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思想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南

火烧 2009-02-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探讨毛泽东思想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导意义,分析其斗争哲学与现实影响,反思当前社会贫富差距与道德滑坡问题,强调思想引导的重要性。

毛泽东思想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南

今天是毛泽东的诞辰日,他离开这个让他奋斗一生的世界已经三十二年。尽管他有着“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迈激情想尽快地建立起一个人民当家做主充分享受民主共享幸福生活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社会形态。然而,他不得不带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却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遗憾结束了他斗争的一生。

可是他的斗争精神却感染鼓舞中国人民在与“天”的斗争中修建出星罗棋布的水库和导水渠道抑制住了洪水泛滥;在与“地”的斗争中,他的斗争精神感染鼓舞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构建出坚实的工农业基础和相当规模的经济实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未曾享受过的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福利;在与“人”斗争中,他的斗争精神感染鼓舞着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和一切与人民为敌的反动邪恶势力打得落花流水,贪污腐化,卖淫嫖娼,吸毒赌博,欺压人民,鱼肉百姓的种种劣行被压制得销声匿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俨然成为震撼世界的“中国现象”。

毋庸置疑,在这个斗争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了,社会创造的物质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过去比也逐步提高了。但是,“享受物质”的差距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同时,国际交往的诱惑也日渐产生了,具有特权的“人”已经不愿意遵循两个“务必”了。“享受物质和权利”给人的快感和惬意让那些具有特权的人已经不愿意接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锅饭”的痛苦了。

毛泽东发现了这种“差距”的演变会毁灭他的“理想”,会摧毁他一以贯之的“为人民服务”的主张。作为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推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家,他不可能不明白只有物质极大的丰富才能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主义社会状态里。但是,不信邪的他还是想斗一斗,因为他近乎偏执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出于对“富人”本质的认识和革命一生的斗争经历驱动。他在垂暮之年不得不用【炮打司令部】的勇气再与人“斗”,于是他发动了被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无产阶文化级革命。

其实,在这个“斗”的进程中,他已经明白了“乐”可能是没有了的。但是,他还是想尝试营造出一种前所没有的民权大监督的治理国家的形式。因为他是政治家,他的地位决定了他的思想不可避免的是超前的。作出这样的选择是一个掌管着国家政权的政治家才可能进行的实践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实践已经在历史中发生了,由这个实践孕育出的理论只能让后人去总结领悟了。

三十二年过去了,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推动下,我们的国家涌现出大量的“富人”,但是我们的人民却发现这些“富人”却不愿意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差距日益扩大,贫富不均成为社会常态,人民----尤其是没有经历过“过去生活”的中青年人,他们在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的充满扭曲人性诱惑,失去社会责任感,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崇尚个人奋斗的利己主义社会状态里所产生的“痛苦”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顽瘤。而且在“去毛化,妖魔化”的思潮蛊惑下,他们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盲目完全丧失了共产党曾经建立的道德品行标准。这种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盲目一旦被崇尚西方制度的政客们利用,尤其是基层政权的管理者“下有对策”的权利无约束的放大,对中国社会的安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构成的冲击恐怕不是“防空洞里吹出来的阴风”。

在毛泽东诞辰115周年的今天,作为一个与共和国同龄人,经历了在我们这个国家所发生的一切,我怀念毛泽东时代,尽管那时候我们物质匮乏,生活艰难,但是我们活得有领导带头冲我们随后跟的热血沸腾,活得有人与人之间公平相待的坦诚,活得“傻乎乎地”有只知道贡献的单纯,活得有心甘情愿地做一块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忠诚,活得有尊严有独立性,无须去遵从西方列强制定的“哪门子”规则去适应他们利益需要的中华民族灵魂。

因此,我确信毛泽东思想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指南。

我珍惜今天的生活,因为我知道这是毛泽东以及与他怀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先烈们奠定的基础上上产生的成果。我希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后人们享受到更美满幸福的生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