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行政中的官本位集体无意识
中国官员行政中的官本位集体无意识
——以某高校为例
潘老师
官本位是当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大特征。这种特征尤其体现在官僚队伍及其行政施为中,已然成为官僚队伍行政的集体无意识。之所以称之为官僚队伍行政的集体无意识,乃是因为官僚队伍自身对支配其行政的这种心理能量并没有自觉,也不愿意自觉。
下面我们以某高校的官僚队伍为例,来具体分析这种行政无意识的表现和因果。
现象一:此高校的历届官僚班子,均表现出对校外权贵人物迎合而对校内普通教职员工漠待的特征。例如,校内不少专注于学术研究且有一定成就的教师,其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很差,但官僚班子却视若无睹,从不主动去为教职员工解决困难。而同时,对校外有权势的官员和商人,官僚班子却十分奉承,在学校编制和住房都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把权贵们那些学历、职称都不达标甚至与教育全无关系的亲朋戚友塞进学校,并为他们分配住所,装修房子。这表明,校内校外的官僚富商们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并成为与普通民众相对立的一个阶层。学校基本上垄断在校内外权贵势力集团中,而广大普通教职员工无权管理学校。
现象二:官僚班子为普通教职员工制定了许多苛刻的规章制度,但他们自身却可以胡来。普通教师如果有不平声,抗议声或批评的声音,官僚班子不但不会自我反省,反而指责群众不明真相、不理解领导、不尊重领导、偏激、影响稳定,甚至以下岗相威胁。究其因,这里面有官员个人修养的因素,更有官本位文化潜意识的因素——官员们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养成了他们不可侵犯的尊贵心理,使他们本能地要对群众的“造反”言行摆出镇压的姿态。
现象三:官僚班子很善于把自身制造出来的校内矛盾的压力转移向弱势群体。例如,他们的若干“改革”措施,明显地是增强了行政队伍的权力、收入和福利,加重了普通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当校内资金由于集中到少数官僚与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之类而显得“紧张”的时候,他们是通过削减普通教师的收入和解聘无背景的教辅人员来处理问题。那些被削减了收入的教职员工通过怠工来表示不满,一些被解聘的人员甚至通过破坏教学设备来发泄仇恨。
现象四: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正直有为之士往往被排斥在行政队伍之外,而溜须拍马蝇营狗苟之徒却多可以青云直上。这表明大学校园里要推进政治文明,靠现有的这些官僚班子是靠不住的。
现象五:若干官员在野的时候,还会平等待人,且表现出一定的正义感,但一旦掌握了权力,很快就会变脸,从为普通群众说话变为欺弄群众,弹压群众。这既表明了“屁股决定脑袋”的老道理,也表明了这个官僚体制是一个制造恶人的可怕体制。进入这个体制的人,很难避免体制性的罪恶。
总而言之,这些官本位文化造出的官僚们,行政时都有两副相反相成的面孔:对权贵阶层讨好奉承,对弱势阶层苛刻严酷。并且他们对自己面孔背后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毫无自觉,完全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大学行政队伍的精神状态尚且如此,大学外面大大小小政权中的官僚们其精神状态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官本位传统在中国流行了数千年,毒害甚大,成为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近现代不少智慧奋勇之士,为破除此文化劣根性作出了不朽的努力,其中最为杰出者当属鲁迅和毛泽东。但因为传统积习十分深重,这一破旧立新的漫长过程将会异常艰难,其间甚至会有流血冲突发生。例如毛泽东通过文革冲击官本位的努力,就显得十分悲壮。但可以相信,现代文明的平等民主的理性之光,总有一天会照亮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2009、3、12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