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说:两条路线的斗争没调和的余地

火烧 2008-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分析毛泽东关于路线斗争不可调和的观点,结合历史与现实,揭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化、腐败及私有化问题,强调两条路线斗争的不可调和性。
毛泽东:两条路线的斗争没调和的余地

  路线,是个中性词,冠以“正确”“错误”或用上具体阶级称谓才见褒贬。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的发展路线互相比较、争鸣和斗争,总是一个克服另一个,一个压倒另一个,不可调和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这样,只是,到那时的“克服”、“压倒”和“不调和”,不具有对抗的性质。在今天,路线有其阶级的属性,不调和的性质有时是一种对抗。  
  毛泽东在世时,有一句家喻户的话:路线问题上没调和的余地。对这句话,当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社会发展领域的任何时候都有着不同的路线,二是每一条路线都有着排斥它异而使自身彻底贯彻到底的趋势,三是在非公有制社会里,这种路线斗争不调和有时会发展为对抗。  
  毛泽东的这一科学认识,来自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真确研究。历史上那种阶级路线的对抗、你死我活的性质是明摆的,你不承认也不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大家奔向共同富裕,不同路线的斗争有时作为“潜存在”,让有些人一时辨识不清(可以理解)。所以,毛泽东要搞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后的中国的发展情状,毛泽东的这一认识的真理性,渐渐显露出来了。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5月25日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下山的时候,“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张平化激动地望着毛主席。大声地说:‘主席,我懂了’。”(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节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51页)  
  毛泽东以上的话,实际是在揭示当时路线斗争的“潜存在”和“存在”,并阐明这一斗争中的“另一路线”一旦成为主流,就会最终走向“两极分化、腐败、私有……”的目标,即其中的“不调和”性质。  
  毛泽东身后的现实证明了这一切。这就要说到某些人的改革。毛泽东逝世后对改革、如何改革,确是有争论的,有一些人根据毛泽东的教育,指出某些人的那条路线的“不科学”性质,认为某些人设计的那种改革必然出现“社会风气变坏、腐败、两极分化、进而出现私有和有人鼓噪搞资本主义……等”问题,并籍此,希望改革者慎行他们的那种改革,但是,我们一些人对这种预见性研究全不理睬,执意(已现“不调和”)摸了下来,结果——
  ──改革开始,搞活激励机制,要完全彻底地按劳分配,拉开分配差距,我们一些能干且勤劳的人们,着实高兴过一阵子,收入确有增加。啊哈!改革成功了!改革者们眉飞色舞,弹冠相庆。   
  ──可是,不久,出现了分配上的任意性。“拐点”出现了。此时,改革者提出的对策是承包,“这不,农村的经验是承包,一包就灵啊”;“眼前出现的问题是改革‘未到位’造成的……”   
  ──但是,承包了,更大的问题却接踵而至,──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来了,为了业绩、政绩,拚资源、拚消耗、拚机器,甚至拚消费……一切都好象“末日来临,不这样消费,拚消耗,便没日子了”,改革又临新“拐点”。改革者的路线继续地“同往日毛泽东的路线不调和”地延伸着。  
  ──这种短期行为的情况,还算好的!请看,在公、私企业并存的情况下,一些公、私企业的负责人互相勾连,故意把公、国企业的肥水,流给私人企业;更有甚者,故意“毁庙肥和尚”的,也大有人在(一个开创在先,接着仿效不断),致全国决大多数集体、国营企业,每况日下;  
  此时,毛泽东当年的担心和预言中的情形,基本都出现了。群众的议论也渐行强烈。针对群众性的议论,某些精英则坚决而毫不调和地说:赶快深化改革,不能退回去的!拐过这个“拐点”呀! 一切就会好起来!  
  ──对现实出现的种种弊病,胸有成竹的改革者似乎也表现出一点惋惜,但态度仍不失明确:“这是产权不明的原因所致”!搞股份制啊,或者干脆卖掉呀。于是就卖,一个诸城,两个诸城,──直到今天,全国已没几个地方不象诸城了。   
  这时,决不调和的——“改革不能倒退”——的问题,就进一步地应“运”而生!人们被告之“倒退没有出路”!  
  不过,此时的广大群众则开始考虑“什么叫前进?什么叫倒退?如果改革成资本主义,那还叫前进吗?! ”“如果发展向资本主义叫前进,共产党毛泽东当年领导的全部革命,不都成了‘一开始即是倒退’!”  
  鉴于已出现的这么多的病垢,在后来的入世讨论中,不少人们也还是在作“调和性”提醒:“一旦入世,资本主义一旦发生经济危机,我们就不可能独善其身了 ……”  
  ……一切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一切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还是老话:每一条路线,一旦立足,都有着排斥它异而使自身彻底贯彻到底的趋势的。   
  发展到现如今,农村中的“三农”问题,社会的风气问题,两极分化问题,官埸腐败问题,私有制问题……以至因世界性的金融风暴,——我们因“入世”而不能独善其身,等等问题,还在作“不调和”的“决不后退”式的发展。  
  在农村,就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在全国,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扩大内需”。  
  对此,我们的新的担心是:本来,实行所谓流转,是可以有“流转成集体”这条路的,但于今天,——在资本已强大得足以公开不同他类“调和”的今天,集体道路已被严重阻塞(共产党毛泽东当年是用政权力量,才清除阻塞的),向“资本”流转的趋势在好多地方已成了不可逆转。如是,在未来,很多农民成了农民工,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农民工失业回家,却无地可种,——并且土地使用权若干年收不回来,而集约化农业又不需要他们,他们将会变得一切无着!  
  如是,党国英这类专家们所说的:“——农村的2亿‘剩余劳动力’是被土地使用权给害的,拖住了后腿,一旦把土地使用权流转出去,就能放心无虑地走上致富道路……的观点及‘承诺’,是不是新一轮的‘不会出现两极分化、不会有害社会风气、不会动摇公有制……’的忽悠。  
  再者,国家宏观调控中“扩大内需”,这,本也可以由此让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但是,本网民从“不调和”理论中早已预知:某些人一定还会把这一件事做得尽符合“自由市埸主义”的原则的。  
  这就是说,现实,将再一次去证明毛泽东式的真理:两条路线的斗争没调和的余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