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红旗还能举多久

火烧 2011-11-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农村土地改革与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关系,引用郭树清讲话提出土地使用权改革,分析其潜在风险及历史教训,强调土地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011年11月12日,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1财新峰会上作主旨演讲时说,目前生产要素从城镇流向农村的风险较大,最主要的问题是,按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管理体制,农村土地产权,包括承包、流转、转让等,大多是村委会说了算,期限比较短,农民的平均使用期限十来年,不确定性很大,城市生产要素没有积极性下乡。因此,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必须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农民应该拥有宅基地和承包地的永久使用权,这种永久使用权今后可以自愿平等地有偿转让,其他投资者可以放心地投入。而且,还应把所有农村居民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因为农民不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农村土地就不能用于抵押。要分步开放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会觉得这个郭树清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忍不住叫一声好。但是,深入的思考之下,如果按照郭树清之言实施,那么中国的未来堪忧。

      在此,说一个题外话。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此等举措看似潇洒智慧,在当时甚至当今都引为美谈,然而此后300年的两宋集体阳痿,终于灭于元人之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亡国。

       说这个话题的意义在于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最初看似有利于统治或者是造福于民的政策的实施,如果不加以思考的话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土地,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资源。而土地的分配及归属问题,几乎是世界变革和改革的核心问题。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我们离不开土地。

       不说世界,单讲中国。历次的革命基本都与土地有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战胜国民党取得了中国的领导权,最大的因素恐怕就在于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团结了人民。自土改之后,中国实行土地全民所有制,这是宪法的核心。从分配方式来讲,文革后,也从“人民公社”变成“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来看,都各有利弊。然而在如今,中国的土地交易趋热,但正是因为宪法的存在,不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势头才得以遏制,然而某些地方政府行为的收购行为,然后卖给开发商以增加财政收入,不知是否违宪,在此不作讨论。

       但是一旦允许土地私有,鼓励土地自由交易,那么中国势必出现土地的两极分化,大部分的土地将合法性的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那么中国的阶级关系就此打破。新中国60年来的执政基石也就此动摇。

       土地性质的改变,就标志着中国国家性质的变化。就关系到中国未来到底走怎样的道路,就关系到红旗到底还能站多久?

        我们不讨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底哪个更优越。我只想说的是,台湾、日本和一些小国家依附于西方能够发展很好,好的让一些人去哈韩哈日,那是因为他们都太小,但如果中国依附于西方只能被分裂,因为中国太大,百年前的历史还在。

       有些问题,我也搞不懂也猜不透。只是我想问的是,一个新上任的银监会主席为何会对中国的土地问题这么感兴趣。

       另外,讲个小故事。赵高在秦国指鹿为马,改诏书逼死扶苏,害李斯迫死秦二世,被历史判为秦朝的罪人。然而,据最近考古发现,赵高是原赵国贵族后裔。

        那么,我想说的是,当今的政府内部,到底有没有“赵高”余孽的子子孙孙呢?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