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印式民主”为何向腐败屈服?

火烧 2011-01-01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印度接连爆发多起腐败案件,揭示出印式民主制度下的腐败问题。政商勾结与黑金政治盛行,导致政府难以有效打击腐败,引发社会对民主制度的质疑。
“印式民主”为何向腐败屈服?


秦商毅 

    

    印度一个月爆发4场腐败大案,其波谲云诡之幕后内情、错综复杂之利益交易,令印度政府蒙羞,令世界大跌眼镜。有媒体质疑,为何印度总理向腐败分子投降?为何“印式民主”对腐败屈服?

                               总理忌惮权势贪官 

    在这次连环腐败案中,令印度人极大震惊的莫过堪称印度最大腐败案的“电信腐败”,更令印度人震惊的是,亲手制造这起腐败案的“第一大贪官”、印度原电信部长拉贾“举重若轻”的态度,然而最令人不解的是一向形象清廉的印度总理竟然在这起案件中“袒护”这名腐败分子。
    据悉,拉贾原本只是印度南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律师,没有电信或商业方面的任何资历。2007年,他却一跃成为印度经济命脉电信部的掌门人,统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手机市场。
    据《印度快报》报道,早在2008年拉贾要以“白菜价”违法发放2G手机运营牌照时,印度总理辛格、印度财政部、司法部都曾建议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来发放,但都被他一概回绝。根据印度审计总署的报告,拉贾以“令人惊骇的价格”发放的122个牌照中竞有85个不具资格,造成的损失达390亿美元之巨。在此过程中,印度总理几次三番为拉贾“捂盖子”。《印度斯坦时报》表示,早在2008年11月,印度司法部就向辛格报告就2G牌照一事起诉拉贾。但几乎都“石沉大海”。
    《印度快报》刊文宣称,“总理辛格已投降”。这令印度人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以清廉著称的辛格政府,以至于一向“清闲”的印度最高法院也出面批评总理的“不作为”态度。这名电信部长有多大背景,竟令总理忌惮三分?
    拉贾之所以对印度总理“底气十足”,是因为这位部长来自一个被印度执政党视为“座上宾”的政党——印度平等党。
    印度平等党虽然只是印度南部一个长期内斗的家族政党,但却在辛格所在的国大党当年战胜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领导的人民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国大党自然对这个“功臣党”投桃报李。

                            印度政体成了“腐败之源”

    英国BBC引述专家的话表示,执政联盟领袖国大党出于政党利益平衡考虑,不得不将内政外交的重大部门交由一些并不具备资质的地方党派控制,以争取支持,稳固执政基础,这已经成了印度腐败泛滥的一大温床,也成为印度民主之痛。
    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专家则指出,大多数印度学者和分析家却认为印度式的民主制度是造成腐败丛生的重要根源.。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的政治遗产,即一叭一票、多党竞争的民主宪政制度和号称完全独立、公正的媒体和司法制度。然而,大多数印度学者和分析家认为:在政党、国会、邦议会、政府和大公司里招摇过市的腐败分子比例远远高于关在监狱里的罪犯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议员的高薪和对公共资源的调配权对心怀叵测的人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不少人因此参与竞选,给选举制度投下了阴影。而政党为了竞选成功,不得不推行一系列旨在方便筹募政党经费的政治和金融改革,这更是打开了政商勾结的大门。商人通过逃税漏税、黑市交易或非法汇兑等途径获得黑钱,然后向政客交纳政治献金,政客投桃报李,以巨额公共采购项目回赠。这种政客跟不法商人勾结的运作,被称为“黑金政治”。   

                          印度腐败,“神也帮不了忙”

    要通过立法达到打击政治腐败的印度,却陷入“尴尬”境地。印度一些高等法院抱怨,整个政府机器都是腐败的,虽然可以制定法律,但找不到执行法律的合适人选。因为没有一个执政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这次拉贾事件就给了印度政府的努力一记棒喝。
    腐败在印度已变成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买卖,“制衡”和“监督”无从谈起。难怪有人感叹,腐败问题,“在印度,即使是神也帮不了忙。他只能是一个感到无助的、沉默的旁观者。”
    (《环球视野》第338期,摘自2010年12月14日《世界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