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世界之前,先让百姓“有住房”
拯救世界之前,先让百姓“有住房”
在过去的2010年中,有一种感觉是足以让中国很享受的,就是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潜力,能救美国、欧盟经济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的浮躁、欧盟的变脸皆因此。
但是,在过去的2010年中,有一句话却让大部分中国人感到很不爽。2010年12月31日《证券日报》报道,国务院参事陈全生日前表示,大规模建廉租房会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负担。他抨击将中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做法是开倒车。在陈全生看来,应强调“有房住”而非“有住房”……
政府应强调“有房住”而非“有住房”,看似很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温家宝总理也被“有住房”问题难倒了,无可奈何地说“买不起房可先租房”。如此看来,陈高参还是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
把不必百姓“有住房”当作基本国策,其实从房改之始就动了念头。再说,大部分百姓通过租房解决“有房住”,也确实是国际惯例。只是中国特色的房产国情,实在让百姓能够心平气和地去租房。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国情?说到中国住房问题上的国情,就像把以卖淫为生的女人称为“失足妇女”般的纠结。
但绝对有各地政府在解决百姓住房问题上的不给力做有力佐证。经适房胎死腹中,廉租房不见踪影,
而在“有住房”的人当中,部分人是因了毛泽东时代的“遗产”的底子,但很快在无敌的高房价面前,变得“一无所有”。只有权力因素在市场化的幌子下,把住房改革的成果一网打尽。权力及权力腐败者,不仅住进了豪宅、拥有大量空置房,而且连经适房、廉租房上也不肯放过。
陈全生介绍说,国际上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居住问题70%是租赁来解决的,相信不会是瞎说的。但是,也想请陈高参介绍介绍,在国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有百分之几的“有住房”的人与力权力和腐败紧密相关,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又是多少。
在这样的国情下,大部分中国人,失去住房福利的百姓,没能力买房,还租不起房子。加上物价飞涨,收入长时期不增长,无论是“有住房”,还是“有住房”,都是维艰维能。因此,在不从根本上铲除房产领域的腐败问题,住房改革对广大百姓来说,就简直是一出无法闭幕的悲剧,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灾难。
中国能救美国、欧盟经济于“水深火热”之中,却不能解决自己百姓“有住房”的问题。这样的对比尽管有点大而无当,但是在中国住房问题如此杯具的情况下,公众有理由这般请求,管不了房产领域的腐败,只能让其进一步深入腐败,但是,在拯救世界之前,能不能先救救自己的百姓,让房的百姓“有房住”、“有住房”。
否则,一个大部分百姓“无住房”的国度,在国际上到处救他国百姓“水深火热”之中,在世人眼里的形象一定很另类。
2011年1月2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