战略,激活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和共同追求,我们认为,这才是中国未来国防战略唯一正确的选择。
2011年2月19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