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货币迷信

火烧 2011-11-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循环规律,指出货币能突破自然规律,产生剩余货币,引发购买力失衡问题。同时分析中国货币发行机制及广泛交易现象,反思货币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万物都有始有终,有生有死,所谓的永恒也只是春耕秋收循环往复,但也离不开自然生长的规律性,在今天科学的时代,人类制造的汽车,飞机,电器,楼房等一切的物资都没法跳出这个规律,只是时间长短不一样而已!但奇迹还是有的,那就是货币!唯独是货币打破了这个规律!货币随着商品出现而出现,也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交易而变得越来越多,但当这些商品消失时代表其价值的货币却不消失!

        大家有没有想过若按这个规律发展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货币随着商品多样性价值性而越来越多,而商品消失时代表其价值的货币依然还存在,久而久之就产生许多剩余货币,也就是没有相对其物质商品价值的货币,而这些剩余货币却又能购买还存在的商品,那有趣的事就发生了!作个比喻,一斤米一元,现有1000元米的剩余货币,可市场上只有100斤米,还要900斤米才能满足1000元米的剩余货币,若按每年只产100斤米,那要9年才能还清!那么900斤米的单的由谁来买?那就要问一下买单者和卖身又什么区别?

       人说货币的发行是受到科学的,限制的,严密监管的!那我想今天的中国够科学了吧!那我想大家给我说下中国货币发行是怎样的,又是怎样流到民间的呢?我在网上只知道是通过贷款的方式,也许还有更多,如国有体制人员工资。但少之又少,何解?

      正义的人仕都会说,货币的发行量与社会物体流通量是正比的!这就更令人不解,看今天的中国什么是不可以交易的,我找不到。放眼之下,除了正常商品外不说,官位,学位,技术,文凭,比赛竞技,土地等等无所不能交易,连死人也不可避免。(全尸二万五,烧皮一万三,留骨八千,成灰一千。坟地墓地也分高中低之分,初一十五逢年过节烧纸装香,服务也分一流三流之别。市场价波动不定,想留位的可以咨询一下。死者是否安息没法知道,却令生者无法安宁。万物皆贵,唯独人之命贱!交易面之广泛令人观叹!无怪乎中国货币发行量属世界第一。身为中国人令我无感自豪,集千古智慧合改革思想即可把资本致富的精髓发辉得如此淋漓尽致,可创世界之举千古绝唱,世界当属中国无疑!)若按当今的市价,这些流通的物资到底要发行多少的货币才能满足其要求?这些我没多兴趣,我只想问这些已发行的货币可以购买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劳动者要创造多少的实物财富才能平衡?

        货币的价值也耐人寻味,如我身上的衣服是五毛,你身上的衣服是二百五,就算是同一种材料,同一样尺寸,同一售货点也好,却产生天壤之别!各类商品的价值也尽是不解,不禁要问这个价值是由什么而定的,时间?劳动力?成本?想了很久没有合乎其理的最后还是不得其解。  

       货币真的是可以贮存起来的财富吗?我们贮存起来的货币财富真的可以换取其相似的实物商品吗?就算钱存实亡也还有效吗?这一现象还没发现,只是在工业化时代机器科学时代显得物资不缺,还有应该多得中国人有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储蓄,中国人的命根钱舍不得花!但当大家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换实物的时候,可交易商品物抢购一空,也没法花掉爷时代所有的钱。那剩余货币要全换得其相似等的实物,这些实物到底要由谁来供给?而持有大量货币是否就代表他为社会作出了多大贡献力量,是否就要创造相应价值的实物来平衡他的货币价值呢?

      人不相信地位权贵的世袭,却为什么相信金钱可以世袭?不但中国,全世界如此,为什么?怎就没人出来打破这个货币迷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