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反垄断被改革!
文章围绕反垄断改革中国电信展开,分析国内外电信行业发展差异,探讨垄断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指出改革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改革有争议,很正常,也难以避免。如果有些人只是跟在后面瞎起哄爱折腾,理所当然地应当受到质疑和驳斥。并不意外的是,中国电信遭遇“反垄断”再次被改革,《人民邮电报》发出自已的声音,驳斥央视的说法和南方无良媒体的杂音。
以电信行业发展为例,人们可以从不同国家的做法受到很多启发。比如,欧盟各国对传统电信公司改革比较温和保守,而美国则不同,通过法律手段拆分传统电信AT&T公司。由于长期的合作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欧洲及南北美国家的电信市场最终由这些国家的少数大公司垄断了各自的地盘,其它国家的本土运营商或者“外来势力”很难进入这些垄断者的势力范围。中国的电信行业发展,不同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和辉煌,从当初的“双垄断”到“电信拆分”,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市场冲突也比较多,而且面临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及竞争。反垄断,似乎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天真。
从人们的生活常识来看,“反垄断”也就是轮流坐庄避免有些人长期吃独食,促进市场自由和公平。虽然“反垄断”有法律依据和实际动作,国外的利益集团依然非常活跃,不仅对内垄断,而且竭尽全力对外扩张,而中国则不同,虽然形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但是,对外却拉稀。原因就是,国外利益集团顺应了市场,主导了市场的发展,让“垄断”有大的作为。比如,拆分AT&T,法律也不可能阻止垄断的形成和再生。与此相反,中国“反垄断”却不同,由于“反市场”搞市场化,也就是市场发展“山寨化”,并非是理想中的“中国化”,而且从整体上削弱了中国市场之根基和企业的实力,权力被绑架“利益集团”乘虚而入,最终“垄断”成了“半吊子”工程。比如,石油行业。“两桶油”的脾气和个性,在中国人看来这是难以忘却的纪念。
由于反市场,人们“被”改革,也就是做不了改革的主人,只能被动地消费。有网友调侃道,装一家的有线电视,以别人商量好的价格加两家的油,没有人说垄断,然而,多了几家运营商,有人说,你垄断了!中国的电信行业始终以避免垄断的名义被改革,中国移动曾经脱颖而出,但依然难以逃脱垄断之嫌。“被”改革最彻底的,应当是大量从市场上消亡的国营企业。由于反市场“市场化”,“被改革”违背了中国市场的意志,于是,良民百姓不得不多拿一二个铜板买个鸡蛋,企业主不得不多掏三五两银子请个长工。
今天,以“反垄断”的名义改革电信,中国电信会不会象石油行业一样“被改革”到位“轻松快活”地搞定中国市场?
很赞哦! (103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