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拯救道德不如确立社会秩序公正

火烧 2011-11-0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毒奶粉事件对社会信任的冲击,指出低标准与监管不力导致消费者信心丧失,强调社会秩序公正的重要性,呼吁重建道德与制度信任。

卖奶粉的商家尚如此,生产奶粉的厂家更是让国人信心尽失,而这个信心的丧失效应,更如“蝴蝶效应”般飞速的传播到其它行业,甚至于是制度。  

“毒奶粉”事件后,中国乳企不仅丧失了国内市场份额的绝对数,且在今天有为生存而苦苦挣扎,而更为灾害性的后果显然远远的超出了管理者的预期,国产奶粉制造业在消费者心目中埋下的长久阴影,到了今天还是持续的发酵当中,国人不仅是对奶企自律感到失望,更对监管不力愤怒,至少就食品行业的中国制造的而言,消费者(社会参与者)信心的提升将是个漫长的过程,其实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普遍的蕴含着悲观的不信任情绪。  

当然若把食品信任危机根源归咎于市场经济,肯定是不公允的。前段时间有乳企管理者说的比较的直了明白,忘了这位管理者的具体姓名和原话,但大意是“中国乳企毛病就出在国家制定的标准太低,垃圾标准当然只能生产垃圾食品”,某种程度说,这位管理者说的有些偏激,但却又有符合实际的一面,即中国乳企乳产品执行标准很低,当然这个所谓的国家标准低,也不仅仅存在于食品行业。也理所当然的是这个标准低,与乳企所在地政府有一定的关联度,很多地方政府官员都有企业交叉任职背景,政府、企业与地域之间有着特殊的利益关系,也初步形成了这样个利益的集团。或许冠冕堂皇的从扶持民族工业的方向说(更多的是维护地方集团利益),低标准高准入确实的能维持企业的地位垄断性,但在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消费者或说社会参与者有选择权的时刻,权力也有到达不了的时刻,消费者自会用头脑来决定选择,可惜有的人还是沉迷于利益既得当中而不觉洪水滔滔。  

一个企业的原生态,就是一个缩小了社会,某种意义说,更是一个国家的真实反映。前段时间与人聊天,其中某君一席感慨之语,颇为中肯也较有代表性,现摘录如下供网友参考:“现在的房价、物价那么的高,青年人每日疲于奔波生计,拿什么奢谈理想”,而与这一切,与这一切向背且让青年人所难以理解的,做为后30年的经济开放,利用制度设计漏洞所迅速致富的“先富者”,却是迅速的转移财富,移居海外先行的体验“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去了。  

富者遁走本非全是坏事,或许这也是社会建筑重新构建的开始,也利于目前状态下的社会群体流动,同时,也许明白的是,财富是人所创造,生死皆归尘土,过于痴迷此道,也有可能会就此栽跟头。但当富人遁走和青年人逐渐失去理想相联系起来的话,至少可说明我们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的走向溃败,在社会整体走向溃败背景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道德失范会是如此的迅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