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现阶段的问题与各政治路线的发展方向
谨以此文以“抛砖引玉”之意,让更多有志于为建设中国更美好未来而奋斗的志士共同探索真理的光明之路......
在讲述这一命题之前,先简单的解释一下现代中国社会各主要阶层与阶层名词的划分与定义。
阶层是阶级的细分,是大的阶级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并最终发展为形成一个大的独立的阶级。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建设时期是消灭了阶级与阶级剥削的。但是由于中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至改革开放由公有变私有,将社会主义体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指导思想转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于是,在经济体制的变更下,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产生并发展形成了,但各阶层的矛盾还不具有或并不强烈具有对抗性。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公有制基本完全转变为私有制后,各种阶层在不断地进一步形成与发展,并不断分化与壮大,慢慢形成了不同的各自具有一定特征和数量的群体。在各阶层未最终发展到形成尖锐的两个完全对立的具有对抗性的阶级矛盾并表现在矛盾外部激烈冲突之前,暂且分类为各阶层,以示阶层发展到大阶级并形成尖锐的对抗性矛盾的逐渐过程。
官僚封建阶层:是指政府中拥有行政决策与执行权力,并依靠各级(尤其是上级)官僚势力来维持其权力不断上升的地位,但不参与资本运作和不与各资产阶层直接结盟,依靠国家财政工资与利用权力谋私进行贪污、受贿,以压榨劳动人民与各资产阶层以及其权力所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利益阶层的各级行政当权者。这种阶层中有具极为严重的封建残余的官僚主义思想者,是中国旧社会封建思想余毒的再生与发展。
官僚资本阶层:是与具有封建残余官僚思想的官僚阶层相近,但已与现代各大资本阶层相结盟(尤其是自由大资产阶层),以权钱相勾结的形式互相利用,进行权与利的灰色交易,以掩饰其以权谋利再得权和以利换权再得利的真实目的。是大资产阶层(尤其是自由大资产阶层)不断渗透政治的发展过程的产物。这种阶层在过去已经形成了比较强大的数量与势力,并在今天和今后还会不断扩大增加,直至自由大资产阶层完全渗透并控制政治实现资产阶级专政,将政府推向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道路。
大资产阶层: 主要是自由大资产阶层。是指从事大量资本运作的具有相当大规模的企业家或企业主和进行大量纯资本运作收益的群体。包括大型私营企业家、中外合资的中方企业投资人与占较多投资份额的主要上层管理者、国家直辖大型民族企业(原国有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等,以及依靠改革开放政策而富起来的拥有足额资产并进行大量资本运作收益为主要收益,并不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群体。
小资产阶层: 是指从事于小规模的资本运作的小企业家和小生意的经营者,包括不具规模的企业中占一定投资份额的主要管理人员,小商人、个体户、承包商等半依靠实际劳动为生的群体,以及依靠改革开放政策而富起来的进行小额资本运作收益为主要收益的群体。
工人阶层: 是指在各级城镇甚至农村中的各种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中非政府编制人员)的普通脑力与体力劳动者,依靠工资收入维持个人和家庭生存的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除基本家庭生活资料外不再拥有闲置资产或不进行资本运作收益为主要收益来源的群体。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绝大多数短期内也属于此阶层。
农民阶层: 是指在农村中主要从事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活动,以维持个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农村户藉人群,除进行农业生产外不再拥有闲置资产或不再进行资本运作收益为主要收益来源的群体。随着社会私有经济的发展,这一阶层在不断的分化与瓦解,大部份逐渐转变成为工人阶层,相当一小部份成为小资产阶层,极少数部份成为大资产阶层和官僚资产阶层。
游民阶层: 是指无固定职业和无固定收益来源的下岗工人,依靠四处务工或务农或从事小生意的收入生存,既没有可依靠的资本又无进行资本运作的收益,无固定职业的失业或半失业群体,他们的身份在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和小资产阶层之间游离。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前进,资本经济的衰退,机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与代替工人劳动,减少了对工人数量的需求,这一阶层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与扩大。
以上官僚阶层与官僚资本阶层统称之为官僚阶级,大资产阶层与小资产阶层统称为资产阶级
,工人阶层与农民阶层以及游民阶层统称之为无产阶级。
社会原固有的群体的分化与新的组合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个具有相近特征的群体而到变成某一阶层,最终成为几个直至变成两个大的完全对立的阶级(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对抗性的矛盾形式,这是社会政治体制的变更或经济体制的变更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更所造成的。也可以是在某一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一定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产生新的阶层并形成新的阶级。如:在奴隶社会体制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产生了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体制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产生了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体制下,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了无产阶级。道理即是如此。
社会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是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或决定物质基础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过来影响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辩证的社会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
中国自解放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国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解散,中国经济进入到私有制体制的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下,国家政权是以工农联盟的无产阶级专政。全社会国家的生产资料实行全民集体所有,国家人民没有明显的阶级之分,也就不存在鲜明的阶级剥削或阶级压迫。而在经济体制变为私有制之后,这一基础便快速瓦解了。在国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发展,社会形成了各利益不同、分工不同等不同特征的一些不同群体,并逐渐形成了一些相似利益与相似生活条件的各群体,称之为阶层。由于中国政治体制一直大体保持社会主义原有的特征,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逐渐与政治体制相矛盾相抵触,这就造成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不稳定性与快速分化性,以及阶层的多样性与多重矛盾性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复杂的阶层形成并不断产生矛盾,最终将形成激烈的对抗性的矛盾而发生社会变革。这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的客观规律。从‘经济为物质基础决定政治的上层建筑’的原理来分析,当社会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后,政治体制必然会因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变革。如果政治体制迟迟未与经济的变革和发展同步变革与发展,政治体制不能反过来再影响和再决定经济体制的发展,那么,政治体制必然会倒退到与经济体制相对抗的地步,会开始阻碍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影响社会发展的向前。这种政治体制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对抗性的力量一般由一些政治强人或一部份旧的政治力量所形成。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与利益,他们不断用旧的思想文化(尤其是封建的)或借人民的群众的愿望进行掩饰,以限制社会政治体制因经济体制的大变革而跟随变革。
从理论上来看,从现实角度来分析,这种力量是当前社会退步的力量,有人称之为旧体制复辟的力量。事实上,他们并非一定能将已变更的经济体制以政治的力量重新改变过来,事实上他们可能也无法真正想改变过来。只是他们因其原有的思想慢慢被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的新的社会文化思想格格不入,他们甚至有些变得落后了,被一些人称之为太保守了,变成了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相对阻力。这种阻力的正确与否是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要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所愿意选择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当中有些人的确是想通过政治的力量来挽回因经济大变革而引起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的艰难局面,也开始在积极的行动着。他们在社会不断向前推进的大潮中希望能力挽狂澜,希望能真正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当一个社会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对抗相抵触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社会弊病便大量涌现出来。各种对抗的和非对抗的复杂多样的矛盾在冲突,让人民无法真正看清这些社会问题的焦点与根本原因。正是由于这种政治体制相对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就会产生阻碍现实社会政治与经济向前推进的脚步(注意:向前推进并非一定是进步的),会让许多社会问题与根本原因无法真正完全清晰的表现出来。就好像中国古代的名医扁鹊一样,不等到病人的大病完全表现出病入膏肓时,他的医术便无法体现出来的。而在病人的大病未完全表现出来时,病人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大的不舒服,也就不会请扁鹊来医病了,社会问题也是如此的。社会有时表面看起来相对平静,而实质在社会内部却是矛盾重重,各种矛盾在积蓄与酝酿着,错综复杂的进行着或明或暗的利益对抗,直到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尖锐的对抗性,表现在社会的外部来,大多数的人都可以看得清想得明了。
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表现,只是表现在社会内部中的各阶层各群体之间,无法让大多数的人真正看清楚问题的关键。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劳动人民)像一群无头的苍蝇一样,不知该相信谁,不知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道路与选择。最终大多数人都变得谁也不相信,谁也不可信,甚至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从而让社会人民之间变得极为自利,人情极为冷漠。人民生活在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的社会下却无法感觉到真正的安全与幸福,人人以求自保。
这样的社会是极落后与退步的,至少是停滞不前的。物质在极大丰富,而人的精神却在极大的空虚。阻碍这种社会暂时前进的是那些旧的带有封建性的政治力量和文化思想力量。他们既不想将通过社会政治变革命来改革已变更的经济体制(虽然很困难),以恢复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的道路上,也不想放弃已拥有的政治权力地位与政治利益而变更政治体制来适应目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他们还惧怕人民的“秋后算帐”。他们本来是过去社会中最先锋的队伍,最进步的力量。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守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堡垒,又没有去跟上社会经济变革的脚步,变得开始退步了,甚至变得封建了,迂腐了。不仅成了阻碍社会前进的脚步,有许多还成了社会罪恶的源头。
这一政治群体力量,便是上述具有严重封建残余思想的官僚封建阶层。他们中间也因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在进行分化。分化成了保守派(守旧派或封建派)与激进派(改革派或社会主义派)。守旧派继续守着政治权力与利益,不想丝毫的变革,以维持社会现状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而激进派已经开始看到了社会政治将随着经济变革的大趋势,看到了人民要求政治变革(变社或变资)的呼声,他们便积极的行动起来,在以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响应人民的心愿而进行政治的抬头,以希望通过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而重新举起政治的大旗来力挽狂澜。不仅维护了自身的政治权力与利益,而且也顺应了一部份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这种激进派的官僚阶层是应当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他们代表的是民族大资产阶层、小资产阶层和工、农、游民阶层的目前短暂利益与近期愿意的。官僚的守旧派在激进派的带动下也有个别开始慢慢觉醒的,向激进派靠拢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但多数都还在沉默,还在摇摆不定。这一激进派的政治力量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是值得怀疑的吗?在外国帝国资本入侵与外国政府的施压和国内自由大资产阶层以及官僚资产阶层的多重施压与打击下,他们的确是有可能被打压下去,因而或叛变人民群众,站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的!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三十多年来,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强大的资产阶层尤其是自由资产阶层。这一阶层在几十年中不断的渗透到政治中,影响政治,利用政治的权力的优势不断进行资本的大量积累与运作,甚至已经开始参政议政,有政治权力为其撑腰说话,将政治与资本进行融合,形成了两个力量不断增强的官僚资产阶层与大资产阶层(尤其是自由大资产阶层)。这两个阶层不仅掌握着中国目前的政治大舵,而且掌握着中国资本经济的主要命脉。他们对内压制民族资产阶层与小资产阶层以及工、农、游民阶层,对外与外国大资产阶级资本入侵结盟,开始向世界进行资本扩张。他们可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可能将中国完完全全变成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体制国家,将中国进入到真正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中去。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经济体制的变革三十多年,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扎稳了根基,并长成了许多参天大树,形成了许多官僚资本与自由大资本。那么,政治体制跟随着的变革好像是必然的,是经济物质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的体现。因为政治上的相对衰退已经无法跟上和再决定或再改变经济体制向前发展的时候,经济基础便又将决定政治体制的变革。这一变革对于中国社会现状而言是暂时进步的,但对于中国已经经历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公有有制经济建设而言是倒退的,是资本主义的复辟!
在这场以政治体制来改变经济体制和以经济体制来改变政治体制的对抗中,到底谁是谁非,谁胜谁负呢?要想通过政治体制变革的力量来改变经济体制,尤其是已经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经济体制力量,与官僚资本政治已经结盟并融合的强大势力,各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已很快形成了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阶级对立矛盾,那么,政治变革(政变)来改变经济体制必然可能是非和平的,甚至是武装的。而以现存的经济基础条件来扫除政治变革的障碍不仅是资本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且这股力量还在不断的壮大,他们可以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好像是相对容易的。
这两种政治力量的对抗,并非是真正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进步的对抗,也并非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对抗,而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对抗,是各自为自身权力和利益而进行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必然结果。一个具有封建残余的官僚主义性质(但是激进的),一个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都还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官僚保守派或封建派及其封建残余思想是当前社会中最落后最退步的,是首先要扫除的,以推动社会的前进。以官僚激进派为代表的官僚封建阶层政治力量是代表官僚封建阶层、民族资产阶层、小资产阶层以及工、农、游民阶层暂时利益的路线,他们所推动的方向是建立民族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联盟的带有官僚性的民族资本主义的政府,他们反对外国资本帝国的大资产阶级资本的入侵,打压国内非民族的大资产阶层尤其是自由大资产阶层,扶持民族大资产阶层与小资产阶层,并关心工、农、游民阶层目前最迫切的需求与愿望。长久下去,如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劳动群众)的共同支持,在完成民族资本主义建设成功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恢复建设,他们有可能走上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路线,将中国继续回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上来;而以官僚资本与自由大资产阶层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力量是代表非民族大资产阶层尤其是自由大资产阶层利益的路线,并与外国资本帝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相结盟,把中国暂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加上官僚封建资本的发展,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并将中国的自由大资产阶层进行世界资本的扩张,走向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最终将可能走上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道路。
由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严重影响,经过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教育之后,今天的私有制经济体制下的官僚与资本都带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性,尤其是官僚阶层中的保守派的封建残余思想极为严重。在两股代表性的政治力量对抗之下,国内人民一方面对官僚阶层中存在封建残余的腐败极为痛恨,另一方面对外国资产阶级的资本入侵是有爱有恨。因为外国大资产阶级资本对中国经济的资本入侵或可称之为变相殖民中国或半殖民中国的这种帝国主义行为并未完全在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心中所了解所认识,还并未完全让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所强烈反感与抵制。许多人民群众还未真正看到或感觉到外国资本入侵或半殖民经济之下的直接祸害。甚至,人民群众中还有对外国资本扩张和资本主义社会体制抱有极大的兴趣与希望,有这种思想的人多数是受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资本主义所谓的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
资本主义体制下的资本扩张是不局限于国内的,是向全球发展的。中国民族资本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自由大资本经济由于受到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相对束缚与中国旧的封建文化思想以及外国资本入侵的竞争而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只有极个别的企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始向全世界进行资本扩张的发展。而这种民族资本的扩张只在一些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才取得了一些进展,而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却处处碰壁,受到了发达国家政治的与经济的排挤与打压。这种国家自由大资本家的认为,让其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无法顺利的进行是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落后性与对抗性,无法在政治上保障资本的全球性扩张,也就无法让国家自由大资本企业与自由大资本经济兴旺起来。自由大资本经济无法真正的兴旺,那么,走上完全的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必然是困难的、曲折的,甚至是夭折的,是难以行得通的。在外国资本不断入侵下,国内民族的民营的经济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如果没有国家政治上的保护,是很长久立足与难持续发展的。而国家这种既要依靠外国资本以发展国家经济又要控制外国资本对国家资本经济的侵袭和优势竞争以保护国家资本经济(尤其是民族资本与民营经济)的发展的政策,势必引起外国自由大资产阶级及其外国政府的不满,进而以相同的甚至更严格的政策对待中国自由大资本经济在他国的扩张活动,另一方面还会不断通过政治、经济手段的施压来对待中国政府以换取外国自由大资本在中国的扩张活动。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对抗与矛盾中,最终所有的损失与危害都压到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肩上。人民群众被周旋在外国资本入侵以及国内政治力量对抗的多重矛盾中生活日益艰难,甚至无法翻身。这些对抗性矛盾的路线相对中国曾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来讲都已经是历史的倒退,甚至可能是旧势力旧体制的复辟!
历史总是曲折的向前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历史的倒退与旧的复辟。这就好像流水的回浪,或像四季交替时期短暂的“返季”现象一样。但是,历史的大趋势总是向前的。短暂的倒退或复辟是为了更好的历史前进而取得经验与教训。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如此,只不过人类社会历史的发生倒退或复辟的短暂现象可能是几个月、几年、几十年最多近百年。为了跳得更远,那么,必先往后退几步,稷蓄更多的力量,这就是跳远运动员的道理。社会也是如此。在社会体制更迭之际出现短暂的倒退或复辟的表面现象,同时,在社会内部却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教训与进步力量,因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总是在进步的。人的主观唯心思想的力量来阻碍社会向前或进步的因素只能出现在暂时的,表现在社会的表面现象当中。而社会的内在本质却始终是不断向前或进步的,最终将引起社会的变革!人力可以阻挡水往低处流,但也是暂时的,水流最终还是要向低处流向大海大洋的。
人民群众到底应该也力挽狂澜还是顺水推舟呢?很难选择,因为两条路线都并非真正完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那么,人民群众要袖手旁观吗?或变得失去信心与希望吗?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吗?还是积极行动起来也为争取自身利益而奋斗呢?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可调和的完全对抗性矛盾的社会体制。资本主义体制的大资本自由性就意味着中国十几亿的劳动人民利益将被自由大资本所吞没。过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宣传与教育已经将资本主义体制的罪恶观念印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脑海当中。所以,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反对走上完完全全的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事实上也是很难走得通的。那么,具有封建残余的带有官僚性的民族资本主义道路呢?这条路线是应当能够取得民族大资产阶层与小资产阶层和工人阶层劳动人民群众暂时的支持的,是代表这些阶层暂时的利益与近期的愿望的。这条道路是阻止中国走向自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道路的刹车带,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路上来,回归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政治路线上来,还是要与资本主义道路和自由资本主义体制一直斗争下去的。
目前的中国,摆在人民面前最要急迫的是反封建残余的官僚腐败贪污。在这一阵线上,人民群众不仅要和官僚中的激进派(社会主义派)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同样,官僚资本阶层和自由大资产阶层也是积极反对封建残余官僚思想的,也是需要人民群众与之共同建立统一战线来反对封建官僚的腐败贪污行为与封建残余思想的。在反封建官僚腐败取得胜利之后,就要进行民族资本主义的复兴(虽然带有官僚性),进行反外国资本入侵反半殖民反汉奸,反对自由资本主义思想路线,与官僚激进派或社会主义派站在同一战线进行民族资本主义的复兴建设。在取得民族资本主义复兴成功后,要将民族资本主义中的官僚主义思想进行革除,将民族资本主义回归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复兴事业中去,直到最终取得社会主义复兴的最后胜利!人民群众在与统一战线合作上要始终保持其力量的独立性和社会主义立场的无比坚定性,并在各统一战线的合作对抗或斗争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壮大力量,增加实践经验和增强团结凝聚力,形成强大的为回归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复兴斗争的力量。只要无法真正回归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的路线上,无法回归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其他的一切非社会主义公有制路线都是无法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长远利益的。
“十八大”将是新中国未来政治局势变更与发展的极关键的一次党会议。是以官僚资本阶层上台?还是具有封建性的官僚阶层激进派上台?不要再让政府像花架子一样不断受经济体制的左右与控制,或因其相对落后于经济体制的发展而相对阻碍自由资本经济的发展受内、外自由资本经济的双重施压而失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与意义。如果官僚资本阶层上台,那么,中国将可能走向完完全全的自由资本主义道路。而具有封建性的官僚激进派上台,中国则继续在政治与经济的拉剧搏弈中进行明争暗斗的对抗,让国家人民还会继续陷入迷茫与混乱的矛盾局面中,像是天空中笼罩的阴云一样,无法看见光明的太阳,而一切邪魔歪道还将继续横行霸道,还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直到官僚激进派政治力量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下,依靠人民群众中坚定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的力量来打倒封建官僚残余,驱逐帝国资本,打倒汉奸、打倒自由资本主义路线的力量,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封建的资本经济局面,复兴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复兴,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建真正的社会主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