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不寻常的小山村
当年不寻常的小山村
七十六高龄的当年大队会计转业军人,老党员重游他自己的故居泪流满面直叹气!
百草丛生是该村当年的亩产超纲要的良田。
当年不寻常的小山村;
这个只有五幢破烂烂房子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看来不起眼,现在
只有两人在村里住了,一个是七十多岁的五保户,一个是在外打工
多年,子女在城里做事,老婆让别人拐跑现在独居六十多岁的老头。
相当年不是这样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浙南山区青田县一个稍有
名气的粮食经济双丰收的先进集体。从六七年开始,在毛主席的号
召下,年轻人倡导,党员带头深挖洞,广积粮,备粮备荒为人民,
引进矮杆新品种水稻,开荒植经济林;种毛竹.茶叶,栽种水果树;麦
利.枇杷.柑橘园等。粮食两年超纲要(亩产800斤),社员分红每天
从原来的0.39元一跃到了1.08元,连年被公社.区.县评为先进生产
队。原来几个取不到老婆的单身汉,都嫁进来比他们少十几岁的姑
娘。
县里社里常常有参观团来现场取精,全县第一个自付资金造了 2.7公里 的村通公路。水果採摘卡车运输方便,良性巡还经济快速发展,到八五年生产队被迫解散时,全村五幢老旧房屋四幢换成了砖墙瓦房,惟一那幢也准备中,由于后来田地分给私人名下,改造旧房牵涉到他人地头田角,就拖延下来了才变成烂蹋房子,形势所迫社会发展某些个人无法挽救。
层层梯田成荒山,茶圃竹林倒山间,
橘园橘子不见橘,果园果树不见树,
狼狗叫声野猪嚎,全村只畄两个老。
张柏毅 2011-12-12
这是文革前期当年生产队长的家,是社员会议的场所。
1972年改改建的旧屋。
1968建造的社员私人住房。
空置近三十年的砖瓦房。
生产队当年的桔子园。
前面白色小楼是生产队的仓库, 建于1969年 七张图怎么发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