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理性维权与放缓劳动合同法实施力度的杂音
11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天上午举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座谈会”,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在讲话中谈到各级工会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时说,要针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增多的情况,切实建立健全工会内部信息通报、劳动关系预警及处置机制,要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颜辉也呼吁工会组织积极面对和处理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颜辉说,这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最大,我国70%以上的职工和数千万农民工都在中小企业就业,一旦企业倒闭、职工失业,劳动关系也无从谈起。这就需要工会组织发挥点多面广的系统优势,把胡锦涛总书记“工会要在切实维护职工利益的同时,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要求落在实处,在组织推进职工新技能培训、开展创业与重新就业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协调化解劳动争议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引导职工看清形势,帮助职工树立信心,教育职工明白道理,企业生存发展才有就业岗位、有了劳动收入才能消费养家,有了强劲的内需劳动才能使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入良性的轨道,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互利双赢,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事隔一天:东方网11月26日消息称<<东莞副市长建议放缓劳动合同法实施力度>>映入眼帘。下引记者文中一段话是建议放缓劳动合同法实施力度的论据:
新劳动法一直被富依丝纺织总经理马骏缪(化名)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入11月,这家位于东莞厚街镇,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的纺织企业手上的订单减少至半年前的80%。订单的减少直接导致劳动力过剩,马骏缪作出了裁员5%的决定。这家雇佣工人超过5000名的企业,5%的裁员量就达300人。 9月以来订单的迅速减少,是马骏缪们决定裁员的直接原因,但马认为,工厂大批量倒闭,外资企业大量撤离的主要原因,还是新劳动法的实施。“很简单,用工成本上涨30%多,平摊到衣服上,约在3%左右。”马骏缪说,“但这个数字绝大多数企业是根本无力承担的。如果一定要实施,毫无疑问,那就是关门。”
一边是"要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而另一声音则"建议"放缓劳动合同法实施力度这个依法维权的法定准则。明确释放的信号是内需不足的"原因"皆因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实施。尽管挺"放缓"者的论据告诉人们劳动争议呈“井喷”之势,但这种"势"难道不是改革以来有法不依造成的内需不足的"积重难返"吗?
我们应当注意到:"针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增多的情况"与劳动争议呈“井喷”之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劳动争议呈“井喷”之势是解决纠纷的法定机制的调解尚不到位而引起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增多",而不是放缓法定实施力度的"理由"。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内需不足的工厂大批量倒闭和外资企业大量撤离的成因主要归罪于"还是新劳动法的实施"其用心是险恶的。所谓“企业要生存还是要发展,我想还是先要生存吧?” 不无威胁地杂音暴露着"是资本家养活了劳工"的诱惑;掩盖和仇视的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占有的理论学说所揭露的秘密;敌视的是党旗上镰刀斧子的工农民众。窥测的是充当或继续充当买办的新途径。
面对困难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放声高唱<<国歌>>对一切视人民利益为不屑者的种种违法行为的"乱世用重刑";对种种杂音予以无情的批判揭露,相信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星期三 2008年11月26日上午 9:17:48)
******************************************************************
附:
<<孙春兰:健全预警和处置机制 引导职工理性合法维权>>2008年11月25日13:28 来源:人民网
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谈到各级工会如何积极行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人民网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 张海燕)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天上午举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座谈会”,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在讲话中谈到各级工会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时说,要针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增多的情况,切实建立健全工会内部信息通报、劳动关系预警及处置机制,要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孙春兰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各级工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着力推动把扩大消费与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与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为实现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要团结、引导广大职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迎接挑战,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为企业分忧,与企业同舟共济,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出力,主动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目前,要针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增多的情况,切实建立健全工会内部信息通报、劳动关系预警及处置机制;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劳动关系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畅通信息渠道,对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做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要加强职工思乡政治工作,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颜辉也呼吁工会组织积极面对和处理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颜辉说,这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最大,我国70%以上的职工和数千万农民工都在中小企业就业,一旦企业倒闭、职工失业,劳动关系也无从谈起。这就需要工会组织发挥点多面广的系统优势,把胡锦涛总书记“工会要在切实维护职工利益的同时,引导广大职工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要求落在实处,在组织推进职工新技能培训、开展创业与重新就业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协调化解劳动争议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引导职工看清形势,帮助职工树立信心,教育职工明白道理,企业生存发展才有就业岗位、有了劳动收入才能消费养家,有了强劲的内需劳动才能使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入良性的轨道,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互利双赢,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附:<<东莞副市长建议放缓劳动合同法实施力度>>2008年11月26日 03:39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选稿:黄骏
东方网11月26日消息:11月6日,东莞市副市长江凌公开表示,为协助中小企业度过“寒冬”,东莞市政府向中央及广东省政府建议,放缓《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力度及最低工资增幅。
记者还获悉,12日下午,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东莞与珠三角港资企业代表开会时也表示,特区政府已向内地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以协助港商渡过难关,其中就包括“建议内地修改《劳动合同法》限制,以提升人力资源调动弹性”。
而到了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则发出通知说,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如何施行《劳动合同法》,成为关注焦点。
劳动争议呈“井喷”之势
记者从广东省高院获得的一份文件提出,今年以来新收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之势”。该文件显示,截至6月30日,珠三角地区上半年新收38381件,同比增长160.1%,案件数量占到全省的96.5%。
随着今年《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1月和5月先后实施后,劳动争议的诉讼案件也随之大幅增加。广东省高院知情人士还向记者表示,新劳动法实施后,劳资关系开始寻求正常途径和透明通道进行协调,《劳动合同法》已经成为就业问题的社会稳定器。
企业用工成本明显增加
新劳动法一直被富依丝纺织总经理马骏缪(化名)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入11月,这家位于东莞厚街镇,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的纺织企业手上的订单减少至半年前的80%。订单的减少直接导致劳动力过剩,马骏缪作出了裁员5%的决定。这家雇佣工人超过5000名的企业,5%的裁员量就达300人。
9月以来订单的迅速减少,是马骏缪们决定裁员的直接原因,但马认为,工厂大批量倒闭,外资企业大量撤离的主要原因,还是新劳动法的实施。“很简单,用工成本上涨30%多,平摊到衣服上,约在3%左右。”马骏缪说,“但这个数字绝大多数企业是根本无力承担的。如果一定要实施,毫无疑问,那就是关门。”
马骏缪表示,“如果有相应利润保证企业还是愿意接受(新劳动法),从长远看这其实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摆到今天,企业要生存还是要发展,我想还是先要生存吧?”
企业生存与劳工权利哪个更重要
对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引发企业倒闭风潮的说法,广东金粤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启军对记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准确地说,只是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跨度很大,而引起企业的不适。”
长期关注劳资关系、劳动社保的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阎志强认为,“实际上,在长期社保与短期企业生存问题上,政府更倾向于短期企业生存。”
而在前不久社会保障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劳动合同法》是人大通过的法律,必然要在全国坚决执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