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重:低潮从来都是革命的深入(旧文)
低潮从来都是革命的深入
五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显示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人人感知和欢欣鼓舞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坚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二为”方针,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收到了令人敬佩的效果。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正处与低潮,全世界各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污泥浊水,到处泛滥。浓雾骤雨满山飞,致使许多樵夫迷了归路。
但,低潮从来都是革命的深入。一切求解放的人民都在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挣脱225个大亨统治世界、九亿人挨饿、霸权主义横行的枷锁。
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人民,已经认识了——走资本主义之路是不行的。他们在思考:如何创造一个比过去更完善的社会主义。人们不但思念马克思、列宁,也逐渐怀念斯大林了。
前不久,英国广播电视业征询群众,群众认为马克思是一千年来的第一位大思想家。柏林矗立的马克思、恩格斯铜像的座下,时常有人献上花圈。
由于“西化”、“分化”和“黄金妄掌人荣辱”的浪潮影响,凶杀、武打、淫秽、媚俗等类杀害灵魂的作品,强占了不可忽视的文艺市场。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作品,曾黯然失色。但,经受了多种精神摧残的人民,还是渐渐觉醒起来。据《长江日报》报道:“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书市传出的消息,在一般长篇小说销量普遍下滑的情况下,《红岩》、《红日》等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革命题材作品却购者踊跃,‘红色经典’魅力不减。”可以肯定,这是人们在反腐倡廉斗争中展现出的正义思想之花。
21世纪是人类智慧向着更高层发展的世纪,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斗争中,共产主义运动将从挫败中走向辉煌,人类的精神文明将开出极其绚烂夺目之花。《文艺理论与批评》担负着十分沉重、万分光荣、亿万人崇敬的任务:为中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开拓更广阔的社会主义文艺之路。
我深深悼念为此献身的程代熙同志;怀念他、崇敬他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而勇敢奉献的精神。
我诚恳祝愿全体编辑同志身体健康,发扬《文艺理论与批评》的优良传统。
1999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