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有着现实和理想的当代意义
毛泽东思想有着现实和理想的当代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党章确立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又有鲜明的策略性、灵活性和发展性,是在基本党性原则下的活的灵魂,极其适应不同历史时期解决问题的不同特点。如果僵化与片面对待毛泽东思想,看不到毛泽东思想的当代意义,也就背离、扭曲和辜负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智慧。
毛泽东思想无论是在北伐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都有伟大的燎原之势,根本在于洞察与把握了阶层与集团纠葛时的正义性,注重了党性立场下的思想文化大力改造,从不狭隘地把政治矛头指向人格个性。即使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改造中,实际也从个人恩怨摆脱出来,挽救了一大批迷失方向的革命后代。在任何时期立足于铲除带有时代烙印的特权阶层,进而削弱时势发展所必然带来的负面性,扭转离心与分化趋势,体现战斗力与凝聚力,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适应时代的巨大生命力。
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上似曾相识的利益分化和群体矛盾,利益分化和群体矛盾所隐含的非正义性日益显现,进而动摇不同利益群体基于物质之上的党性立场,产生了严重制约文明进程的关键性社会问题,问题也越来越有从个性化向共性化的发展趋势。在从物质利益到社会精神深刻变化的当代中国,必须由基本政体和基本国体出发(因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旗帜鲜明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上,更加灵活地发扬光大植根于人民大众的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发挥毛泽东思想的战斗力,核心就是尽早铲除不平等非正义的社会基础,使得必将产生尖锐对立的群体分化,丧失特权壮大的立足之地。在经济社会中,首先需要鲜明党性原则下的法制经济手段,在法制经济手段收效甚微的背景中,就必然要求上升到社会政治的多措并举。无产阶级的政治严厉,从根本上讲就是替“天”行道,这个“天”,也就是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招呼可以打在前头,共产党人在特殊时期特定范围和特有条件下,就是要把正义性的政治智慧用于阳谋。
发挥毛泽东思想的凝聚力,根本在于代表人民利益,不是为了一党之私一己之利,必然讲究五湖四海。就是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对象,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正义的旗帜下,把社会主要物质利益,最大限度地用来服务人民强大国家,从而不断地聚拢人心汇集民力。在经济利益分化后,所有迷失过的人们,只要能够改弦易张,就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也完全应当“捐弃前嫌共克时艰”。
人们可能会从各自角度,去自我解读毛泽思想。只要能从自私自利中摆脱出来,就一定能有新的境界。中国古典文化中尽管有着巨大的智慧,毕竟封建糟粕太多,往往建立在广泛蒙昧的基础之上,无法满足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广大民众。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从新的时代出发,进一步研究好、发展好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