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上贼船易下船难

火烧 2009-03-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晚清上贼船易下船难的现象,反思晚清掌权者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时的软弱与妥协,探讨其腐败与衰败的深层原因,强调历史教训与民族存亡的紧迫性。

上贼船易下船难  

   

粤进

   

近日触景生情地忆史,念起清王朝末年迅速沦为帝国主义的贴心附庸,我就想,这晚清的掌权者也太没有骨气了。看着朝亡国灭的步伐日益临近,宁愿放弃身后评价当起民族罪人,也不愿玉石俱焚地奋力一搏,若“虽败”也好歹“尤荣”啊。

   

大清朝不争气地韬光养晦自酿恶果就不多谈了,我是想思考一下这个总体国力在末年已经比一穷二白的建朝之初遥遥领先的大清为何到头来是是非成败都被败家子输得一场空。谁也不想家业到了自己手中散尽,晚清的掌权者也会这么想,但他们越这么想,越为着这个目标努力,实际却越起到反效用。无论他们是不识形势地期盼着千秋万代还是如履薄冰式的期盼着多把持国家几年,只要把一己之私摆在首位,就会在稳定方面投入更多的功夫。用物理分析,就是压力越大反弹力越大,当“暴民”激增时,他们就会发现不得不依赖外部势力的直接帮助(现代社会则多是物质、金钱的捐助、援助等间接帮助)来应急。倘说先前的大清朝虽是对内镇压、腐朽透顶,但仍弱弱地抓住自主的贞洁牌坊所以保得贞操名声的的话,那它与洋盗贼无间的公开利益勾搭就是压垮它道德声誉的最后一根稻草。

   

腐朽的晚清置民族存亡不顾,仓惶地跳上列强的贼船,坚船利炮数十年的欺压看来仍打消不了“爱好和平”的中华当权者对红毛盗贼的耽想。不论他们是否想到和帝国主义谈合作就是与虎谋皮,总之决定权已旁落,上了贼船,就只有颔首听命的份,敢反悔者,不是被同谋“咔嚓”就是在人民的反抗中与同谋一同被“咔嚓”了(不过可以预见的悲惨后果是在海外盗贼或上了贼船的国内代理人被“咔嚓”前将有千万人民被“咔嚓”)。

   

我未与考证一个笑话,李鸿章大人去美国访问下榻到一所宾馆,服务生领他入电梯,他十分生气地说“美国人那么抠门啊,就给我们这么小的房间”。不过晚清的洋务运动还是如火如荼地带来“伟大的转折”,兴办企业,建立新式军队,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学堂,可以说在经济、科技、政治、文化上已朝现代化迈开脚步,但就在这看似繁荣昌盛的背后,是已走到外强中干的被蚕食的末路。原来“春天的故……”也不过是春天的假象或冬天的前奏,秋天的落叶灿若焰火,却并非生的象征而是死的灭焰。我们可以寻出一个规律,当掌权者越与亡我之心不死的敌国谈“和平”(不论是和平沉沦还是“……崛起”),越迷恋于“同一个世界……梦想”的“普世价值”幻想,越想“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那不管其当时表面实力增强了多少,“猪的皮”增长是不是世界第一,都阻挡不了其国运的衰败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慈禧在大清最严峻的一年仍大办宴席装帧莺歌燕舞的盛世氛围,可惜外贼是不会真把大清当自己人的,黄海的炮声震得紫禁城摇摇欲坠。但那毕竟是她60大寿了,而新史书却记载着有人30年就……了,类似着甲午炮声的是外贼煽风点火引起的雪域狼烟,眼下又是三十又一年矣。我倏忽猜想慈禧或许是“中国人民的女儿”,在她生前考虑着如何救“国”(此“国”非中国乃是大清国)时,或许也说过“……,我深情地……”,谁说得准呢?

   

阿门!大清说:祈祷八国联军能从我们对京城的烧杀抢掠无意反击中看到最大的善意。把史书翻到新的一页,后人说:祈祷美帝国主义从“保持xin用,信守承nuo,保证中国资产的……。”中看到我们积极维护两大国共同利益的充分诚意。我心想,吃得咸鱼抵得渴,上了船就无谓“担心”那么多了。

   

曾经,有一个免受“卖国贼”恶名的机会摆在晚清的权力决策者的面前,但他们没有好好珍惜,若苍天给他们一个机会告诫……人,那他们必会说“莫上船,上船必被‘咔嚓’”!若要给一意孤行者留下警示,那必定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主体98(2009)年3月16日

于智106陋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