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火烧 2010-02-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人民推动历史发展展开,探讨改革开放带来的工人下岗、社会不公等问题,强调改革阵痛与社会公平,呼吁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平等与和谐发展。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浅谈改革发展与人民利益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心雅致 2010.02.0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了,开放了,国企变成私人的了,工人却失业了。在早一些的年代,为了国家的经济同样付出了努力的工人,却享受了与农民天壤之别的待遇。早在一九五一年,政府就出台了相关的劳动保险条例,工人享有所有的工资福利待遇,甚至包括工人的直系亲属,生老病死,全由国家承包。在那个年代,工人基本上没有感觉到税收的负担,而农民缴纳的税负约是工人的六倍,工人的收入高出农民的4.5倍左右,农民没有享受到任何的保险福利。这一切无不说明,工人是国家主人的崇高地位。双职工、商品粮是一种荣耀,代表着地们和优越的生活。可这一切,在改革的春风里,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下岗,成为工人阶级无法承受的痛楚。仿佛一夜之间,工人成为贫穷的代名词,劳模成了傻冒的象征。如果说农民贫穷,至少还可以吃上饭,那么,下岗的工人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保障。工人不得不放下所有的优越感和荣耀,去为了生存而努力奔波,这时的他们开始有点羡慕曾经嗤之以鼻的农民了,有土地,就可以有粮食,就可以生存。大多数工人从没想到,为之奉献了所有热情和青春的国家,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他们,尽管事实如此残酷。至今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改革一下要下岗,为什么下岗的一定是那些超出了可以从头再来的年龄的人。工人不仅仅失去了生活保障的工资,也失去了曾经带来无限好处的福利政策,医疗费、退休金都消逝的无影无踪。 
     工人困惑了,农民迷惘了。解放和改革,到底带来了什么。如今,很多人观注弱势群体,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呢?无非是那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蔬菜、建设了城市舒适环境的农民、民工,那些为了生存不顾生命的矿工,城市的低保人群,还有那些连低保也没有的城镇下岗工人。而恰恰是这些最弱势的人群,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改革承受了最多的阵痛。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不断的扩大。用官方的说法,这是改革的阵痛,是改革发展的带来的负面结果。可是,这阵痛太久,太痛。这结果太让人不能接受了。 
     广大的农民给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做出长期牺牲,广大的工人为改革承受了深切阵痛,为国家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而做为管理者的官僚阶层,享受着农民辛勤汗水的成果,侵吞了数以亿万国有资产。政府的办公大楼一个比一个壮观,公务员的工资年年在增加。工人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只是养肥了一个庞大无比的官僚阶级,他们正在形成新的资产阶级、新的地主阶级、新的垄断阶级。 
     国有企业改革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不是工人不能胜任他的本职工作,而是那些腐败分子们的借口,改革是以牺牲工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他们可以大笔巴的老钱而工人连靠劳动所得养家糊口的权力多被他们给剥夺了。他们借改革减员增效为借口,让为企业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工人,只拿少得可怜的生活费离岗回家他们还满口的理由,说是对老职工的照顾,说你们年龄大了离岗休养是最好的选择,他们真的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只顾自己捞钱不管工人的死活,社会哪里还有公平。 
     “人民”是谁?国家和社会的基石是什么?我想,党和政府应该清楚的。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经济怎样腾飞。离开和动摇了“人民”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基石,一切都是空谈。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我们渴望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我们期盼一个真正的社会平等!我们更憧憬一个国福民强的伟大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  

                  (以上言论只代表本人自己的看法,特此声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