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网络谍对谍 中国替罪羊
网络谍对谍 中国替罪羊
东方日报
本文重点 中方反驳 苍白无力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中国网络间谍的新闻在西方传媒中,成为最热的话题,中国网络间谍被形容成无处不在、无所不为的魔鬼。这与其说是一种网络谍战,还不如说是一场对中国进行新一轮抹黑的舆论战。
这场抹黑战,发端于加拿大。上月底,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顿国际研究中心「公民实验室」和渥太华SecDev Group突然发表报告,称发现「网络幽灵」,「中国网络间谍侵入一百零三个国家的一千二百九十五台电脑」。
西方舆论随即大肆炒作。澳洲媒体随后引述匿名情报人员的话称,在澳洲总理陆克文去年出席北京奥运会期间,陆克文和代表团的电邮不断受到网络攻击。报道指中国网络间谍还攻击澳洲政府、商业网络以及驻坎培拉外国大使馆的电脑。报道写得活灵活现,似乎可信度极高。
最近的消息是由美国《华尔街日报》发布,该报援引美国现任和前任国家安全官员透露的消息称,来自中国的网络间谍侵入美国电网后,留下了可能用来破坏电力系统的软件程序。这些网络间谍据信是在执行勘查美国电力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任务,入侵者尚未试图破坏电网或其他关键性基础设施,不过他们可能会在危机或战争期间试图加以破坏。
中方反驳 苍白无力
这些报道此起彼伏,形成接力之势,而且相互佐证,巧妙掩护,不由不让人相信。另外,报道内容中,中国间谍威胁破坏的对象也是包罗万象,既指向陆克文等国家领导人,又涉及关係到千家万户的电网,目的无非是造成西方世界民众对中国网络间谍的恐慌、反感。显然,今次针对中国网络间谍的报道是有组织、有策划的阴谋。
面对如此露骨的抹黑、中伤,中国外交部只以外交辞令反驳,说甚麽「指控无中生有」,「抹黑不会得逞」,这些苍白无力的辩驳,不仅不能消除杂音,反而徒增西方民众的反感。
事实上,各国利用互联网大搞间谍活动非常普遍。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德国,都是此中高手。不久前德国《明镜周刊》就曾报道说,过去几年,德国情报部门通过电脑间谍搜索外国电脑硬盘的事件至少有二千五百宗。美国国家安全局则更神通广大,早已是超级网络魅影,很多知名软件公司故意留下「后门」,方便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网络高手随意进出。
其实,在虚拟世界中,网络间谍能够通过虚假地址掩盖攻击源的真实地点,嫁祸给第三方,中国很可能因此被冤枉。但无论如何,在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自己清白的情况下,中国外交部的辩白是消极的、被动的,既无法洗脱嫌疑,更无法让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