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诸多问题,中国为什么依然稳若泰山?
现在的中国,面临着太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比如:现在最主要的贫富差距问题、房价飞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暴力拆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社会公德问题等等等等。
有许多人认为,我们只是“被崛起”,或者说是政府在崛起、权贵在崛起,而普通老百姓却并没有崛起!而这些问题的任何一个在西方社会里出现,必然会导致引起民众大规模的反对,甚至引发罢工,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西方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有三个障碍。
一:市场化不可能离开法治宪政而成功;
二:粗放的外向型经济不可能长期持续;
三:权威主义政治不可能长久稳定。
由于骨子里具有这种思维方式,大多数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不止一次的提出,中国很快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虽然他们是出于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但主要是他们不了解中国政府的运行模式,以及脑子中固有的观念形成的主观猜想。
现在的中国,社会怨气随处可见。自焚维权、跳楼讨薪、绝望自杀、泄愤杀人,甚至组织抗法事件等不时发生。有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表面的繁荣和稳定,所有的社会危机都潜伏在社会的深层,并随时等待爆发。而这些不时发生的社会事件,都被认为是即将爆发总危机的有力证据和迹象,而政府所做的一切,被他们认为仅仅是在拖延时间、苟延残喘。
但实际上,尽管中国出现的问题不断,但国家并没有出现分崩离析的迹象。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有下面几个方面。
1、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天性聪明、勤劳。但没有人说中国人富有侵略、攻击性。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反击入侵的事件,但实际上中国实行的是“强力反击,有限扩展”的政策。自秦以来,中国就没有主动侵略过任何国家、地方,虽然这和中华民族占有最富有的土地有关,但中华民族具有自己安分过自己生活的秉性,骨子里就缺乏其他民族那种强烈的侵略、掠夺性。
2、由于近代中国遭受了剧烈的战争苦难,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国内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印度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还有越南自卫反击战等等。那一场战争都要给中国留下深刻的记忆。中国人骨子里对战争是深恶痛绝的,除非万不得一,中国人民决不愿挑起战争!而如果国内发生大的动乱,首先遭殃的必然是广大普通人民大众!这也就是人民宁愿忍耐而不愿发生动乱的根本原因。
3、由于中国地理太大,人口太多,就注定了上层权力层和下层人民之间保留有巨大空间。这就导致了下层人民根本不了解上层权力层的运作模式。而上级政府依赖下一级政府的配合。只要不出现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对下面发生的一般事务,上级政府通常会让下级政府自行处理。这就是告状信通常会回到被告者手里的原因。
由于普通人民并不了解上层权力层的运作模式,所以人民内心深处仅仅渴望的是包青天之类的人物出现。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是,人民会向上一级政府反映情况,渴望有人主持正义,替自己做主。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上访情况!
苏绰曾经就给宇文泰出过“用贪官,反贪官,杀贪官”的招数。
严格的说,政府的纪检和司法虽然平时看着是橡皮图章,但其威慑作用千万不可低估。其威慑表现主要表现在干部任免考察制度上。如果出现一件事情引发的大的社会反响,其迅速的危机处理和事后补救就会起作用。这种“反贪官,杀贪官”的“纠错机制”就会给老百姓显示出,政府是非常关心人民的利益的,政府无辜的,只是部分坏人领导滥用了权利。也正是这种机制会部分消去人民内心的怨气。
另外,千万不可低估政府控制舆论的能力与手段。比如,严格控制了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等。如果有团体想组织起来对抗政府,那他遇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宣传出去以获得支持!同时,法律又同时给试图反抗政府的人以最严厉的威慑。
正是政府的“事后纠错机制”消除了人民内心的部分怨气,而“事前约束机制”又极大的限制了反对政府的可能。所以才有我们现在看起来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矛盾重重,问题成对,怨气冲天,但中国就是安若泰山。
观念不一定正确,欢迎批评。
2011年12月 12:45:3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