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子天道论》《道德经》第一章解读(5)
《老子天道论》《道德经》第一章解读(5)
肖起国
《老子天道论》,取全新视角,揭天道之秘,识老子天机。
看真实的老子,实际的天道,道德之真谛,道生的一二三。
(我的《老子天道论》已经成文,我将每周发出新的内容,敬请关注!)
(敬请关注肖起国的新浪博客,博客上更加系统连续。)
名可名,非常名。
名者,道之行的本名也;可名者,乃是人类认识道之行所获得的知识与理论。常名就是人们所认识的常道之名,非常名就是人们所认识的非常道之名。
天体运行之道,此道即为人们所给予其名也。有其物、有其体、有其运行轨迹即有其本名,而根据人们的观察和认识给予恰当之名,即可名之名。那个反映时空横断面意义的、具有全面标准意义的、表示规律运行的时空横断面的道被命名为常道。那个随时间变化而运行着的、具有时空纵深度的运行的道被命名为非常道。那个常道就是人们经过认识经过分析所给予的命名,常道就是所谓的常名,非常道就是所谓的非常名。
任何研究天道的人都对其所研究的对象和观测结果给予了不同的命名,如老子和张衡就使用了不同的命名。常名和非常名不是两个名字,而是对于同一认识对象的不同观测所给予的两大类命名,每一类命名中甚至包括有许多的具体名字。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是根据人类在地球上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的角度而言的,这是从人类的主观认识与研究的角度来讲的。所命之名是人们经由正确的认识途径与手段所获得的知识,命名的水平、命名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反应了人类认知宇宙的知识和水平。命名的方式、方法、根据,是人们对于宇宙观察的知识水平的反应。名反映了人对于天道的认识能力与水平。
天体和宇宙的实体,天体和宇宙的运行规律,不依靠其名字而存在,而是名字依附其本体,实际上他就应该有个本名,我们人类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观察发现给以适当的命名。我们所认识所命名为道的那个事物,实际上就是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起着作用的实际事物。由于时间的运行、宇宙空间位置随之而发生着变化的不同,我们所认识的天体的空间位置也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因而我们所认识的事物的名称也应该随之而变化。或者说,是根据时时在变化着的那个道,给予恰当的不同的命名。运行着的是道,那个名就是可道之道,那个名就是道之名,那个非常名就是其运行的任何一个时空的非常道之名。
关于名,本来是老子对于天体宇宙运行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指称,是对于观察的认识,是对于实际的归纳,是对于物象类比之命名。老子并没有给予名以更多的哲学的内涵和独立的意义,只是把这个名分别作为一个动词或者名词使用,使之产生了生动的效果。后世文人不懂老子的实际所指,在名上进行了大量的发挥,给老子加上了重名的头衔,乱加演绎,实际自己都不知所云,这样做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名可名,非常名”,也反映了老子认识论具有不断发展的特点,认识是不断进步的,不断演进的,而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真理,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历史终结。
“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哲学认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唯物论,认识的不断进步论,认识与实践的反复发展。那个本名是认识的对象和认识主体,就是天地大道,如果我们对于天道没有任何认识,当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命名,我们不命名它,它还是应该有名字的,就是其本名。其本名为一,但是其可名之名却随人们的认识水平有差别,随人们的认识角度而不同,而且也不一定一次就认识成功,这就需要认识的不断进步,这就是认识论的发展论。
常名和非常名都是用以描述不断运行着的道,和人们的不断认识,不同的命名。常名是特定时期的道,所谓标准化的道;非常名是任一运行时空中的道。这里既反映了道的不断的运行,又反映了认识的不断深化,思想的不断进步。在对于宇宙天体,在对于道的认识中,不存在绝对真理,只能是进行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这里反映了规律运行的道和不断运行着的道,也表现了人类所认识的名和不断进步的认识。这里即有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又有认识论的不断进步,这就是老子之道的高明之处,这才是可与天长与地久之理论。
我们可以根据天体运行投射在地球表面的玄运之规律命名天道,我们所观测的某一天体的运行的总的路线与规律可命名为道,这个道实际就是一个名之所指,由于我们所命名的天道时时在发生着变化,故我们所命名的某一特定时刻的天道之名是常名。而时时刻刻在变化着的运行之道的命名又是互相不同的,故其为非常名。一时之道即为一时之名,某一特定时刻之道即为某一特定之名。名者,与人们的认知水平与知识深浅有关,是人们对于自己所认识的事物所进行的一种规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