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看时寒冰的变化

火烧 2010-03-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时寒冰从直言不讳到转向投资的转变,分析其在美国评价中的角色变化,涉及外汇问题、投资选择及历史反思,体现其思想与行动的演变。

   

前久看张宏良的博文时,见时寒冰被一些美国人评为影响中国公众的百大知识分子之一,与一些著名的反毛反共反华人士并列。张宏良说时寒冰和那些人不同,时寒冰的入选或许只是美国人的一个计谋,但我觉得,时寒冰或许已经有了些改变。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着的,运动变化是相对的,人也一样,或许时寒冰根本就没有变,而变的是我,或者他在变,我们也在变,这世界变化快啊。  

2008年开始读时寒冰的博文,觉得正如他博客标题所说,他在用良知说话。他确实有良心有知识,也喜欢说话。2009年初,时寒冰写了本书,《中国怎么办》,据他说一些中央的大领导读过,也采纳了他书中的一小部分建议,如限制稀土的出口等。那时读了些朗咸平、宋鸿兵、何新、张宏良等人的文章,觉得中国两万亿的外汇储备确实是个大问题,因此见时寒冰在博客中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大众公开外汇管理情况的信函时,觉得他非常有勇气、有能力,想凭一人之力挑战一个集团、一个阶层,有点堂吉诃德挑战风车怪的精神,可惜外管局不久后回复,无可奉告。后来,随着股市继续涨、房价继续涨、出口继续退税、继续购买美国债、四万亿投资变成了八万亿等等,觉得时寒冰不再象2008年时那样激烈了,他选择用古琴、出国旅游、慈善来平息心中的愤怒,或者说,开始向现实妥协。再后来,他说要花点时间搞投资,觉得他果真要妥协了,有点可惜。搞投资,或许他会成为一个投资或投机大师,有很多钱,那样他能实实在在地改变自己及身边一些人的生活,也能捐些钱出来帮助一部分弱者,但比起他的用良知说话的文章来说,他的钱对社会对公众的作用将是有限的。但或许他的选择也是对的,说得再多再好有什么用,还是金钱有用,金钱才是硬道理,金钱不用说话就有用。  

2010年,从博文中得知,他是信阳人。当年河南的领导为了放高产卫星而使信阳地区大量饿死人,时寒冰他太奶等人也被饿死,当时村里很多人也被饿死,村里有个老人吃了七八个小孩后才活下来。这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时寒冰描写的吃人情节和细节竟然与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几乎一模一样,不知是什么意思。当时的省领导后来遭难于文革,但在文革后被平了反。时寒冰的结论是,专制导致暴政,民选可以避免悲剧再现。觉得他得出这一结论太快了一些,没有摆脱家庭、情绪的影响。这一结论可能美国人比较喜欢,普世价值者也比较喜欢。  

至今没有读到他对入选百大的看法,或许他真的要专心去搞投资了。在丛林世界中,要显示自己是强者,光会吃草、挤奶、呐喊是不行的,或许真的只有去吃点小动物了,比如去股市中赚点散户们的钱。股市无所谓好坏,金钱也无所谓好坏,人是世界上最凶猛的动物,什么东西都吃,包括自己的同类。消灭吃人者,不会仅是狂人们的梦呓吧?  

 2010-2-2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