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髄

火烧 2009-02-1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精髓展开,批判西方政治理论的误导,强调打破‘两个新凡是’迷信,推动思想解放,倡导哲学创新方向,强调价值体系在认识与实践中的关键作用。

哲学创新的新方向

——价值体系在人类认识与实践中的作用

一、从两个新凡是说起

这些年来,有那么一些人就喜欢拿着西方的那一套政治理论来往我们的现实政治生活中套,形成了习惯,以至于这一套东西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不言自明的真理,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迷信:凡是西方的政治模式便是好东西、凡是有助于市场法则的都应当大加鼓励。这些年来,某些精英就是按照这一套“两个凡是”的理论来出主意、拿方案的,难怪把社会主义中国改得越来越像资本主义了,贪污腐败、黄赌毒、收入分配拉大、环境恶化等等问题,都冒出来了。

如果不能打破这种新的“两个凡是”,这些问题就会继续发展下去,因为在精英们的头脑中,已经被锁定了方向,他们虽然也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问题,但只能在“两个新凡是”的大前提下寻找办法或出路。

决战网友指出至少有六类人应当掌嘴,一类是布什伊拉克战争的支持者,一类是陈水扁的支持者,一类是郑少东的支持者,一类是黄光裕的支持者,一类是战略投资者的支持者,一类是鼓吹市场导致物价下降的家伙。为什么独独这六类人应当掌嘴呢?很简单,其他观点尚在争论中,这六类人却已经破产了,原形毕露了。

但是,掌嘴有什么用呢?他们头脑中形成的“两个新凡是”还在,他们的嘴只会说这“两个新凡是”所规定的话,他头脑里没有正确的前提,就算是把他们的嘴掌烂了,他也说不出来正确的话、拿不出正确的方案。因此,对这些人来说,应当有一个打破“两个新凡是”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果不破除这种“两个新凡是”的迷信,这些人就永远找不到正确方向。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美国人,美国入侵了伊拉克,后来的结果检验了其开战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以一个不成立的理由屠杀了无数生命,制造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人清醒过来了吗?再比如说,美国所制造的金融危机,又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是美国人能够幡然悔悟,按照马克思主义来重组社会生活吗?虽然我们很希望美国人民生活幸福,但在目前看来,他们改弦更张的可能性很渺茫。

二、人类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的价值体系问题

上述问题使我们联想到了哲学史上的笛卡尔,他开启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新起点。他是怎么开启的呢?他关注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过程,对知觉的结果持怀疑的态度,对每个看似不易真理的东西,笛卡尔都坚持要通过思考来重新验证。他要找到那种不证自明的第一判断,即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然后再根据理性,一点一点地重新建立起自认为可靠的体系来。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大前提都是“自明”的,并没有做深入的考量就用来作为逻辑起点,但是后来科学的发展证明很多大前提只是他一厢情愿的误判而已,尤其是伽利略的科学和培根的新工具指出了亚氏的大前提的很多缺漏。笛卡尔就是要重新确立大前提的有效来源,这就是通过人的思考,通过理性对各种材料进行考量,得到新的结论,找到逻辑的新起点,找到那种“自明的第一判断”,他最后找到的是“我思故我在”,他说,这是他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是无可辩驳的真理。

笛卡尔的这个思考很了不起,开启了哲学思考的新方向。但现在看来,他的怀疑仍然不够彻底,还有很重要的也决定着人类认识过程的东西没有被他注意到。我们发现,人的认识过程只是人类整个实践过程的一个局部领域,在认识领域里所找到的“自明的第一判断”,并没有解决人类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反而把人们引向物质与思维对立的哲学范式。因此笛卡尔的怀疑是不彻底的。哲学因而就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要把笛卡尔的怀疑进一步扩展开来,扩展到包括认识过程在内的整个实践过程,在这整个实践过程中也要找到“自明的第一判断”,保证人们能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这就是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其结论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就是说,要把实践的结果作为“自明的第一判断”。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进步。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这个进步也不是哲学的终结。我们观察到这样一个事实,有那么一些人,即使是实践的结果一百次一千次地告诉他,他的实践是错误的,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仍然要在错误的路上走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他们思考问题的第一判断并不是“我思故我在”,它称不上是第一判断,在这个思考着的大脑下面,存在着的是一个活着的个体,而这个个体又是生活在社会历史过程之中的,决定着其思想和行动的是他的需要,他的利益,以及他对自己的利益的认识,也就是他的价值体系。由于人类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历史中发展进步着的东西,那种完善的价值体系还在诞生过程之中,于是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发展中的价值体系的支配之下。这种价值体系是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必然存在着自相矛盾,在它的控制下,人类的行为便自相矛盾,比如说美国人制造出经济危机,然后又拆东墙补西墙地想办法救治,而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又进一步推波助澜,所以便很可笑。如果不改变作为其思考问题的第一判断的那个价值体系,如果不能进化出一个不再自相矛盾的价值体系,他们就只能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

三、价值体系的高度决定实践的高度

虽然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价值体系的存在,但是这个东西却仍然存在着,并在无意识中控制着人们的行动。不光价值体系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价值体系的高低区别也是一个客观存在。在那些处于低阶价值体系控制着的人们看来,不管是处于高阶价值体系或是处于低阶价值体系的人们,他们的实践都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不管是谁,不管其处于价值体系的什么位置,都可以检验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实践结果。

于是他们便很喜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这样他们便可以信口开河地谈论别人的“晚年错误”。由此也可看到,越是处于价值高位的人,其实践就越是容易遭到处于价值低位的人们的嫉恨,要想让这些人理解伟人、杰出人物的实践,那是很困难的,必须等到实践的结果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伟人的预言之后,他们才能明白过来。而另外有些人即使是这时候也还是明白不过来,困而不学,非要带着花冈岩脑袋见上帝的人也是很不少的。

同样的,由于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人们才可以坚持“一人一票”的西方民主模式。这个结论中所暗含的前提就是所有的人的认识与实践都是等价的。尽管已经有很多人看到,“在民主带领下的人类文明将很快走向危险的境地,甚至毁灭”,[1]而且在台湾的民主制度选出了陈水扁这样恶劣的人物,实践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坏制度,但仍然有人把它当作理想政治制度,对我们中国人在理想政治制度上所作的积极探索进行质疑、攻击。

但正是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实践的结果也提醒我们注意到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价值体系问题,如果人们的价值体系是有缺陷的,那就无法看清现实,也不可能正确实践,同样也不可能正确地检验实践的结果。他们会被锁定在错误的人生轨道上,永远也不能解脱。正如笛卡尔在认识论中所发现的那样:在自明的第一判断出现之前,博学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博学中充满了偏见。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检验,知道越多的知识可能会错的越厉害。

四、人类必须关注自己的价值体系

人类必须关注自己的价值体系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价值体系,在价值体系上找到那种“自明的第一判断”,发展出那种最完善的、内部和谐同时也能普及开来的价值体系,只有这样达到了这一点,人类才能最终进入和谐社会。

胡总书记教导我们“不折腾”,怎样才能不折腾呢?我看那就是先要找到那种完善的价值体系,然后才能合理地行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前提,人们的行动就只能是瞎折腾,说得越多,做得越多,所折腾出来的恶果就越大,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充其量也不过是提供反面教材而已。

所以我们的那些跟着西方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的精英们应当清醒一下,要学习一下笛卡尔,对自己的作为思考问题的第一判断的那个价值体系持一个怀疑的态度,穷根究底,直到找出那种全面的不再自相矛盾的价值体系来。

不过精英们很幸运的是,他们无须像笛卡尔那样冥思苦想,现在我们中国人已经发展出来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现在我们中国人在这个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已经找到了这个人类实践领域里的“自明的第一判断”,剩下的任务就是全体中国人共同来进行建设了。

历史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哲学创新的机遇又来了。中国人将在这个重大哲学创新上演奏第一小提琴,这是大好事。


[1]《参考消息》2009年1月24日文章:《西方民主正走向“异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髄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得到告诫说要掌握精髄。但对什么是精髄,人们常常是各执一词。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目标,这为我们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髄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髄。

人们也许会以为这个价值体系是现在才问世的新东西。但实际上并不是,它在共产主义运动一问世时就出现了。它就是《共产党宣言》所说的那个“幽灵”,共产主义运动的萌芽、成长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发展、形成“超循环”、重组社会生活并稳定地运行起来的过程;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共产主义运动。这就像猴子一生下来就是猴子、人一生下来就是人一样,那后来的成长过程已经预先地包含在他的基因之中了。人在刚出生时不会滔滔不绝地发表议论,也不会健步如飞,但这些才能随着他的成长过程,自然就会逐步发展出来。

所以当在马克思主义刚诞生时,这个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被人们自觉地意识到,包括马克思自己也只讨论了价值。那个新的价值体系只是潜在地存在着,没有得到明确的表述。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这标志着共产党人对它的认识完成了一个从自在向自觉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达到了这个新高度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便会看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资本主义制度,就因为他率先确立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的价值体系。但他是在实际上运用着这个价值体系,所以就有可能发现资本主义制度中的颠倒、异化现象。列宁和毛主席也都在实际地运用着这个价值体系,比如毛主席就明确地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也就是以人为本。正因为他们能够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他们也就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根据现实需要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由此我们便可作出这样一个概括:这种新的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但这样一来,就和原有的结论出现了矛盾,原来我们都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两者之间,究竟哪个才是精髓呢?仔细分析一下,这两者对于人们认识真理科学实践来说,都很重要。但它们不在一个层面上,价值体系要比实事求是更深一个层面,一个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人和一个对人民利益麻木不仁的人,所看到的社会现实是不一样的。对于后者来说,即使是他在主观上想做到实事求是,他也不可能实是求是。这正是通常所说的德与才的关系,德在这里就相当于价值体系,如果价值体系是狭隘片面的,人们就不可能实事求是。所以,价值体系更重要,是决定人们能否实事求是的前置条件。对于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来说,如果没有那种社会整体意识,对人民群众的疾苦的感同身受的体验,那他就学不到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优秀的中国人一样具有着天下一家的情怀,所以,具有同样情怀的毛主席就可以掌握其精髓,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仅仅具有天下一家的情怀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畏劳苦的攀登,才能达到人类精神进化的高峰。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可看到,对于个人来说,能否确立这种新的价值体系,这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区别于形形色色的假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特征。确立了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便可一通百通,融会贯通中西马,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来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真正地确立这种价值体系,不管人们如何在口头上模仿马克思、列宁的词句,仍然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是假冒的伪劣的马克思主义,脑袋后面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于是便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

对于社会来说,随着这种新价值体系的诞生与成长普及,共产主义运动才有可能萌芽发展起来,夺取政权,建立新制度,重组社会生活过程;但如果这种新的价值体系萎缩退化,共产主义事业也就遭遇挫折,转入低潮。只要有了这种新的价值体系,就像毛主席谈到政治路线时所说的那样,没有人会有人,没有枪会有枪;如果没有了这种价值体系,有人有枪也会丢掉。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貌似强大的时候会崩解于一旦,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公有制企业兴衰的过程,在这种价值体系包括铁人精神、“三老四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蔚然成风的时候,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会发展壮大;而随着这种价值体系的萎缩退化,随着“一包就灵”、“能挣会花”占据了支配地位,公有制则必然地也要随之萎缩退化。在这样的社会气候之中,社会主义政权就像温水中的冰块一样逐渐消融,那也是很容易预料的结局。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所开拓的这个从价值到价值体系、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成长过程,是人类精神进化的自然必然过程;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马克思只是开了一个头,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即使是在马克思提出这个革命理想160年之后,许多人仍然还没有达到他的那种认识,他们还停留在“以物为本”的发展高度,达不到“以人为本”的高度,所以就不能想象共产主义社会。他们像鹦鹉一样说着马克思发明的词句,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对其中所包含的革命意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本能地拒斥革命,维护现在的生产关系。其之所以只讲生产力,就是为了让现存的生产关系永世长存。他们所坚持的一个信条便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便可自动地解决一切问题,闭眼不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腐败、生态环境恶化等各种问题。这些人跳不出私有制强加在他们头脑里的框框,既不能正确地提出问题,也不能解决现实难题。

人类一直追求着一个理想社会,不管是孔夫子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还是西方人所幻想的黄金时代或乌托帮,也不管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还是现在所说的和谐社会,归根到底,都要把基础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它就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只要在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掌握了主动权,人类才能成长到那种至善的境界,进而在社会管理上进入自由王国,以往人们所追求的那些理想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包括某些人所狂热追求的民主自由人权,也都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捎带着得到实现。但如果人们只想要这些理想目标,而不知道在价值体系的建设上下功夫,意识不到自身的价值体系也需要改造的问题,那他就不过是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以离开地球,那就不过是南辕北辙。在丛林法则的基础上,别说是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小家庭,也不可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集体的目标,同时也是每一个人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要完成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换,努力攀登以达到那种成熟的价值体系,认识那些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体系;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精神成长过程,这是一条唯一的道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在这条道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并达到一定高度,人们才能成为合格的人类社会成员。只有在大家共同追求这一目标的精神成长过程中,社会整体意识才能从混乱浑沌状态走出来,从幼稚状态中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毛主席所说的“所有的人都必须改造”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