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以后是什么?
2008年11月26日对于近期股市是一个极为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多空双方为了争夺中期趋势的走向,在关键的1900点展开了激烈的搏杀。多方先后启动海通证券和钢铁板块,试图扭转短线的颓势,进而振奋股市,走出一个中级反弹的行情。然而,经过一天的鏖战,所有的努力都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上证不但没有收复头天的失地而且反而验证了13天均线的强大压力。在收盘之后大家都在复盘,清点自己的战果和损失的时候,央行突然宣布将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108个基点,同时,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史无前例的双降来临了!
双降意味着什么?按主流经济学家和主流分析师的判断“这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 “会大幅降低企业现有贷款的成本,帮助他们渡过当下的难关。” ;降息及下调存款准备金,将增加银行6600亿流动性;双降将有力的提高估值水平,等等好像这样一个货币政策能够扭转经济,扭转股市的乾坤。即使是相对冷静的专家也只是认为 “要让企业增加新的投资,降息1.08%的吸引力并不大。”
在各类专家的分析下不少投资者突然感觉自己踏空了,国家终于花大力度挽救资本市场了,行情马上要来临了。27日开盘前一个朋友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该买股票了。我回答道:由于这次幅度巨大,而且是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一起降,政策力度巨大,我不能肯定的告诉你今天各方的反应,但是根据我掌握的理论,在抛开所有的主观想法的情况下,我只能客观的说,开盘就卖掉。事实再次验证我原来的观点的正确,降息周期对应的是中国股市的调整期,在这个阶段任何降息都是出货的时机。
不少经济学毕业的分析师和主流的专家对于我的看法一定嗤之以鼻,不要听这个无名小子的胡言乱语,他连股票价格的基本核算方法都不懂就敢乱讲。不错按照经典的经济学原理来说股票的价格是股息和利率的对比,在经典的理论中股票价格和股息正相关,和利率负相关。也就是说降息意味着单位股份的收益的提高,对应的就是股价的必然上涨。理论是这样,事实好像也一再的证明了理论的有效性!基于这样的判断,在今年前三次降息的时候,不少基金经理和相当有影响的分析师公开鼓吹中央降息犹如小脚女人,步子太小了,不足以有力的刺激股市、刺激经济,为此应该每次要搞54个基点以上才够劲!
那么为什么市场没有给主流面子呢,难道真的是利好兑现就是利空么?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利好兑现,这个应该理解为大家对该利好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预期,市场也已经对这个预期有了充分的反应,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会有公布了利好之后由于炒作的对象消失出现利好兑现是利空的情况。但是我们来看看这次“利好”之前市场的表现吧,在这次公布以前,上证指数从本轮反弹的最高点2017开始一路单边下跌,一直到当天的1897收盘,几天之内跌去了5.9%而且就在26日当天来看我们也无法找到所谓的利好预期下各个板块的积极表现。显然事实告诉我们市场没有利好预期,更加谈不上对预期利好的炒作。由此看来完全谈不上利好兑现就是利空的荒谬说法。
说道这里有人估计开始犯嘀咕了,难道真像这小子说的那样,降息对应的股票下跌么?难道理论真不灵验了么?!天下有这样的事,怎么可能啊!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从二元经济说起,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虽然世间就有了虚拟经济,但是那个时候虚拟经济的比重相当小,对实体经济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在这个状态下,经典的经济理论无疑是正确的,通过利率杠杆和准备金率的变化能有效的控制市场上流动的资金的规模和方向,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宏观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在这个情况下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都能通过宏观货币政策控制和调节经济。然而二元经济改变了人们所熟悉的一切,在二元经济模式下虚拟经济的规模巨大,同时由于虚拟经济能提供远高于传统实体经济各个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因而虚拟经济对资金的吸纳能力远高于实体经济。而且流入虚拟市场中的资金有自身特有的运作规律,因此进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金基本不受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在这个模式下,我们照搬经典的理论来解决目前面对的经济问题犹如刻舟求剑,完全谈不上与时俱进!
有人会说了你空口无凭,难道满世界的经济学家都没发现这个问题么?我无意于探求其他人的看法,但是我们将列举我国和美国的情况来说明问题。首先从被大家推崇倍至的美国说起。2001年5月到2003年6月美国的利率一口气连降13次,利率从6.5%一直降到1%,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刺激美国股市。但是我们再来看对应的美国股市的变法我们不难看到在这样的“宏观利好的货币政策”下道琼斯指数一路从11000点到跌破8000点。然而从2004年开始一路加息17次,从0.5%的利率一直加到5.25%,惊奇的事情是美国的股指却没有按主流经济学家说的那样大跌,反而从8000点飙升到14140点之多!回过头来再看看我国的情况。2002年2月我国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8%,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31%,只略高于20世纪70年代5.04%的水平,并且维持这个利率一直到2004年其目的毫无疑问主要是针对股市专门推出,当时力图通过这个方法有效刺激股市的回暖。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上证指数从1500点一直跌到2005年最低的998点。2004年10月终于由于其他因素决定加息,并且一路加到去年12月的最后一次加息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4.14%,与这个加息周期对应的是我国股市从998点一路飙涨到6124点之多!由此可见,自从进入本世纪以来不论中国也好、美国也罢,都已经实实在在的造了经典经济理论的反!难道我们还不应该从这个里头悟出点什么门道么?
十月份一些媒体在评论政策的表现的时候,抱怨政府像小脚女人那样的搞调控,说什么这样不能有效刺激经济和股市,并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叫嚣要开就开大的。完全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简直就是赌徒!在国民经济出现重大转折关头,我们由衷的希望以后出宏观政策的时候能像老祖宗说的那样:治大国如烹小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