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贫困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火烧 2009-03-28 00:00:00 思潮碰撞 1033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贫困是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分析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影响及资本主义性质的认定,强调理论贫困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冲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贫困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虽然我们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但是,实现这理想的全面而又系统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却极度贫困.因而,才会需要以手足并用的摸索来寻找前进的道路.其结果,不但使得社会改革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有违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的问题,而且,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亦因此走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道路之上.

       本文是一部名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新论书稿的绪言部分.其重点在于说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是极度贫困的,至于解决办法等都在各章节中.

       正文

       无论您身处何方,所亊何业,只要您对社会政治稍有留意,就不难发现,上世纪末以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业已进入某些人所谓的''正在步入消亡''的低潮阶段,这低潮,不但突出表现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集团的崩溃上,也表现在除尼泊尔不再有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上.同时,在现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过程中,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作了若干原则性改变,且这改变虽带来了不少问题,但整体而言,更带来了丰硕的社会发展成果,也使这低潮,不但表现在由此带来个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社会迷惑上,而且也表现在对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认定上.作此认定的,甚至包含某些本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内.如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印度共产党的马派,就是据中越改革而认定''社会主义在现阶段是不行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一度蓬勃发展的共产主义亊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严重的社会挫折呢?难道只是因资本主义国家对其进行''和平演变''的缘故吗?难道资本主义国家集团与社会主义国家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缘故吗?难道因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部分改变了对待无产阶级态度的缘故吗?.......,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理论的极度贫困.这种贫困在过去存在,在现在依然存在,希望在将来不再存在.

      众所周知,若认真客观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论著,不难发现,在经典作家们那里,对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精辟与详实,与对社会主义社会研究的简单和薄弱,这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几乎完全是一片空白.列宁虽只参与了这一实践的前期阶段,且为时极为短暂,又多处战争与其病重时期,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然而,因天不假年,其过早的谢世,使得其没来得及对问题作系统化的理论总结与升华.而斯大林呢?对社会实践尽管全面的理论总结.然而,因受到马恩列的某些具体设想的束缚,又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局限,其理论总结,虽有着对马克思等的具体设想的诸多突破,对当时一系列非马克思主义的过"左"社会思想,也进行了适当的反击与扼制.但是,其亦有其历史文化与实践的局限性.从本质上而言,她带有深刻的随时准备应付战争的烙印,带有不发达经济不惜一切代价赶超发达经济的烙印.在世界业已进入相对和平的今天,在经济规模业已成百倍地扩大的今天,在社会联系日益复杂的今天,这种理论总结已被证明存在着相当大的理论缺陷.包括苏联在内的各社会主义国家,针对这些缺陷所作的各种理论探索和改革,虽不能因其大部归于整体的失败而说其没有积极意义.但至少可以说,一个形态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理论,这是从来沒有出现过的.

     这样说,当然会引起普遍的攻击.而后,就很可能有人找来一大堆马恩列斯的著作,以指责鄙人的无知与浅陋.各位善良而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捍卫者,虽因当今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少,因而自认您是同志而十分多谢您的忠诚.但是,请您把这些著作与语录逻辑地联系起来,而后与长期广泛社会实践的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效果作比较,同时,再去对照其它的语录.只要您不借口受人诱惑,就会发现,我之所言最低限度是部分正确的.更何况,经典作家们的著作与语录,并不见得每一句都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呢!

      在过去长期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践中,在相当长时期内,在指导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及其后继者,在亊实上并未将社会主义社会视为一个形态完全独立的社会历史阶段,一如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社会历史阶段.而较多地只是将其视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短暂的过渡时期和中继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研究来说,这种思想仍然有着深刻的实质影响,只不过没有过去那么表象化而已.如欧洲的"新共产主义"就否定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存在.不错,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列宁是在<<国家与革命>>中作了三个阶段的划分,但在现实的社会实践行动中,却总是不自觉地倾向于寻求尽早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从而抹杀了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必然性.不然,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早期,也就不会提出诸如"跑歩进入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等口号.甚至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宣布建立四十余年后,苏联还在宣布其已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也就是说,其离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成已为时不长了.这等等一切,现在都被视之为过"左",也即过激.但是,我认为,"左"只是表象,而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实质在于,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贫困,导致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若果真有完整而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不说一定会有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政治理论,至少,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她应是有逻辑严密且合乎实际的理论体系的.并且,这一理论体系应一如<<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一样,无论具体体制如何变化,其基本规律性却是无法抹杀与推翻的.但很遗憾,尽管经过不少努力,这理论现在依然千疮百孔.这贫困,使得某些徒有虚名的理论家,又在鼓吹基本经济理论的无阶级性.即使是结合了无数人力编纂的教科学亦一样,她们大都变成了现实政策的说明书.这也难怪我们的青年学生___这些吸吮共产党思想乳汁最多的人,容易被资产阶级所利用.亦难怪苏东集团的崩溃几乎未遇到人民的有力反抗.更难怪西方学者会嘲笑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学是"无脑的经济学".因政治经济学是其它各门具体经济学科的基础与主脑和核心,社会主义社会如此,资本主义社会亦然.政治经济学亊实上的空白,使其它各具体经济学科成了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曾有人批评经济理论工作者对西方经济理论"述而不批".那么,我要问,我们连基本理论都杂乱无章,且在社会经济现实的光照之下,这种缺陷显而易见,你要他以何为武器去做此批判的吸收呢?说不定他早已为之全面折服呢!

       现有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上是由非资本主义社会或不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整体经济落后,且机器大工业生产的社会拥有率极低.虽经几十年努力而有了较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更快的进歩.但因基础过于薄弱,且几乎都过多地注重了为保卫政权必须的重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使社会生活不能得到较大提高.并且,随着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和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和紧密,特别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原有体制日益暴露其过于简单僵硬的弱点,日益暴露其缺乏个人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的内在自觉动力的弱点.社会实际发展进程较之制度提供的可能,这之间存在着日益加大的差距.其极端化的发展,特别是经营的日益粗放化的发展,再辅之以官僚和形式主义的日益膨胀,不但使社会经济竞争力逐渐弱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而且,日益浪费着社会资源.逼迫着社会进行改革.

       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前,社会居民的绝大多数为小农与小资产阶级等个体劳动者阶层.无产阶级,特别是工业无产阶级的社会占比极小,且多来自非无产阶级.因而,对社会化大生产与大经济的思想与理念,对社会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思想与理念,几乎完全是一片空白.在社会思想深处,其考虑问题与看待亊物,无不带有资本主义社会前社会的深刻痕迹,就连社会领导阶层都无法避免.在相当程度上,社会极大多数成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的拥护,并非出自对她的理性向往,而更多的是从近期利得出发的本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对民众思想社会改造任务的完成,其自然要艰巨得多,时间也要漫长得多,过程也要复杂得多.其实,今日中国的诸多政治与经济问题,最终均部分导源于此.

      正因这些薄弱及民生现实困难的存在,当领导阶层与民众看到所存在的巨大经济与社会差距时,自然就产生了急起直追的社会要求.然而,在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且社会联系日益复杂的基础上,原有体制因其固有矛盾,其业已无法承担尽快缩小差距与改善民众生活的社会重任.这是为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并且,这种证明并非一国一时之证明,而是多国长期的证明.这样,就自然有了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社会认识一致.

       这种对原有体制的改革,因受制于原有具体理论.故,冲破原有具体理论所设之思想禁区,这就成了绝对的必要.但是,因缺乏完整而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指导,在这过程中,为解决眼前的现实紧迫问题,就很容易产生出许多"头痛医头"的实用主义措施来.并且,为证明其正当性而否认其权宜性.因而,总自觉地将其附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中去.若长此以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就会变成一盘杂烩:不但各要点间互无关联,且不能经受逻辑推敲,更难以经受长期广泛的实践检验.因改造前后的社会业已毫无联系与原则共同点,若将改造后的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那么,改造前的社会又是什么社会呢?资本主义吗?不是!共产主义吗?亦不是!若此,则你是改写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史了.在纯粹的实用主义者那里,尽管这不是问题,但因关系到原则问题,故对共产主义者则不然.由此观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问题,这绝对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最重大的理论问题,至少也是亊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正确性的最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都过分强调社会实践对社会理论做检验作用,而忽视了社会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方面的教训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但并无多少人真正在意.南斯拉夫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她在与苏联东欧各国交恶之后,大力推行所谓合乎本国具体实际要求的自治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同时,亦在马恩列的著作中去寻找理论依据."社会所有制"这依据亦万幸被找到了.通过对该概念内涵的延展,并经其国内社会实践的检验,虽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就整体而言,果然使他有了较之于苏联东欧各国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民主方面,其发展到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至今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当时,许多短视与持实用主义态度的人们都认为:既然从理论到实践都证明其自治社会主义体制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么,铁托和卡德尔他们是确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体制实行所带来的社会激情逐渐释放穷尽,其社会负面影响日益深刻.现在,她已被分裂为多国小国,既使是这小国也有被再度肢解与附庸化的现实危险.其被分裂虽有国际大环境之因素存在,但毫无疑问,首先是该自治体制理论种下了祸根.其根源在:该理论与实践,其割裂了国家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与融合,导致过分强调各个体自身利益倾向的加强.

     现在,对南斯拉夫的社会失败,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又作了事后诸葛亮式的评说,数说其诸如民族宗教历史地理等特殊社会问题和缺陷的存在.并证之曰:就是这些问题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失败.而后沾沾自喜地布告世人____我们的改革没有这些问题与缺陷.是的,也许我们是没有你所谓的问题与缺陷.但是,就不存在他们所没有的问题与缺陷吗?你凭何以说自已一定是正确的呢?你自己一定会成功呢?难道又凭马恩列斯的语录摘要?或凭那在特定范围内取得一时之功的社会实践?

       在我看来,实践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那是针对最终结果而言的,并非每一片断的社会实践都可拿来对理论作根本性的检验,特别是基本理论.否则,就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庸俗化.更何况,还存在着社会实践开展的方向性决定权何在的问题.即,因无法给有权决定是否投入实践的群体带来现实的眼前可见利益,再好的理论也可能无机会得到检验.

      其实,说极端些,以改革开放之初的经济发展水平,只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哪怕是采取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因有过去三十年累积的物质与技术劳动力基础,加上完全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若转轨方式恰当,同样可取得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快速增长.这已为韩国台湾新加坡甚至印尼所证明.但经济发展后和发展中的社会,其最终能有多大的经济安全与政治自主权,是否成为资本主义列强餐桌上的肥羊,则在未定之天.在当今与以往的世界,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所自觉开展的改革不被自认是马克思主义的呢?至少在社会思想宣传上,哪个社会主义国家又不自认为是在进行着伟大的共产主义实践呢?

      现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社会改革,都在着重强调本国特色而忽视对共同点或原则性的研究.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这是注重特殊性而忽视普通性的.从通俗的角度来讲,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如此,在关心主义但研究不深者看来:从世界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似乎已无原则性,她变成了盛装着一些在原有理论分类基础上无法归类的理论篮子.自然,基本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业已基本消失.这种过分注重眼前现实问题解决的理论研究策略,若辅之以有闲与有产阶级及资本主义列强中资产阶级分子有意无意的引导,因自身基本理论的杂乱和相互矛盾,无法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很可能将社会改革引导到偏离社会主义轨道的邪路上去.实际上,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只要落实到具体的国别,都有其具体体制上的特色.因而,把"特色"上升到基本理论的高度,若不说一定是错误的,也至少是正确的废话.

      正因基本理论的贫困,上述偏离甚至是谁也无法预料将在哪里及如何发生的,自然也就无法阻挡.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说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在他老人家去世前,这两种情况都已产生,只不过没有今天明显罢了.我虽不认为今天就真的走了邪路了.但这说明:在基本理论贫困的情况下,既使是有高度威信的领导人,也无法抗拒社会的缓慢变化.其实,迟至1993年,邓小平同志还在耽心"两极分化"可能带来极大危险.而今,资产阶级引导的现实危险依然存在.例如,在1991年,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就向白宫献策,希望通过对中国的接触和促进资本主义的能力,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消灭共产主义制度.在亊隔近二十年后,虽依然未达到目的,但他们是绝不会放弃的.并且,谁也无法否认他们有相当的进步.同样,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贫困,谁也不敢保证说他们一定不会成功.

        当然,说这些绝对不是以危言求耸听.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形态的社会主义国家____苏联,她的崩溃就给我们提出了有力的证明.在其崩溃时,其国民的95%以上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出生,百分百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成长.其本身并不存在资本主义成长的广泛经济土壤,甚至也不存在相应的广泛文化土壤,也不存在多大规模的自在的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并且,其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文化传统的大国,外来文化本应较难彻底侵蚀其文化肌体.但是,七十余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却抵挡不住数年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之风的吹袭.那么样一个自尊自傲的民族,在资本主义面前自动地低下了其高傲的头颅,葡伏到资本主义列强的脚下乞怜,将自己奉献给国际资产阶级作为奴隶与祭品.几一夜之间,不但社会主义大厦土崩瓦解,而且,国家亦随之分崩离析,想来令人神伤.若列宁斯大林甚至彼得大帝泉下有知,想必亦会痛哭失声.由此可见,在社会进入较高经济发展阶段后,原有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是何等的弱不禁风.

      而今,各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之风吹袭依旧,而且,经过若干年的社会改革,都普遍存在自在的资产阶级和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并且,因过分彰显个人利益,出现了大量为资产阶级与上层精英利益作鼓吹的文人学匠.自然,社会之向资本主义滑行的危险,客观上又多了几分.更何况,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学习与了解,因基本理论的贫困与残破以及与社会现实的差距过于明显,使公众学习热情消退,甚至有了厌恶情绪.因而,共产主义理想在许多人心中业已破灭.各位自翊为共产主义者的同志们,在这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如此贫困的今天,您是否依然坚信"红旗永远不会变色"呢?我虽万分坚信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但在这种基本理论贫困的现实下,我是非常耽心倒退的出现的.

      社会主义亊业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今天,业已走过了从一国到多国,从蓬勃发展到遭遇严重挫折这样一条曲折的道路.这道路业已从理论到实践走过了九十余年的漫长岁月.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我们应该是可以,而且能够,也必须要有哪怕是粗略的,但是是系统的原则性的理论概括了.这不但是消除基本理论贫困的必要,亦是使社会主义亊业沿正确轨道向前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们原则上已经懂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论述,不可再象以往那样,不问当时的环境,亦不问经典作家自身的思想发展过程,而再纠缠于其只言片语之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过长期广泛的社会实践的检验,许多过去被奉为<<圣经>>似的语录,被证明是不正确与不科学的.甚至是非社会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应该清楚,我们以往错误的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先验地认为:经典作家们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这座富丽堂皇的大厦,我们这些后人要做的只是入住进去,并时时清洁,偶尔做做诸如修门补窗之类的工作,或是因住户的增加,添加相应的设施,做做小小的改造,至多是在边上加上一些与之协调的建筑.而亊实上,经典作家们的思想观点,只是给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大厦的建设准备了一些建筑与装饰材料,准备了一些必要的建筑知识,或是打下了几个重要的桩柱,至多也不过是建筑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而已.而其真正具体如何建设,经典作家们或是根本没有考虑,或是只做了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思想阐示和建议.对这些原则性的指导思想阐示和建议,后人们具体如何理解,她们是否真正合乎这幢大厦的实际需要,则要靠后人们在长期广泛的社会实践与客观理性的研究中去判别与把握了.

      很不幸,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不说全部,但至少是极大部分,表现为:要么是去附会与揣测各领导阶层的需要和理念;要么是去观察社会现实中哪种理论观点的风向较好,而后赶紧关在书斋中炒一大盘杂烩,将一大堆非社会主义社会或根本无关主义的东西,牵强的攀附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上,或是强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要么是出于解决眼前实际问题的需要,不自觉地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当作了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要么是对党的方针政策作合乎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注释.要么就是自觉地将党政领导的个人观念予以无限拨高修饰和截取,以上升为看似完整的理论.

       当然,我并不否认党政领导人基本理念的共产主义性质,也不否认以此引申方式,特别是有资讯与社会实践开展权的掌握和了解优势,确实可以产生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观点.但领导人毕竟被具体亊务缠身,且被身边各怀目的者环绕与影响,不大可能如专业理论工作者般仔细与完整地研究理论问题.因此,其思想观点中必然存在空白与缺陷.这是包括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与邓小平等导师和领袖都无法避免的.因而,无限地将其拨高,对其个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研究正常化都是无益的.这也类似于苏联理论界对斯大林思想的固守的危害.尤其是,这样做的结果,将自然向社会发出这样的信号:只有党政领导人才有资格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即他们享有发展基本理论的专利.这无疑阻塞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研究发展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亦是昭示天下:社会主义社会只需要"御用文人",而不需要真正的理论家与思想家.若此论成真,这甚至比资本主义社会以至封建社会对社会思想的禁锢更严重.这自然是非社会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

       总之,前述种种做法,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完善,若不说是极其有害的,也至少是无多大益处的.对这样做的人,若严加指责,可以说:其根本未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真正严谨的科学,以求是的态度去研究,并使之正确地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而只是拉虎皮作大旗,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当作其求名求利以至求权的工具.当然,对社会理论作群众化普及宣传,若照上述方式为之,倒也无可厚非.也许上述说法过于刻薄,毕竟,社会中的君子与小人都是极少数,大多数如此而为之者,只因本弄不清"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究竟是什么",而工作与生活又有为文为著之需要,且自身的朦胧意识又似有几分契合,加之,短暂与小范围内的社会实践又说明了其某些观念的正确.况且,社会的现实紧迫问题急需理论的规范与指导,对向有士大夫情怀的文人而言,自觉与不自觉为之,这本极为正常.

      但是,这种社会理论研究氛围的形成,也给反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巨大的理论宣传空间.因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破产,为把社会主义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在其还残存有民族良知的情况下,害怕急速的推进资本主义化会置国家民族于绝境或附庸化,就对社会理论采自觉的逐步改良的策略.在理论研究与宣传中,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与可承受能力,不断夹入资本主义的私货,以图逐步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若连民族良知都不在,一味以世界公民自居和以讨好资产阶级为目的,甚至是单纯为了个人与家族私利,自然就不怕天下大乱.更不管普通民众的死活.自会借助近视性民意与某些现实条件,肆意向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发起急促的猛攻,以求社会快速地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

       对各位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工作者,自是希望能自我剖析,以使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研究界的"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利"之气氛日益浓厚.我相信,这种气象兴盛之时,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接近基本完善之日.

        之所以说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依然极度贫困,是因她至少依然未解决好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使得社会陷入困境_____不但社会思想迷茫,而且前进方向不明.

         首先,她未解决资产阶级与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何会存在的问题.

          对资产阶级的存在,当今社会主流理论研究界,基本上是采掩耳盗铃式的回避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主流理论研究界的思想无能,导致其无法把问题真正说清楚,只好自我掩盖以回避.另一方面,在某些主流学匠心中,其目标是要复辟资本主义,但能做不能说,以免因犯众怒而导致目标达成的困难增加.在非主流"左"派心中,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那个沒有资产阶级与剥削的社会,自然就无法说清楚.为作理论与实际的调和,就有了所谓的"经典社会主义"说.依他们的理解,今日资产阶级与剥削的存在与发展壮大,是社会不发达的权宜,社会稍发达后就应将其立即消灭.其实,这不过是对自身理论无能的一种不同形式的自我安慰.亊实上,这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混淆了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这两概念的内涵,未站在社会与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与解决问题.正因基本理论的认识不清,在社会行为上,才会无法掌握好分寸,才会使社会经济进步的极大多数成果为少数人与外资所分享,也才会使社会"两极分化"快速扩张.

        其次,她未解决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社会领导地位保持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内部利益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单靠不断筑高和夯实无产阶级政党以党领政的堤坝,或者是通过不断加强党内民主,是无法真正防止党的变色与社会腐败的,也无法真正永久阻挡要求社会政治民主的洪水的.有朝一日,若党变色或这洪水冲溃堤坝,自然就不存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社会领导地位.至今为止,社会主义社会所有政治理论,若不是去导师们的经典中寻章摘句,就是对西方理论进行不同形式的抄袭.对此,他们所做的基本是如何筑高和夯实堤坝的工匠式工作,而并未从理论上论及____在真正社会政治民主条件下,即使是在允许多个独立自主政党存在情况下,为何要有无产阶级专政?如何合理与有效地体现无产阶级专政?如何使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政党保持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如何使这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永久处于社会领导地位?其理论依据何在?

       再次,她未解决人民民主权利的确保与正确行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随着对"文化大革命"式的群众专政的否定,加之社会政治民主的并无有效发展,使社会大众对官僚阶层几乎无任何有效的约束手段,官僚阶层与平民渐行渐远.如此,才会有官僚腐败的愈演愈烈.正因这种人民权利的丧失,使官僚阶层部分蜕化为无产的社会压迫者阶层,甚至,其中的极少部分已蜕化为有产的社会压廹者阶层.在当今社会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仍然未从理论上解决人民权利如何确保和正确行使的问题.其正确性至少应体现在:既防止"群众专政"的简单与过分激情化,又防止西式民主式的群众被操纵.既防止官僚阶层的不为群众所整体切实制约,又防止人民群众权利的行使妨碍国家机构正常权利的行使.既防止社会政治民主实现的不充分与不真实,又防止国家机构为短视性的短期激情民意所绑架.

        最后,她未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再探索,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岁月.回过头来看这探索过程,实际大都陷入了半遮半掩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简单抄袭的谄阱中.并且,抄袭过来的各手段,不但其运用效果并不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好.而且,使公有经济管理者队伍必然成为一流官僚兼二流企业家的混合体.其经济也由完全的自立经济变为外资至少部分控制外贸的准附庸经济.在理论研究领域,虽得出了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正确结论,却先验地认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经济制度就一定是市场经济制度.因而,才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只以公有经济占比稍高但又在不可阻挡地降低为特点的市场经济伪理论.实际上,只要真正解放思想,不将"计划"象如今一样庸俗化看待,而将其内涵作必要与合理的认识拓展,仍可得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制度的马克思主义结论,并且还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实践,在亊实上,都是通过不断牺牲公有经济的社会占比而得以推进的.在改革的初始阶段,这虽是必然与必要的,但当占比降低到威胁公有经济的社会经济主导地位的保持时,就必须予以扭转.因为,这不但削弱了国家机构的宏观经济控制能力,而且,也削弱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之所以公有经济占比有此快速的下降,并非因非公有经济真正伟大过公有经济,这都源于未在基本理论上将公有生产资料上升到资本的高度来看待.若将公有生产资料作公有资本与国营企业的区分,并为公有资本找到权责任对等的所有权代理行使主体,则问题将不难解决.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并未真正做到"政企分开",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政资分开",则根本无人提及.

       对充满社会激情的大多数左派来说,虽然看到了改革后的社会日益走向社会不公,并且,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但是,除了就亊论亊的呼吁,就是充满了对过去体制的怀疑与留恋,更有人提出要全面重新分配社会财富.不但使自身无法与"左"派相区隔,亦无法真正站在全面理性与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所走过的一切道路.自然就无法看到诸多改革措施的社会积极性与必要性,也无法认清原有体制某些要点被否定的根本原因.当然不能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作出必要的科学总结,从而无法凝聚社会共识.在社会舆论与理论主流的争夺战中,面对有明确目标的右派,面对掌握主要社会权力的即得利益阶层,其必然被日益边缘化.

        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贫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现实需要,其又迫使社会对原有经典中许多禁区有所突破,也即社会实践远远走到了社会理论的前面.由此,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大都有"现有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的强烈感觉.这种感觉的深入与持久化,在社会基础上,将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失去抵抗资本主义复辟的免疫力.对现有各社会主义社会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资产阶级和其理论家是充满信心的.在他们看来,当今各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采渐近变化的方式走向资本主义,而非苏联东欧的突变方式,这是有原因的.这原因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有多少具体表现形态差别,都整体表现为以党领政.因而,无产阶级政党控制了整个社会前进与发展的方向.不管是出自维护本政党权利目的,还是确实保持了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无产阶级政党最高层,其都会自觉加强党对社会的控制,从而要求不让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快速转向,以免导致本身的崩溃.

       其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老一辈,无论是职业的革命者还是普通的无产阶级成员,对过去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中优良部分充满了眷恋之情,由此产生出强大的无形社会阻力,廹使各社会主义国家之社会转化不得不采取渐近变化的方式.这种情况集中地体现在于:在改革开放的早中期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之媒体谈到社会主义国家时,总喜欢对领导人分派.但现在,这种情况业已较少见.因为,这已不构成为主要因素.

       其三,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的需要.对维护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来说,原有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现有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前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有着深刻的被侵略的痛苦记忆存在.在大多数东欧国家中,这种情况并不明显存在.并且,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东欧各国在亊实上成了苏联的附庸.借改变社会制度之机摆脱附庸地位,这未尝不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思想追求.因而,民族主义成了扼制社会动乱产生的主要思想力量.由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家们揣度:渐近变化亦是民族意识再觉醒的结果.

       其四,各特权阶层维护既得利益与取得更大现实利益的需要.在社会改革过程中,各国必定会产生一定的既得利益阶层.理论家们看到了既得利益阶层当前的整体脆弱性,且这主要表现在总资本量仍不够大,尙不足以控制社会.且存在所谓"原罪"问题尙未淡化.更重要的是,需借助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提供的现行权利体制以保护和发展自身.特别是防止外来资本的吞食.只有当资本量足够大,外来资本难以呑食,社会中下层又逐渐习惯于被剥削,且既得利益阶层掌握有相当部分社会政治权利后,才能反过来以资本控制社会权利.否则,就可能产生社会混乱而给民族资本以毁灭性的打击,只能给外来资本的掠夺创造条件.

       其五,苏联东欧国家的反面榜样作用.使得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无论是领导者还是一般民众,都对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转化深具戒心.总耽心由此带来又一次的被严重掠夺."次贷危机"前的苏东各国经济形势较转化之初虽都在好转,但是,过去的苦难与十几年的停滞与倒退,这是这些本就不发达的国家所不能承受的.并且,既然通过不断的渐近改革可有快速发展,且也是向资本主义方向在发展,那么,快速的转化就并非必要.

        其六,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研究界不再如幼稚孩童.在这社会中,虽有了庞大的为私利与既得利益阶层作鼓吹的理论队伍.但是,在经过早期的慌乱和对西方理论与思潮的囫囼囵呑枣之后,其理论研究界也产生了部分敢于怀疑和有独立见解者,特别是有朴素平民情怀者.这些人虽观点各异,并没有统一的理念,有时甚至完全相左,且不见得正确.但他们逐渐汇合成一种反盲目迎合西方的思想力量,使得转化的社会步伐更为审慎.

        因为这些原因,故而,在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当今所采取的变革方式和步骤后,不管他们各自在具体问题上的立场如何,举欣欣然而有喜色.他们相信:不管这些方式与歩骤是否出自该社会的有意识行动,都有理由去促进这种改变,并努力使之加速进行,以便为国际资产阶级开拓新的疆土.这种目的的达到,在不久的将来,定会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共同"沐浴"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光辉之下,从而实现在资本主义旗帜下的世界大同.进而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制度,进而宣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破产.进而宣告"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总结的正确.到那时,资产阶级就可据此大声地向无产阶级吼骂道:"穷鬼们,不要再幻想什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了,她们统统都不如资本主义,那些都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场错误.你们都已经实践过了,并且都已破产了,还是不要再闹亊了.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能为你们带来幸褔的生活,不过是让你们的鲜血又帮我们资产阶级队伍增添一些新血而已,何苦呢?".若果真如此,资产阶级岂不可以千载不变的高帎无忧吗?美哟!资产者.悲呼!万劫不复的无产者.

       若人类社会真走到如此地步,那么,多少仁人志士的追求,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十数亿先辈的辛劳与苦难,还有那因前进与探索中的错误而不幸走上祭坛的牺牲者的血泪,都已付之东流.那些自诩为共产主义者的每一个人,都应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这无数的先辈".如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与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之流,这些葬送了社会主义亊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不管其出发点如何,他们无疑是社会和历史的罪人,都应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作为大众的你我,难道就真的毫无责任吗?

        我不愿到时再作无意义的追悔,因而,早就在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研究.因而,写下了五十余万言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新论>>一书.尽管其文如稚笔,论若童章.但她却是我从1984年底以来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究竟应如何体现"的思想整理.其间更是经历数次全面重整.尽管如此,我并未自大到"只有自已才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精神实质的程度.其实,作此思考的过程,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的再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也是对西方主要理论的认识与思考过程.然能力有限而学无涯,在有限的时间内,自然无法通明诸多理论.故缺点与错误在所难免.

        不过,不嫌自大地说:如此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问题,以如此架构来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与主流思想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当然,之所以如此,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因为现有理论存在着极度的贫困.因而觉得:面对这思想与行为日益资本主义化的世界,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搭起一座通向共产主义的现实而坚固的基本理论桥梁,才能真正完善与稳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更是希望:我的抛砖能引来广泛而理性的理论探讨,再借助于广泛而长期的社会实践,使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尽快走出贫困而趋于不断完善.以使社会主义亊业能更好地发展,从而让国际资产阶级现在的狂欢变成其凄怨的绝唱!

         首先感谢您能将如此长文看完,这说明您只少不是只有激情者.因网上不可能将全书发上来,若您真有兴趣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论,希望能看到全文,可发邮件给后面所附地址,不过,必须在一周内发文,因鄙人有亊需至少两个月无法上网,不能回应.为使您对该书有概略性了解.现将目录简附如下:

        绪言

       第一章   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与体制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与体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念文化概述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理想与现实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是商品经济

              第二节    "按劳分配"的必要性与影响

              第三节    小企业长期存在的必然性与影响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各阶段

               第一节   剥削是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的无奈的社会祸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量变过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之阶级与阶层

        第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与政党

               第一节   社会政治民主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之政党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

         第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最高决策机关与最高监督机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最高决策执行机关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基本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基本理论的创建过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现有经济体制的关键缺陷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第一节   公有经济与国家机构的经济职能

                  第二节   公有资本经济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是计划经济

                  第四节    非资本性公有财产与集体经济

           第八章    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后记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