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谈目前的社会事件
以史为鉴,目前的社会事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文章的开头,引用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因为,社会中最核心的关系,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一来,似乎就和机器中的齿轮运动有些相似。发动机,就是最基础层面的生产力,而发动机这个齿轮的运动,带动与它相连接的另一个齿轮的转动,再依次做力学传递,最终致使机器不断的运转。
如果从这一理论来看世界上事物的发展变化,应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可阻挡的必然。虽然当某些外来力量足够强大时,可以以某种形式改变或暂时阻挡一下这种必然的发展。但最终,机器还是会不以人为意志所转移的形式运转下去,因为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世间真理。
既然是以史为鉴,那么我们就先看一下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限于文章篇幅和个人能力问题,在这里我们以时间线为主轴,先讨论一下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作坊,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农耕阶级消失或缩小,而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率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开始出现剩余和聚集,这样催生出一批彻底脱离实际生产,而实际掌握着大量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阶层,即资本家,也就是马克思讲的剥削者。同时,随着财富的聚集,社会上也出现了一批依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的劳动者,即无产者。在这个社会转折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在将封建社会时期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中的工人阶级时,在城市中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阶层---工人阶层。
人性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资本的本性是嗜利的,别说资本家了,不管是哪个人都希望自己以最小的投入换回最大的产出。当工厂主、农场主和工人、雇佣工的力量对比悬殊时,当没有太多的外界力量做保障时,强势的一方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盘剥弱势的一方。应该是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工人阶层苦不堪言时,一些必然就顺势而出,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成为19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几次记入中国历史课本的工人运动。
一、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在工场主和包买商残酷剥削下,丝织工人和手工业者生活极为困苦。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价协议。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起义者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经过3天战斗,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这次起义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起义者在旗帜上写着:“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工人组织互助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组织人权社、进步社的成员组成总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英国的宪章运动
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
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请愿人员认为,在人民没有获得政权之前,消灭某一种垄断并不能使劳动者从贫困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而在人民获得政权以后,所有的垄断和所有的压迫形式都应该停止。请愿人员所说的“垄断”,指的是当时对选举权和纸币的垄断,对机器和土地的垄断,对报刊和宗教特权的垄断……。这份有300万人(约占英国成年男子的一半)签名的请愿书再次要求把《人民宪章》定为法律。《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论教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它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次年5月,这份请愿书公布后,被称为《人民宪章》,1839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25万人。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入会者须交纳会费,它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三、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当时西里西亚有发达的纺织业。这个地区从事棉麻纺织的工人和家庭手工业者受到工场主、包买商以及地主的残酷剥削。在40年代,由于资本家把英国机器纺织品冲击带来的损失转嫁给工人,加剧了他们的贫困。1844年6月4日,以争取提高工资被拒绝为导火线,在欧根山麓两个纺织村镇彼特斯瓦尔道和朗根比劳爆发纺织工人自发的起义。起义队伍扩大到3000人,集中打击工人最痛恨的工厂主。起义者以简陋武器迎战前来镇压的包括骑兵和炮兵的政府军。坚持到6月6日,起义被镇压。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西里西亚主要城市布勒斯劳的手工业者和学徒,柏林、亚琛的纺织工人,马格伏堡的糖厂工人等等,先后举行罢工以及局部起义,响应西里西亚织工的斗争。这次织工起义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好,上边例举了三次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工人运动,想说明什么问题呢?从以上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城市中无产者的人数和力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共有的阶级意识,就会自主不自主的为了争取共同的利益而抗争起来,维护自己这个阶层的利益,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方式去和统治阶层进行抗争。
下面,再来看一下中国的情况。
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大至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多的奴隶社会和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相比较而言,资本主义的中华民国,和自已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在中国历史上所占比重实在不多。下面来看一下中国式的民众为了自身利益而抗争的历史。
公元前221年,历经两千余年的奴隶制社会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诞生了。至此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天朝更替,全是以农民起义为导火索,现将从网上整理的,被记入历史的农民起义罗列一下。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秦------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
秦------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西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
西汉----赤眉农民起义战争
东汉----黄巾农民起义战争
两晋----杜弢起义
两晋----孙恩起义
两晋----卢循起义
南北朝--赵广起义
南北朝--盖吴起义
南北朝--破六韩拔陵起义
南北朝--莫折大提起义
南北朝--杜洛周起义
南北朝--鲜于修礼、葛荣起义
隋------瓦岗农民起义
隋------窦建德起义
唐------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
唐------袁晁起义
唐------方清、陈庄起义
唐------裘甫起义
唐------庞勋起义
唐------王仙芝起义
唐------黄巢农民起义
唐------阡能起义
宋------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宋江起义
宋------方腊起义
宋------八字军抗金起义
宋------红巾军抗金起义
宋------邵兴抗金起义
宋------钟相、杨幺起义
宋------魏胜抗金起义
宋------红袄巾抗金起义
元------元末农民起义
明------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
明------刘六、刘七起义
明------明末农民起义
清------古州苗民起义
清------白莲教起义
清------天理教暴动
清------捻军起义
清------太平天国运动
以上数据是从以下网址得出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5%86%9C%E6%B0%91%E8%B5%B7%E4%B9%89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去看连接,有更详细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国的现代史。
共产党为何选择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这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1、中国城市工人阶级人数较少,登上历史舞台时间也较短,其力量不足以单独或者为主力担任革命主力。而革命的主要对象——帝国主义、官僚买办阶级的力量却集中在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照搬苏俄的经验,企图以城市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那只能是遭受失败和损失。
2、而在农村,广大和工人阶级有天然联系的同盟军——广大贫苦农民,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寻求出路,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就能成为坚决的革命主力。而农村恰巧是反动势力较薄弱的地方,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相对城市容易得多。
3、农村地域辽阔,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有利于与敌周旋。
4、革命力量在农村得到充分发展,建立起广大的根据地,形成包围城市,钳制城市经济之势,自然就为夺取城市开辟了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光是毛泽东、还有朱德、方志敏、澎湃、贺龙、刘志丹等,都在实践和理论上,对这条道路作出很大贡献。
那么,是否也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待此次革命,当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时,是否也能在某些程度上称之为一次农民起义呢?
建国以后,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用课本上常用的一句话来说是“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但我国仍属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大,工业化水平不高,此一时期,中国社会农业人口还占有很大比重。
改革开放,为我们引来了资金、技术、人才、制度。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促使现今的中国正发生着天翻地履的变化。
建国后,从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城镇化进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见图1):①1949年—1957年:城镇化正常发展时期;②1958年—1965年:城镇化剧烈波动时期,包括1958至1961年的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1962到1965年,建国以来第一次逆城镇化阶段;③1966年—1978年:城镇化停滞时期;④1979年至2005:城镇化加速时期。城镇化水平由1980年的18.39%提高到2005年的42.99%。
现引用一组“中国人口信息网”2007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全国总人口132129万人,其中城镇59379万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4.99%;其中乡村72750万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5.1%
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城镇人口的比重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有接近一半的人口完全脱离或半脱离农业生产,而成为生活工作在城镇的人口。这是不是在某些程度上意味着,开革开放,就是中国的工业革命呢?
再接下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社会现实了,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在城市中出现一大批的赤贫者----工人,这一在建国初期时,还让大家引以为豪的名词,在几十年后,似乎变成了穷人、无能的人、失业的人,这种略带贬意的同意词或近似词。工人的社会地位及生活状态,并不是那么的乐观,不满情绪很浓重。街头巷尾,人们聚在一起闲聊时,对现实不满、对执政党不满的话题总是能引来共鸣。企业改制使得大批的工人下岗失业,医疗改制使得群众看不起病,教育改制使得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住房改制使得普通群众们要用一生的积蓄去换回一个只有70年使用权,而非永久所有权的房子。最可笑的是《宪法》上明明规定,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但现实却要土地的主人,花费一生的财富,换回70年的居住权!眼下网上吵的沸沸扬扬的65岁退休制度等,以上这些,都将会是造成群众不满现状、导致工人运动爆发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情况中央不知道吗?为什么不出政策改善这种情况?那么请大家跟着我来思考一下吧。按中国《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领导人的选举产生、法律的制定、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施政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最终都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那么我们就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来看一下,最基层的人民代表的选举,在城市中应该是区级,在农村应该是乡镇级。因我生活在城市,所以对农村的情况不敢乱言,那么就说一下我所经历过的所谓的区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办事处牵头,直接从公安户籍管理部门调出辖区居民的信息,再派几个工作人员,“代表”辖区居民,选举出已经内定好的“人民代表”。然后再由这些“代表”选举出更上一级的“代表”,直到选举出全国人民“代表”。再由这些“代表”到北京去行使全中国人民的权利。
这样一来,权力机关代表的就不是普通大众们的阶级利益,那么制定出来的法律政策,如何能代表全国人民呢?最终只能是既得利益集团继续鱼肉百姓!
群众维权的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今年发生的几件大事,直接或间接的给民众造成一种示范作用。贵州翁安爆发的群体性事件、杨佳连杀上海警察的事件、重庆出租出罢工事件等,这些事情的发生,会给不满的群众产生一种示范作用、仿效作用,刺激着那些不满现状的人们。
眼下危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一定会给中国造成很大的冲击,也会给中国社会造成很大的危机,通货膨胀、有毒有害食品、失业,使得人们对未来增加了一份不确定感。
总之,中国的现实情况相较于几千年前的封建王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而如今推出的各项政策,好像完全遗忘了工人阶级,那么当城市中的无产者挣扎在生存的边缘时,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吼声,如果普通群众的生活状态没有发生改善的话,将会此起彼伏!!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