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暴增 都市问题丛生
中国北京市的通州区原是一处零星田地遍布的小镇,在1997年废通县,改制为通州区,规划为北京市的卫星城之一。然而,通州区目前仍缺乏象样的学校、医院及游乐设施,要让居民喜欢这里,并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园,显然还有长路要走。
据《路透》报导,搬迁至通州区的数千名新居民有年轻人、中产阶级与蓝领移工,他们来自中国较不发达的地区。但在这里,他们必须面对基本设施不足,以及每天前往北京时的交通打结问题。目前北京的人口数,几乎要追上澳洲。
设立通州区等卫星城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因应北京市的人口激增,但要如何提供足够住屋来消化都市人口集中问题,仍让都市规划者绞尽了脑汁。
一名从小就住在通州的52岁王姓男子表示:“每个从北京搬到这里来的人都感到后悔。民众不信任这里的教育跟医疗服务,也认为这里没有足够的商机。他们在通州没办法发展真正的职业生涯,所以每10个人就有8个人仍在市中心工作。”
王姓男子的抱怨,凸显的是北京市及全国其它都市的市政规划者所遭遇的共同困境。联合国估计,全球人口将在月底突破70亿大关,并于2050年以前达到90亿,中国都市地区此时也快速地朝都市化的方向在前进。
发展中国家人口激增
北京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都市之一,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人口就成长了1千万,这反映了全球当前的趋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写照。为追求更好的工作、逃离干旱、洪涝及其它环境灾难,非洲、亚洲及南美地区的移民及农民纷纷涌入都市地区,导致都市人满为患。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3月的报告中指出,1950年居住在都市的人口约有7亿3千万,2009年已来35亿左右;预计未来40年将增加到63亿。报告还指出,2025年将有29个大都会拥有1千万以上的人口,而大多数的都市都位于发展中国家。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数千万农民工加快了都市人口的增长,“对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杨伟民22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的论坛上表示:“较小及中等规模的城市没有足够产业来提供充分就业,因此大都市面临巨大的压力。”杨伟民在中国都市化的政策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接着说:“所以每个人都前往像是北京、上海及广州这些都市,而这造成了问题。”他表示,人口集中导致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保健及居住条件发生失衡的现象。
基础建设负担超载
联合国人类居住委员会表示,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对有限的资源及基础建设形成过重的负担,未来的水患、暴风及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将恶化,对大都会地区带来冲击。到了2070年,暴露在水患风险的前10名都市,大多都在较穷困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及泰国。
即使中国拥有大量财富并投注巨资在基础建设上,但部分都市当局仍处在勉力跟进的状态。中国人口有13.4亿,今年是头一遭半数以上的人口被划归为都市人口。
这政策规划者来说,移工潮带来挑战,他们必须设法满足服务需求量的上升。根据最近一份政府报告,中国在未来10年将有超过1亿名农村居民会安顿在城镇及都市地区。
像通州这类的卫星城,是被规划用来纾减北京人口压力的卫星城。政府在1991年宣布在北京郊区设置14个卫星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指出,北京目前人口是1,960万人,政府预估卫星城到了2020年将可容纳570万人。
设卫星城 问题仍难解
但都市规划专家表示,中国利用卫星城来降低人口稠密度的渐进式努力是行不通的。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钻研中国大都会的琼森透过电子邮件表示:“尽管目的是要建立新的、独立的经济及文化中心,但大多数卫星城镇仍只会是住宅型城镇,经济上还是依赖北京。”
在距离北京市中心33公里外的通州,遍布单调且高耸的公寓式建筑,有许多小区的空屋率高达5成。有些房屋模仿欧式别墅,部分公寓的外观有装饰罗马的圆柱。
29岁的马邓(音译)来自安徽省,他说:“我来这里是因为我只能负担北京这一区块的房价,当我在2007年买这公寓时,附近区域还是一片荒凉。没有娱乐,在这里想看个电影都不行。”
交通打结 通勤族苦恼
琼森表示,卫星城镇的发展必须与都市核心地区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发展卫星城的独立性,且避免需要通勤的状况发生,但这显然与北京的现况有出入。
在某个周间的早晨,在距离市中心北方21公里处的天通苑北地铁站,数千名通勤者几成一团。30岁的化妆品销售员张钰(音译)说:“是呀,这很烦,这很拥挤。但也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她要花2小时通勤,光是排队挤进车厢就要花上她15分钟的时间。
中国科学院2011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大都会的人口成长速度远超中型规模城市。根据不同计算方式,中国的大都会约有3到7个。
为减轻人口压力,北京政府表示将移出市中心的数千名居民、关闭移工子女的学校,并下令清空拿来低价出租的地下防空洞。
在全国的规模上,政府鼓励内陆地区的城市数量能增加。根据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显示,中国为了要解决人潮涌进都市的问题,必须多铺设50亿平方公尺的道路、兴建5百万栋建筑(其中包括5万栋摩天楼)及170个大众运输系统;另外,中国到了2025年,人口超过1百万的都市将有221个。
部分国家则需要兴建新首都。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人口有1千万,目前仍在快速增加。雅加达将面临水患及海平面上升之苦,再加上超抽地下水,有部分区域将没入水面。外加雅加达位处地震带,政府已有迁都的打算。
北京的官员表示,政府在10月中旬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通州1百亿人民币(约新台币470亿),兴建公路让通州与国际机场相连、设立大学及儿童医院,藉此吸引民众前来开发通州。
但这么做是不够的,亚洲开发银行北京办公室的高级项目官员王建国表示:“任何避免人口集中的计划,都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如果你只有人口政策,却没有就业、产业发展、教育及医疗等政策,这是行不通的。”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