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十三条人命换来湄公河?

火烧 2011-11-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十三条人命换来湄公河安全护航,中国以惨案为契机成立安全部队,强化对黄金水道的掌控,提升东南亚影响力,展现外交政策转变。

  

十三条人命等于一条河。翻一翻历史书,大家想必对这个奇怪的公式不会陌生。近日,天朝决定成立安全部队对湄公河水道实施武装护航。武装护航绝不仅仅是保卫这一“黄金水道”的安全,还意在将其牢牢把握在手中。其实,中国政府早就对湄公河怀着特别的情愫,“湄公河惨案”只不过是“市内有轨电车”,吱吱呀呀终于赶到了。  

湄公河是一条黄金水道。中国政府反复强调这句话,并经常扳着手指头告诉沿岸国家实行国际自由通航将带来的好处。终于,这些国家听得心花怒放,决定成立“湄公河委员会”协调湄公河的共同利用问题。自此,挂着不同国旗的商船来往于各个国际口岸,湄公河两岸一片红火,经济长期处于困顿的缅甸和老挝,乃至被北部地区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泰国逗乐的合不拢嘴。得意者总容易忘形,这些国家来不及想谁是湄公河自由航行的最大受惠者。随着澜沧江(湄公河)而下的岂止是物美价廉的中国货,还有中国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有人感叹,金三角的赌场生意多与中国人有关,真是一斑足以窥豹。但是,中国政府看重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或者说抽象的影响力。在全球力量格局急剧变化的新时期,湄公河流域——整个东南亚是中国“柔软的下腹部”,相关国家只有听话,他国无法置喙,中国才安全,才踏实。心中虽有难言之隐,中国政府却在静候东风。  

湄公河惨案带来的契机。10月5日,中国两艘商船的十三位同胞遭到不名武装人员劫杀。大体可以推断,中国政府得到这一报告既惊且喜。惊的是,何方神圣敢在湄公河制造这种惊天大案,喜的是机会终于来了。事实上,只要有金三角在,机会总会来的。中国政府在指出中国的每一条人命都很珍贵之后,看着惊恐的缅甸、老挝和泰国,问:“谁是肇事者?谁能保证这种事不会发生?”三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中国政府于是理所当然地牵头进行调查。泰国政府回过神来,拉了九位可怜的士兵背黑锅。但是,一来比窦娥还冤的士兵拒不配合,二来中国政府要揪出背后的“元凶”。泰国政府低估了中国的诉求,这种机会怎能错过。谁能拍着胸脯保证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呢,没有人能。自然,中国政府要为保障“黄金水道”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成立约一千人的安全部队,并采用驻扎于与重点航段巡逻相结合的方式。自此,中国的商船倍感安全和自豪,挑着中国国旗的武装船只巡弋在湄公河上。但是,相关国家恐怕是另一种感觉,头上有水坝,航道有“友军”。晚上,还睡得着么?  

中国当仁不让地带头担负起湄公河的安保责任,这再次验证了中国“乌龟式”外交政策悄然发生变化,不过,国人和世界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在依据外交传统和国际惯例分析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偏差之后,几人欣喜,几人惊愕,几人愤怒呢?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否会更符合“丛林法则”呢?十三位罹难的同胞泉下知道他们的鲜血给祖国换来一条河后,作何感想呢?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