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真实的民国年代百姓生活
更真实的民国年代百姓生活
--------------回应“真实的民国年代百姓生活”
十里洋场是洋大人和洋奴的天堂:江南造船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至民国15年(1926年),总揽该所经营管理大权的英人毛根工资最高时每月达1900余元,中国总办或所长月薪在600元左右,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总经理民国33年(1944年)全年收入为245179元,相当于该公司上海厂1261名工人全年收入。福新面粉一厂、三厂工人民国8年(1919年)平均每人全年收入153.5元,而这两个厂的经理荣宗敬全年收入共计108786元,大约为普通工人的700倍。民国24年(1935年),京沪区铁路管理局总务处、工务处、机务处工人月平均工资为33.36元,而局长室官员月平均工资为686.7元,是工人工资的21倍。民国17年(1928年)洋邮务长月薪1200~1875元华邮务长月薪1050元,民国15年(1926年)金城银行沪行副经理工资200~340元,在外商经营或由外国人控制的企业里,雇佣有一定数量的外国籍职工,中国籍职工的工资与他们相比要低得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商上海电力公司。该公司把职工分成英美人、西洋人(除英美人外的其他西方人)、白俄、中国人等4等,根据不同肤色、种族,给予不同的工资。一般说来,英美人工资最高,西洋人次之,白俄再次之,中国人最低。据20世纪30年代末的一项调查,以白俄收入为例,即超过担任同样职务中国人的2~3倍。英商上海煤气公司在民国38年(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外国职员工资比中国职员高8~10倍。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同样是查票,中国人月薪为35~55元,而朝鲜人则为55~85元。外国籍职工除了基本工资高,变相工资也高。像英美烟草公司花旗烟厂民国22年(1933年)平均每人所得奖金,外国籍职员是1277元,中国籍职员只有49元。
中国普通工人呢?不过月工资15元左右,按照一个四口之家最低生活费用折合2.42石米来计算,夫妻两人都有工作,也难以维持4口之家的最低生活需要。为了养家活口,许多工人不得不在下工后兼做其他工作。工人中借高利贷的很多,据民国19年(1930年)的一个调查,305个工人家庭中,有借贷的占88.2%,有典当的占78%,有“合会”的占69.5%,有赊帐的占48.5%。据民国15年(1926年)调查,两口之家生活费用中,食物占53.8%,衣服占15.4%,燃料占9.5%,房租占15.4%,杂项占5.9%,社会文化费用所占比重甚微。这是一个贫困的标准。(以上据上海志-专业志-上海工运志)上海是当时中国城市最发达最富有的,内地的武汉 成都等地就更艰辛了。
工人们的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甚而长至12小时,其平均工作时间为10小时30分,其劳动时间之长,工作之艰辛可见一斑。而工人们如此辛勤地工作所换来的工资待遇却是十分低下的。(《苦矣成都市的工人》,《社会导报》第1卷第6期,第25-28页,1931年6月15日))工人们的平均工资尚不及8元。而1931年成都市食米的平均价格维持在每石30元左右,由此可见工人工资水平之低微。(吴虞. 日记中物价摘录(1912-1947)[M]. 近代史资料,总60号(1986年))20世纪20-30年代,成都工人大都居住于御河、后子门一带垃圾堆边的棚户区,卫生条件及其恶劣,瘟疫时有发生。如1932年8月10日上午6时至9时,仅3小时,因死于霍乱的出丧户即达34起,多为穷苦之人[20](成都快报[N]. 1932-08-10)。(以上参考“民国前期内地城市工人生活研究——以成都为例”作者 李映涛)
即使以大米作为基准来比较,民国一个工人月薪15元,购1.07石大米,计不到130斤,现在一个普通民工月薪1500元左右,购1000斤大米是没有问题的。民国工人养活家人的能力只有现在民工的七分之一。
就连举的包惠僧的那个例子,原文也是这么说的:当时我住在武昌大关帝庙十二号一个小旅馆里,前门有便池,后门有粪坑,中间一个大天井,终年污水盈寸,臭不可当。我住的房间在天井旁边,每到黃昏时候,蚊虫撞破脸,一到天明又是苍蝇飞满室,加以铺板上的臭虫,窗檐上的蜘蛛,阴湿地上的跳蚤,真是骚扰不堪。有时候,室内发现毒蛇和蜈蚣,就更使人苦恼了!这里是武昌最便宜的旅馆,连住房带吃饭每天二百四十个铜钱,每月仅费七 串(千)二百个铜钱,合成银元不过两三块钱,因为便宜,住客很多。看吧,武昌最便宜的旅馆,为什么要拿最便宜的旅馆这样的极端例子来说明事情呢,那我也拿任志强家庭来说明中国现在如何富裕如何发达好不好呢。
再看看老毛的寻乌调查“阶级关系原来是那样的模糊”原来是“这里还要说到杂货店的店员制度,看他们阶级关系原来是那样的模糊。”又按惯例给老毛语录掐头去尾,不厚道呀不厚道。
再看看“免费的小学”:1932年民国上海有小学942所,学生8.59万人,1958年12月,“黑暗”的毛泽东时代怎么样呢?5942所小学,155.13万小学生。
原文感叹:你相信吗?一个“苦极了“的小工,年薪竟然可以在汉口买1亩地!
是吗,我非常相信,但他为什么不买呢?照原文说的那样,汉口武昌的地就都要被小工、纺织女工、铁路工人买走了。原文说: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陈行、江湾和杨行的每亩地售价分别为150-100、100-60、1000-70、100-300元。是挺便宜的,可以原文又说:此外,工人也可租地,结庐而住,半亩地年租金200元,21户人家分摊,平均下来每户每月8毛钱,当然,环境极差。乖乖,租金比地价还要贵?咋不干脆直接买下来得了。
原文最后总结:不幸的是,1937年7月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无情地打断了中华民国的现代化进程,几乎将中华民族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些曾经真实的工薪阶层,就这样残留在历史的碎片之中。
看得出来的是:正如我所说的,十里洋场是洋大人和洋奴的天堂,故而他们的后人十分怀念哪一段天堂般的时光,对打断这个“现代化进程”的民族独立战争和解放战争恨之入骨,对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感到酸酸地留恋,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但请各位大人千万高抬贵手,我知道你们几个代表学得很好,别一不留神又把民国工人给代表了,让他们“被富裕”了,罪过啊罪过!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