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靠斗争才能持久
和谐,靠斗争才能持久
千里冰封辞旧岁,万道阳光迎新春。值此佳节,敬祝网友们安康幸福,敬祝新中国繁荣昌盛!
时光匆匆,四季更替;人间熙熙,社会变迁。仅仅从公元前1000年算起,到今天的公元2011年,人类历经苍桑,世代辛劳,才创造出了如此繁荣的局面。遥望3000年后的社会,相信眼前的一切又都似云彩烟雾,至多只能在未来博物馆的某个小角落中找到一点痕迹了。
毫无疑问,社会在加速发展,人心在勇攀高峰。在新一年来临之际,当我们的眼光透过古往今来的千年迷雾,含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重新审察自己走过的路程,除了感慨之外,也可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新的东西”,尤其是新的正确的东西,在推动着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个人应顺历史大势而为,不可逆民心潮流而动。比如,捧一个2500多年前的孔子出来,放到全世界去,放到天安门广场,就能挡得住世界潮流和中国崛起了吗?普天下的劳动人民真的会把孔老夫子当成拯救世界的“救世主”吗?一场闹剧,可恨可恼可叹可笑罢了。
纵观历史,横观世界,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阶级社会,至今仍在阶级的争战和统治下辛苦奋斗。实践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和奴隶主阶级被农民和地主阶级取代了,农民和地主阶级又被工人和资本家阶级取代了。直到今天,全世界都在资本的统治下生存发展,无数人都在资本中获取“幸福”。这整个过程,是靠什么推动的?靠上帝?靠耶稣?靠释枷摩尼?靠孔子思想?还是靠古今中外的帝王将相?马克思说:都不是,而是靠劳动创造了世界,靠劳苦大众推动了历史发展。一部阶级社会的发展史,是被压迫被剥削阶级不断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血泪史。所以,他得出结论: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只是消灭一切阶级和结束几千年阶级社会的手段。并且认为,国家和阶级都不是靠少数人一下子消灭的,而是随着劳动人民成长为社会主人的过程中逐步地消亡的。
今天,地球上的“资本”正在继续发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伟大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在曲折中前进。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怎么样与资本主义世界相处?已经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要不要发展商品、货币、资本经济?不发展行吗?怎么样发展?在发展资本经济的过程中,共产党会不会变质?“公有制”的资本一旦掌握在官僚特权阶层手里,还能称“公有”吗?在资本自由地雇用劳动力的条件下,还会存在马克思所说的“按劳取酬”、“按劳分配”吗?怎么解决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帝国主义的世界会允许“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中国崛起吗?资本拥有者会甘心让资本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吗?如果不允许、不甘心,结果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要如何应对,才不至于失败和灭亡?所有这一切,正在考验新中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相信社会主义能科学发展的人们。
在我看来,无论新旧阶级谁胜谁负,作为阶级都是成对成双,相辅相成,相随相影,对立统一,互相依存,同生共亡的。历史证明,奴隶主阶级不是奴隶们消灭的,地主阶级也不是农民阶级消灭的。今天的工人阶级虽然在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也能推翻原有的资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产阶级。就象奴隶们可以推翻奴隶主、农民们可以打倒地主阶级一样,最终消灭奴隶主或地主阶级的,只能是新兴的阶级。辩证法表明:每对阶级都是共生死、同存亡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也逃不出这个规律。所以,马克思认为,当无产阶级真正消灭资产阶级的那一天,本身作为阶级也不可能再存在了。只有当无产阶级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发展成为富裕起来的知识化的劳动者阶级,才能彻底改变人类分裂成阶级和国家的状态,最终结束阶级社会,开创全新的共产主义的社会。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资本社会行将灭亡、全新社会即将诞生之际。资本正在加速商品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们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大幅提高。虽然整体来说,目前这个过程仍处在量变阶段,离开质变的临界点尚有较远的距离,但无论多么艰难复杂,无论多么苦难险恶,阶级社会开始由“量变”到无阶级社会的“质变”趋势不会改变。原来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在变,原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也在变。变的结果就是变成“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社会财富社会化,生产资料公有化,人类逐步实现在共有共劳共享共和条件下的共同自由发展。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的引领和持之以恒的奋斗。不要幻想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也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无阴谋、无欺骗、无压迫、无剥削、无残暴、无反革命的基础上。与各种邪恶势力进行不妥协的斗争,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实现社会真正和谐的唯一途径。当然,这个斗争不是仅仅指对敌斗争,也不是指只能用仇恨、无情批判、以牙还牙、法律严惩、军备战争,而是应当在不同领域不同时间地点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比如,在不可能取消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条件下,与各种资本势力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合作,与战争贩子谈“和谐共赢”,与有错误的朋友讲团结,心平气和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是斗争的不同方式。斗争是促进和谐的手段,更是促使阶级逐步趋向消亡的最有力的武器。避开斗争讲和谐,不分敌友乱斗争,都是不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表现,应当尽力改正。
如果靠“和谐”能把阶级都消灭了,能使人类从此平平安安跳出阶级社会了,当然上上大吉。但是,如果“和为贵”的结果,是使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永远被剥削,永远被压迫,永远被战争的阴雨笼罩在头上,那么这种“和”又有什么可“贵”的呢?100年前的辛亥革命,难道是“和谐”而不是斗争的成果?90年前的共产党,难道是“和谐”而不是斗争的产物?党和人民当然渴望大团结,大和谐。然而,如果片面地强调和谐,甚至在突出和谐的同时,不分敌我友,不分阶级,彻底否定必要的阶级斗争,这样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和谐吗?这样的“和谐”能实现消灭一切阶级的目的吗?
眼下,发展资本经济是中国现阶段的根本战略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稳定和谐。这时大局,已成共识。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资本经济,决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资本奴役劳动者,更不是要雇用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一唯地讲“和谐”,不允许讲斗争!资本奴役下的和谐,只是表象,不可能持久。真的持久了,那就不是在促进社会和谐,而是在阻碍社会进步了。现在,有些人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用形而上学的“和谐”来取代形而上学的“斗争”,甚至用孔子思想来取代毛泽东思想,这种伎俩岂能瞒天过海,“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腐朽思想的泛滥,重新走上剥削阶级统治兴亡成败、恶性循环的老路。
和谐与斗争,其实也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和谐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和谐。斗争是为了新基础上的和谐,而资本条件下的和谐也是斗争的一种方式。和谐是为了维护广大劳动群众之间的正常关系,斗争是克服各种错误和粉碎敌对势力破坏人民团结的手段。实现和谐离不开斗争,但人民内部的矛盾要尽可能利用和谐的方式解决。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真正的和谐,对一切敌对势力不坚决斗争,恰恰是从根本上破坏和谐。以斗争求和谐,则和谐存;以“和谐”求和谐,则和谐亡。即使人类社会消灭了一切阶级,一万年后就不存在和谐与斗争之间的辩证关系了吗?相信那时两者的矛盾还是会有的。片面地强调“和谐哲学”或“斗争哲学”,只会陷入形而上学,背离社会实践,产生出错误的结果。
可以肯定地说,阶级矛盾不终结,社会永难真和谐。表面的一时的和谐,解决不了根本的持续了很久的阶级矛盾。而要促使阶级早日消亡,关键是唤醒民众,鼓励他们成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帮助他们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人,坚决地与官僚特权阶级斗争,坚决地对各种资产阶级反动派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没有这一切,尽管生产力仍会发展,劳动者的生活也能有所改善,但在资本“精英”们千方百计迫使劳动者“心甘情愿”当好雇用奴隶的条件下,人类社会要彻底消灭阶级,就可能延缓许许多多年。因此,在现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发展资本经济的同时大力提高劳动人民的觉悟,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努力限制和消除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发展出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从根本上铲除新的剥削阶级,是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可见,在这一伟大历程中,斗争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一切回避斗争、排斥斗争的想法和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斗争,一种打着“和谐”旗帜的斗争。
天空正响着喜庆的礼炮,我却在此和谐的时刻尽讲一些“不入流”的“充满火药味”的话——消灭阶级,坚决斗争!然而,又有多少人懂得,真是这些“充满火药味”的思想与实践,才是早日实现社会大和谐的法宝呢?
2011年2月3日 大年初一清晨零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