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究竟改什么和还要改多长时间?
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高喊“改革开放”的口号,高唱“改革开放”的赞歌,已经走过了漫长的30多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60年中,我们有一大半时间是在进行改革开放。换句话说,前28年是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大革命,后30多年是改革开放,这似乎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阶段历史划分的基本共识。那么,对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改革开放的话题,在回顾30多年历史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呢?尤其是在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问题上,是否已经搞清楚了呢?在当前继续高喊改革开放的时候,我认为有必要在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常识问题上厘清思路。这对于各级领导来讲,有利于他们继续带领人民前进,而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讲,有利于大家看清方向,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一同努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特别是不要再被一些不良之徒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忽悠,损害了自身的利益,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大量的工人下岗,军队转业干部身份转换为企业职工,造成了我国相当多人和家庭不仅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生活实际上是倒退了,同时,还产生了世界独有的“维稳”现象。今后的“改革”据说还要“不断深化”,因此,搞清楚一些基本问题还是非常必要的,就好比当年因为党内“真懂马列”的不多,结果很多同志被一些象陈伯达之类的政治骗子以“天才”论欺骗了一样,我们要始终有这么一根“弦”,千万不要再被骗子骗了,过了几年后,才发现又被忽悠了。
中国的国情中有这样的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由于文字、文化和思维模式等原因,我们往往对于事物了解和掌握的精确度不高,定性分析多于定量分析,似是而非的判断多,模棱两可的结论多;第二,我们的人民是善良的,是便于统治的,是好“忽悠”的,他们凡事讲究一个“忍”字,不会自动上“梁山”,只会“逼上梁山”。因此,各种骗子在中国是非常容易得逞的。无论是政界、理论界、学术界、商界、甚至连人类最纯洁的教育界和医学界,目前也变得让人不敢恭维和相信,这样的事例已经举不胜举了,据说,欧盟禁止从中国进口任何药品,如果属实,可以想见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已经变成什么样了?
所谓改革开放,并不是什么新名词。从商鞅变法到戊戍变法,都是改革,都有一定的目的和内容,有完成的时间;从创建丝绸之路到洋务运动,都是开放,都是为了与国外通商贸易。因此,某些人把现在的改革开放说成是什么伟大创举至少说明有哗众取宠、欺世盗名之嫌,而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凡事动不动借用“改革”旗号的人,与文革中大大小小高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继续革命”口号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说“特色”,这才是中国真正的特色,其他国家和大大小小的当权者,到中国来学习考察,这个特色是很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因此,所谓的改革开放,关键不是“改革”这个旗号的问题,这个旗号谁都可以利用,而是其目的和实质内容问题。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后的今天,是不是应该回顾一下,30多年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经验值得推广,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正如11届3中全会作出的决议那样,无论正确与否,好歹应该总结一下,为了党更好地前进和国家更好地发展,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一个人应该这样做,一个政党更应该这样做。但是,至今我们只是在继续喊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却对为什么改?改什么?改多长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沿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我们真的不知道今后的继续改革开放究竟改什么和改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完全是一头雾水。从已经走过的路来看,具体的事实是:医改、房改、教育改革都是失败的,大量的资源丧失和环境污染是失败的,造成两极分化是失败的。说失败,是因为广大人民不满意,是人民大众的判断。这里,我不用“不成功”这个词,因为“不成功”是站在改革组织领导者的立场和角度上说的。人民大众说失败,也许改革的组织领导者认为“不成功”,甚至认为是基本成功,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因此,对于“不成功”的改革组织领导者来讲,他们认为要继续深化,至于如何深化,目的是什么?改什么?还要改多长时间?至今仍然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最近有人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搬出了邓小平的理论,即“经济体制改革是否成功最后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至于政治体制是什么?与经济体制是什么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基本的、合理的?哪些是需要改革的?怎么改,改多长时间?仍然是一头雾水。
在这里,我感到还是必须从最基本的问题说起,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什么叫改革,然后再去进行你的改革。不要把民间关于发生的任何变化都冠以改革的笑话再继续深化下去了。
那么,什么叫改革?广义的改革泛指一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的变更和革新。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作改良革新的,相较于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旧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这段定义是全世界的共识,改革与革命是有区别的。革命是推倒重来,改革是改良革新。首先弄清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是非常必要的,今天发生的一切,从根本上讲,混淆了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现有的社会制度。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现有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社会的改革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其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全方面发展而制定的改革方案并推进实施。在社会的改革中,应当改变阻碍社会发展的不良因素,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应以发扬光大,去伪存真。社会的改革,应当引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经典要素和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进自身社会的总体改良。如果说,在社会的总体改革中,不保留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不对引进的不良文化传统和影响社会改革进步的糟泊去除的话,那就会失去改革的意义和实质。社会主义中国的实质是什么?应该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所以中国改革开放无论怎么改,不能丢掉这个实质,正如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如果改革出现两极分化,那么改革就算是失败。”这句话,可能连邓小平本人都没有认识到是其所有关于改革开放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
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非常尖锐,而且是任何人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我国1957年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农村完成走集体化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并且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性质写入国家的大法《宪法》之后,从1979年至今的改革究竟是改革还是“革命”?是将原来的政治、社会制度和平地演变和推翻,还是在原来的政治体制框架内进行改良革新?这是问题的实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和政治问题。我这里不想花更多的篇幅去论述,无论是改革开放到今天的行为和现状,还是理论上的问题,都已经雄辩地告诉我们:这样的改革开放可能不能用“改革”这样的词就可以表述和囊括的,其实质应该是一场在经济领域的政治革命!而从当前一部分人叫嚣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行为看,其实质是准备进行一场政治领域的革命,彻底推翻1957年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在已经历时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仍然要继续深化改革,因为“改革”(实质是革命)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至于“改革”究竟改什么?还要改多长时间?只有天晓得!今天,我可以这样说:中国目前是一个“四不象”的国家,各种政治力量,各种理论学派都在进行表演,中国最终朝哪里去?取决于人民的意愿和各种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继续打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旗号还要继续走一段路,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成功和回归社会主义在近几年就要进行最后的决战。众所周知,前苏联、东欧各国在上世纪90年代也是在“改革”的旗号下完成了“革命”,已经走向资本主义。正如我所掌握的信息,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安排和计划,我国也应该在那之后完成 “革命”,走向资本主义。但是,中国毕竟不同于前苏联,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按照“改革”的步骤逐步地演进,并没有突变。尽管某些高层领导人的政治理论水平有限,但是由于他们毕竟是跟随毛泽东的老一辈革命家,爱国和原始的共产党人情结没有改变,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因此,中国最终没有按照美国的意愿解体(这是美国国家对华的最高战略!),因此,国家在一片“维稳”的氛围中逐步滑向资本主义。对于天真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实在是不多!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曾经是革命的,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从竞争走向垄断,走向帝国主义,资本扮演着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类平等、自由发展的角色,走向了他的反面,因此,出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与之对抗的共产主义实践运动,这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不承认这一点,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了几百年,其物质文明和科技水平在当代是高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建立至今,只有不到100年的时间,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惊人的,基本达到和接近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一些同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在近百年来按照资本主义的模式发展,在同一时期赶不上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承认这一点,同样不是唯物主义。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生儿,他不成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他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各种各样的缺点可以在发展中通过真正的改革逐步改正,最终要替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其自身的缺点,而它的缺点是制度本身克服不了的,比如经济危机,比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在将这些转嫁到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同时为了资本主义的继续存在,他们也学习和运用一些社会主义的要素,虽然能够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制度不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最后的命运。
应该承认,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行政效率和大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人类现代文明的精华,他们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带来的,学习资本主义,可以学习这些人类现代文明的精华,但是,不能由此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就是比社会主义优越的结论。我这里举三个例子:一个是唐骏先生讲到,中国的企业论管理,没有一家在世界上被认可的,如果说管理让世界上佩服的,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讲的是事实,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能让世人佩服呢?因为这支军队有不同于世界上所有军队的特点,即他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我们也有先进的呢,不是吗?资本主义也佩服我们呢。第二个,华西村,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不要说中国,世界上都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最先进的美国要学都学不会,因为他们只认资本,不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吴仁宝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走的是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他取得了连资本主义领导人想都不敢想的成绩,只用了40年的时间,把一个小村庄办成了一个大企业,一个真正的共同富裕的社会。第三个,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和稻和盛夫,他们都是资本家,请大家看看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经营管理思想中不少是社会主义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有些是学的我国60年代的管理经验,可能我们的所谓经济学家们料不到吧。中国传统文人中的两种倾向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暴露的十分充分,也一直影响到高层的决策,一种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一种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使改革忽左忽右,无所适从,结果,30年来,到处是“四不象”。比如军队学习美国的士官制度,让美国人知道会感到好笑。政府学习叫公务员,过去的干部不叫了,结果换汤不换药,最近北京花钱到美国去学习代职。中国古代有个“东施效颦”的故事,用在当代所谓的“唯美”派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笔者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在认清改革与革命区别的基础上,一切的改革都必须围绕现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即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去谋划方案和推进实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样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反之,其他任何打着“改革”旗号的改革都是忽悠人的伪改革,或者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和平演变”,是美国大资产阶级彻底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颠覆行动。对此,所有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至今日,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看看全球和周边以及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一切不容乐观。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