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的根源
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大概就要数通胀了,我在网上找了一下相关的解释: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以上都是一些学术性的解释,我们有的懂有的干脆不知所云,还是自己分析一下吧。首先看一下引发通胀议题的事件,我们所熟知的就是菜价超过一元,相关的代表文章就是《蔬菜价格进入“元时代”专家称全面通胀来临》,为什么蔬菜的价格上涨会引发专家们的群体热议?无非是因为蔬菜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元素,正所谓“衣食住行”没了吃,人想活都难遑论其他。那么是什么促使蔬菜价格的上涨呢?按照专家们的解释,是通胀引发的蔬菜价格的上涨,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人对此深表质疑,一种商品的价格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一点说两个字:成本。蔬菜的成本是什么?种子、水、肥加上人工,种子和化肥国家有补贴上涨的幅度并不大,而且量是相对固定的,人工基本是固定的,那么水呢?水价虽然上涨但是涨的并不多,可是如果把一茬蔬菜从种到收所用的水加起来,我们就会发现成本增加的并不是一星半点了。
水价为什么要上涨呢?很简单,地方水务系统说他们卖水不挣钱甚至赔钱,水价上涨可以弥补损失——标准的昏蛋哲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水、电、气的生产运输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要买水、买电、买气,但那不过是因为财政不足以完全支撑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需要大家适当的再贴补一部分,同时不会因为没有使用成本而造成的浪费。说不挣钱或者赔钱,我倒认为不挣钱是应该的,至于说赔钱只要不影响正常运营,政府赔钱赔的也是老百姓的纳税钱。
说到底水、电、气这类的资源性产品本来就是全民的共有财产,什么时候成了少数人的敛财工具了?
本人有一个观点,就是资源性物资属于全体公民,什么是资源性物资?简单说就是指水、电、气、各种矿产等上天赐予所有人的,由国家机器占有的生活必备物资(电虽然不是天生的但是是用所有纳税人的税金建造电厂生产的,别跟我说什么私人电厂,全世界绝大多数电厂都是由国家投资的,有不明白的自己去看《资本论》)。本来应该共有的物资凭什么要私有,凭什么可以让私人或小集体用于牟利。难道说各国宪法上所说的平等只是给别人看看的?我们自己的资源凭什么被别人拿去牟利?
共有资源涨价了,菜当然也要涨价,因为成本涨了吗!菜涨了!通胀来了!
其实通胀的涨跌取决于物价的两极,即基础物价和最高物价,什么是基础物价?即生活必需品的物价(生活必需品: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资,现代人不外乎水、电、气、粮、房、医);什么是最高物价?即生活必须的物资的最高物价?(答案还是:房,或许还有医)。物价的两极不稳定,通货的膨胀或者萎缩就不会稳定。
最后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你的生活必须物资价格稳定了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