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越多越反动,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
知识越多越反动,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
数学提出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当然不是针对个或特殊情况,而指的是一般情况。无论历史经验还是现实经验,都告诉我们,这句论断据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最初造反或起义的一方的知识水平绝对没有被造反一方的国家或政府人员知识高,然而,最后总是知识多的一方被知识少的一方打败,如果不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一个原先那么强大的政府怎么会被弱小的没有知识的或知识很少的起义军打败?
远的且不去说它,蒋介石政府的知识结构肯定比八路军人员的知识要高了许多,那个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虏的黄维将军,俘虏后要求制造永动机,可见文化水平不是一般的高,若是生长在和平时代可能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另人非常遗憾的是,有可能成为科学家的将帅却打不过土八路,知识越多反而越容易失败。且,这并不是一个特例。历史上所有被推翻的朝代的统治阶级都是对人才知识挑了又挑,选了又选,层层考试,结果如何?大凡看过《范进中举》这篇小说的人或许都还记得,中了一个举人就疯了,这样的知识越学越多对人民有何用?因治理国家的大臣们知识越来高深,而最终却导致朝代更换,难道不可以证明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有人说,知识越多越反动是毛主席说的,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前题,这不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我们要讨论的是毛主席关于选拔无产阶级接班人的实际做法。毛主席时代选拔接班人绝不搞科举制,而是从基层选拔又红又专人才,象陈永贵、吴桂贤这些人都是文化不高,但选拔到党和政府重要领导岗位后,这些人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也很少有贪污腐败分子。相反,如今对接班人的知识文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贪污分子却比原来从工家兵中选拔出来的干部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从普通意义上说,或者说从概率上说,知识越多越容易走上反动,至少,历史是这么证明的。不过,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共产党政权是完全可避免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因为共产党的宗旨是为大多数工农大众服务的,得到大多数工农人民群众的支持,能够得到大多数工农人民真心实意支持的政党怎么可能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