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丁慨然诗集《月亮魄》座谈会在京举行

火烧 2011-10-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丁慨然新诗集《月亮魄》座谈会在京举行,众多诗人与评论家参与讨论,高度评价其诗歌创作与贡献,展现其50年诗歌历程与艺术探索。

消息:由北京市西城区作家协会/华夏新诗研究会/《新国风》诗刊举行的著名诗人丁慨然新诗集《月亮魄》座谈会 2011年10月23日 周日下午在北京西城区宣南图书馆会议召开。  

著名诗人贺敬之、尹一之、鲁煤、岳宣义、石祥、峭岩、东白、王耀东、金土、孙继祥、李长鹰、张成吉、杨笛、沈学印、 赵福 君、许庆胜、张富英、笑琰、周拥军、蔡诗峰等发来贺信贺电贺诗或评论文章。  

著名诗人/诗评家石英、朱先树、刘士杰、郭曰方、熊元义、李金龙、丁慨然、王德祥、唐逊、任长连、张玉兰、黄秋声、山丫、吴安俭、李汉、黄长江、刘辉、臧思佳、张松松、张凡凡、付欣雨、尚凯、阴予生、李建长、金秋赤、张启鹏、蔡诗华等与会。李金龙、蔡诗华主持会议。
     诗集《月亮魄》是丁慨然诗人新世纪10年来新创作的上千首作品总汇, 贺敬之 先生题写书名,尹一之/石英/石祥/峭岩/郭欣序言,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评论家认为,诗人丁慨然对诗歌的执着,可以说始终不渝,用尽了毕生的精力,从事诗歌创作;用尽了毕生的积蓄,办《新国风》诗歌刊物。而《月亮魄》中的诗,大多以触情生情,直抒胸臆为主的艺术手法,较少用“比”用“兴”,就是象征,但是不同于西方的象征派,《诗经》中有不少是用“兴”的。在国风派诗人中,也有人在用象征、意象、隐喻等多种手法,在诗歌发展道路上,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和创新,是必不可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诗人丁慨然的诗,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前进,对促进民族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探索与贡献。  

 丁慨然 先生今年迎来其诗歌创作50周年。其先后出版了诗集《秋日的相思》《夏天的苦恋》《太阳魂》、评论集《慨然诗论》等,还创作了《卢沟行吟》《青龙湖歌咏》诗集、《荆公诗评》《蓟门诗话》《国风诗说》评论集等。 2011年3月26日 (周六)下午:2:30在北京中础宾馆二楼召开了“石头诗人丁慨然诗歌50年印象研讨会”,现正编辑出版由诗坛泰斗贺敬之同志题签的“石头诗人丁慨然诗歌50年印象”纪念文集。两次会议共收到了评论、、诗歌、书信、书画等100多篇(首/件),对丁慨然诗歌创作与诗歌伯乐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蔡诗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