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文人尊严、知青回城与大学生现状

火烧 2010-03-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文人尊严变迁、知青回城潮对大学生地位的影响,指出女大学生卖淫现象预示社会危机,反思教育与社会精英培养问题。

文人尊严、知青回城与大学生现状  

 

柳鲲鹏

2010-2-26

关键字:文人 知青 大学生

简介: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有硬骨头的传统,也一直得到人民的尊敬,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前文人不同于现在的大学生,那么大学生的地位是怎样迅速堕落的?其实,当大学生抛弃了社会责任时,就被社会抛弃了。而这个开始,就是从xx腐败,高官子女回城引起的知青回城潮。当知青脱离了人民,要么成了走狗,要么成为屁民——而绝大多数大学生只有后者一条路可走。

目录

女大学生预示着中国将来的命运

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

文人的虚荣心与尊严 

知青下乡是伟大的历史创举

知青回城

大学生地位的堕落过程 

 

女大学生预示着中国将来的命运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六访成都高校卖淫女大学生》(似乎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照顾,被河蟹了),真是忧心忡忡。伴随着特色精英天天声嘶力竭的鼓吹“生活文化水平极大提高”的成就,女大学生卖淫已经是路人皆知见怪不怪了。与其他人不一样,吾忧心的是这些女大学生预示着中国将来的命运。这些女大学生又漂亮又有学历,将来差则嫁个小资好则嫁大官,所以他们的孩子有更多机会成为社会精英掌握国家权力。可是这种母亲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不是祸害中国吗?中华民族不是要被他们断送吗?

  说实在的,吾以为,特色时代的女大学生地位,还不如国民党时期。民国时期的女大学生也是官员富人追求的对象,这很正常,不过大多是成为小妾,好歹不是卖的。这个现象,说到底是与国际接鬼的结果。比如说日本很富裕吧,据统计三分之一的女高中生卖淫。中国现在还比人家差很多,正在奋力迎接“普世价值”。各位家长,放弃管好自己的事情的幻想吧,不挽救社会就挽救不了自己的儿女。

  

  本文试着讨论一下,中国读书人地位是怎样堕落到靠着卖淫来换取虚荣的?严格来说,从清末之后中国已经没有文人了,现在的大学生甚至连读书人的资格也称不上,也就是一个有知识的技术工作者了。不过为了行文方便,这里还是放在同一个层次比较。

  

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
  洋奴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明了个“官本位”,污蔑中国人“官本位思想最严重”。这完全是没有理由的污蔑。自古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最没有官本位思想的国家。在宋朝甚至立下不杀文人的规矩,以至于出了几个亡国大汗奸。而在元朝清朝时文人地位可能要差一些。

  《范进中举》据说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哀,并指责中国科举制度残酷迫害人性。其实这也是故意的污蔑,哪个时代没有这种事情?今天特色社会的教育社会中,自杀的沉重都多了去了,哪里比得上古代的秀才?更何况范进也不是普遍现象。就说范进这个秀才,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不仅能安心读书到白头,还能讨上一个不闹离婚的媳妇,没有成为剩男(吾好歹也算一个名牌大学生,到现在还没有娶上媳妇呢)。对照今天的大学生,这个地位,无论如何不能说低吧?从这个角度解读,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是相当的高,只要读书即使不当官,也饿不死,还有媳妇。

  其实,在中国近代以前,中国读书人的地位,确实是很高的。这一点,从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评书等等都可以感受到。即使到今天的民间,上了年纪的一谈起读书人也都很尊敬的样子。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只要能混上个秀才(举人才算是官),那就相当有地位了,见了县官是不用下跪的,除非经过相当于省一级政府剥夺了功名。这比今天的人大代表还神气呢。

  事实上,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都是很有骨头的,他们不仅参与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为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文人绝大多数可不是黎阳污蔑的什么文匪,没有他们黎阳连文字都不会用呢。

  

文人的虚荣心与尊严
  在崇洋媚外的理论指导下,现在什么都与国际接鬼了,很多东西不用西方理论大学生们就听不懂。按照马斯洛的划分,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以这个为参照,现在提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愿意生活在一个备受尊敬的环境,还是一个被奴役的环境?这几乎就是一个白痴问题,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新的问题来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呢?

  举个例子吧,一个知识分子只顾着自己捞钱当官包二奶,他能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吾相信是根本不会的。别人也许会羡慕,也许会拍马,也许会讨好,但这些肯定与尊敬毫无关系。即使在表面上装出尊敬的样子,其实心里也充满了愤恨、鄙视、利用的想法。

  时代变了,文人一词据说充满了封建气味,换了个称呼叫“知识分子”。这一方面与传统决裂,另一方面也是要与国际接鬼。一个知识分子成天想管好自己的事,也绝不可能得到什么好名声,也没有人会瞧得起。知识是为了谋取人类的共同幸福,怎么能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呢?

  那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贬低”自己的身份,用自己的知识为人民办事。尤其是发扬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硬骨头,与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这样不仅会得到好名声,而且会受到人民的尊敬。想得到人民的尊敬,那可不容易,要与穷人交往,要为穷人办事,在恶势力面前有硬骨头。这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如果一个知识分子能深入群众,与草民同吃同住呢?那就成了群众中的英雄和偶像了。

  

  扯完了这个道理,就自然的得出结论:啥时知识分子与群众结合,就会赢得名声、尊敬和用武之地;反之,一旦知识分子抛弃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穷人划清界线,只想自己发财玩女人,要么当走狗奴才,要么被当作垃圾抛弃。

  

知青下乡是伟大的历史创举
  当然由于人的天性,大多数人看了几本书往往就觉得高人一等。于是呢,他们不屑于与泥腿子们在一起,因为这样就等于贬低了身份。即使是那些融入群众中的人,也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想法。这并不是说他们觉悟不够,而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自我肯定的优越感。

  既然只有极少数人能放下身份,有没有办法解决呢?能不能在外部力量推动下,让知识分子分子与群众主动融合呢?中国历史上有两种办法:

  指派或贬官。一个好地方,比如东部沿海,只要不是智力太差,谁去了都能搞出政绩。所以呢,当官的都希望去好地方。那么不好的地方怎么办?总要人去治理、去守卫吧。中国古代的做法就是强迫指派,或者把一个高官贬到差地方。

  起义。因为改朝换代,老的一部分文人被打到民间,新的文人又与群众结合成革命力量。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文人们也大多能够以各种形式接触群众。

  虽然主观上没有这个想法,客观上是产生了这种作用。可惜的是,这没有什么规模,也没有主观意识,时间太短,所以效果不明显。能不能让以政权力量,让知识分子与群众大范围长时间的结合呢?有,那就是红太祖(毛主席)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知青的上山下乡以历史空前的规模普及了文化和知识,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同样也给知青们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尊敬——数数当时知青从农村里娶了多少心甘情愿的美女老婆,就可以知道这个尊敬是多么的史无前例。

  

  当然,这种行为是打击了部分知识分子的所谓虚荣心,他们认为这是残酷迫害,自然的充满了怨恨。于是呢,一有机会就会哭诉自己受到了迫害。有人就奇怪了:如果这也是迫害,那农民天天被这样迫害了几千年,这些知识分子怎么就为他们没鸣不平呢?这就是这些狗屁知识分子的自我优越感。

  

知青回城
  当年下乡知青为什么又要回城呢?这个问题应该换成:为什么文革结束不久,这些知青就要回城呢?

  在毛主席时期,知青下乡是不分身份的,连毛主席的女儿也被“残酷迫害”下乡了,更何况其实官员的子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知青心里不满,也无话可说。其他的绝大多数都被毛主席“洗脑”了,胸怀救国救民的理想,立志于改变落后贫穷地区的面貌。所以毛主席时代的知青是很稳定的,根本不会出现回城潮。

  必须承认,上山下乡的日子肯定不如城市舒适。对于那些高官儿女来说,要让他们抛弃舒适生活安心于农村,要让其父母不照顾自己儿女,那还真难。毛主席以空前的威信使得他们不敢行动,毛主席一逝世压力一消失,这高官子女可就迅速回城了。他们这一回城,可就引起其他知青的眼红,于是就兴趣了知青回城潮。他们当时回城寄希望于谁呢?历史真会开玩笑。

  问题在于,知青回城之后,是不是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呢?有关系的当然能搞到好工作,没有关系呢?于是,198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一个新词“待业青年”。有知识?现在时代变了,没有关系,谁会关心你们这些所谓有知识的人?

  

大学生地位的堕落过程
  实际上,当知青们放弃社会责任,想回城发财过上好日子时,就抛弃了社会责任,也必然被社会抛弃。也就注定了大学生今日的下场。下面,简单看看这个堕落过程吧:

  由备受社会尊敬的知青,回城后要么变为社会盲流,要么变为没有人管的知青。

  待业青年总要找事吧,于是他们就组成团伙四处捣乱,进行公然犯罪。于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犯罪高潮,当时整个社会是人人自危。于是,就有了1983年的严打,为此还把死刑权下放到省(也有说达到县一级)。在这之前,一千万在监狱的左派被释放出来腾出牢房——毛主席没有想到全国左派被一网打尽吧,这注定了今生中国不在有正义声音。

  就是这些洗脑大学生,1984年竟然还高呼“xx您好”。为什么叫得这么亲热?因为从此可以离开泥腿子了,可以发财了,可以玩弄女人了。混然不知,要被社会抛弃了,要成为社会底层了,马上要成为屁民了。

  很多人不知道1986年就有一次很大的学潮。那么为什么会有学潮呢?一方面纵容污蔑毛主席、共产党、社会主义,导致整个社会崇洋媚外,另一方面就是全国猖獗的腐败。

  xx年就不用多说了。还记得“xx您好”吗?真是亲热啊。

  实际上教育产业化在猪头之前就悄悄的开始了,当时叫做“委培生”,上大学要缴纳一大笔费用。其实这时就大学生的地位就已经不妙了,那些太子党就开始神气了。

  1999年x头上台,成立了“科教兴国”小组。什么叫“科教兴国”?其实就是教育产业化,大学拼命扩招。当大学证书能卖钱的时候,大学生就失去了特殊的社会地位。

  似乎从2003年开始,大学生的地位就开始成为“白菜”。有了大学证书,就够了吗?不行,人家又要求各种技术证书,永远的成为了奴隶。

  当上大学纯粹变成谋生的手段之后,也就意味着大学生彻底抛弃了社会责任,同样社会也不会再给大学生任何优越的地位。慢慢的,大学生当二奶就越来越普遍了,公开了,习以为常了。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将来,是根本没有什么希望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