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中看“自由创作”与“思想禁锢”
从诗歌中看“自由创作”与“思想禁锢”
论坛上有癔人发癔语,说什么封建时代民间自由创造了灿烂丰富的文化,毛时代对人的思想禁锢前所未有,史无前例。那么我们就从灿烂丰富的诗歌中来看看封建时代的“自由创作”与毛时代的“思想禁锢”各有怎样的反映。
在“四书五经”的《诗经·国风·豳风》中,有一首《七月》,描写的是孔生活的那个时代农奴的生活状况。内容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看不太懂的可以看看余冠英先生的今译——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添,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正月里修耒头,二月里忙下田,女人孩子一起干,送汤送饭上垄边。田官老爷露笑脸。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春天里好太阳,黄莺儿叫得忙。姑娘们拿起高筐筐,走在小路上,去采养蚕桑。春天里太阳慢悠悠,白蒿子采得够。姑娘们心里正发愁,怕被公子带了走。
七月火星向西沉,八月苇秆好收成。三月里修桑条,拿起斧和斨,太长的枝儿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七月里伯劳还在嚷,八月里绩麻更要忙。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朱红色儿更漂亮,得给那公子做衣裳。
四月里远志把子结,五月里知了叫不歇。八月里收谷,十月落树叶。冬月里打貉子,还得捉狐狸,要给公子做皮衣。腊月里大伙又聚齐,打猎习武艺。小个儿野猪给自己,大个儿野猪献公爷。
五月斯螽弹腿响,六月纺织娘抖翅膀。七月蛐蛐儿在野底,八月里在屋檐底,九月门口叫,十月床下移。火烟熏耗子,窟窿尽堵起,塞起北窗户,柴门涂上泥。叫唤儿子和老妻,如今快过年,且来搬屋里。
六月里吃山楂樱桃,七月里煮葵菜豆角。八月里打枣,十月里煮稻,做成甜酒叫冻醪,老人家喝了精神饱。七月里把瓜儿采,八月里把葫芦摘。九月里收麻子,掐些苦菜打些柴,咱农夫把嘴餬起来。
九月垫好打谷场,十月谷上仓。早谷晚谷黄米高粱,芝麻豆麦满满装。咱们这些泥腿郎!地里庄稼才收起,城里差事又要当。白天割得茅草多,夜里打得草索长,赶紧盖好房,耕田撒种又要忙。
十二月打冰冲冲响,正月抬冰窖里藏,二月取冰来上祭,献上韭菜和羔羊。九月里下霜,十月里扫场。捧上两樽酒,杀上一只羊。齐上公爷堂,牛角杯儿举头上,祝一声“长寿无疆”!
这首诗的特点是以农奴的劳动生活为内容,以季节月份的先后为叙述顺序来组织成文。全诗以冬去春来一年农事开始起,以年底凿冰献祭宴饮祝寿结,中间六章,按照季节月份的时间顺序,描写了男女农奴在一年之中的采蘩、条桑、养蚕、纺织,打猎、修屋、收获、服役等各种劳动,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西周初期农业奴隶的痛苦生活,他们不但要为奴隶主承担各种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要为他们贡纳实物,无偿服役,自己却在极简陋的土屋中过着“无衣无褐”的悲惨生活,年轻的女子,还随时有被“公子”糟蹋的危险。全诗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形象而全面地展示出一幅古代奴隶社会的生活图景,使人感到生动真实,哀痛感人。
在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中,有一本由郭沫若和周扬於1958年根据各地采编的民歌汇集的《红旗歌谣》,我们也选几首来看看——
《唱得幸福落满坡》:
南山岭上南山坡
南山坡上唱山歌
唱得红花朵朵开
唱得果树长满坡
唱得果树长满坡
长满坡
东坡唱起丰收乐
西坡唱起银水河
河水淙淙流不断
东坡西坡长稻禾
东坡西坡长稻禾
长稻禾
高坡青松叶不落
低坡红花果树多
前坡蜜桃后坡梨
千重万迭金银坡
千重万迭金银坡
金银坡
田坡林坡花果坡
绿草青青牛满坡
南山坡上放声唱
唱得幸福落满坡
唱得幸福落满坡
落满坡
《稻堆》
稻堆堆得圆又圆, 社员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擦擦汗, 凑上太阳吸袋烟。
《月宫装上电话机》
月宫装上电话机, 嫦娥悄声问织女: "听说人间大跃进, 你可有心下凡去?"
织女含笑把话提: "我和牛郎早商议, 我进纱厂当女工, 他去学开拖拉机。"
《妹挑担子紧紧追》
情哥挑堤快如飞
妹挑担子紧紧追,
就是飞进白云里,
也要拼命追上你。
现代儒子们是看不起这些诗歌的,其中被指责得最多的一首是——
《我来了》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 我来了!
我们的现代儒子们评价事物总是有两个标准。当农奴们唱“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的时候,他们认定为历史的经典;当新时代的农民“唱得幸福落满坡”的时候,他们却认为是“歌谣化的口号”,的产物。李太白写“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在他们看来是伟大的浪漫主义的典范,而老百姓要“撕片白云擦擦汗”,“喝令三山五岳开道”在他们嘴巴里就成了“愚昧的狂热”。
《诗经》收入的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计311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其中实在为劳动人民创造的有几首?《红旗歌谣》从采风到出版就一年把时间,是在各地出版的歌谣选集的基础上选编出来的,也是300首,其中绝大多数真正为劳动群众的手笔。就从从诗歌创造的角度来看,哪个时代“自由创作”哪个时代“思想禁锢”也应该一目了然了。
除了考试的需要,不知道现在还有几个人真正喜欢读《诗经》的?除了研究的价值,不知道《诗经》里的那些诗还有多少生命力?但是,如果说《红旗歌谣》是“思想禁锢”的产物,看到现在工厂农村的文化状况,大于倒觉得现在太需要那样地“禁锢”一下,让广大劳动群众用“歌谣化的口号”来“左一左”,“狂热狂热”,再现一下那“如今唱歌用箩装,千箩万箩堆满仓。别看都是口头语,搬到田里变米粮。种田要用好锄头,唱歌要用好歌手。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的空前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