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怀念谢晋,说张贤亮——《牧马人》什么也不是

火烧 2008-10-27 00:00:00 文艺新生 1035
文章围绕谢晋与张贤亮的关联,揭露《牧马人》虚假本质,指出其以假右派为原型,实为政治工具,强调艺术与政治的真实关系。

星逝夜潭:怀念谢晋,说张贤亮——《牧马人》什么也不是

谢晋去世,先是怀念《红色娘子军》,接着怀念《牧马人》。这两部中国电影史上背道而驰的电影,都出自谢晋同一个人之手。谢晋游走于“左”“右”之间,游刃有余,颇领风骚。说明艺术只是手段,革命的阶级可以使用,其他阶级一样可以使用。说明艺术必须为政治服务,脱离政治的艺术,游离于政治之外的所谓纯艺术,是没有的。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政治是社会生活的表现。社会生活异彩纷呈,泥沙俱下;政治也因此交错对立,酣畅淋漓;艺术则随附其中,为之服务。关于政治和艺术,艺术和政治,这里不多说,留给有兴趣的人去说。一般来说,最感冒政治,最讲究艺术的人,往往对政治最兴趣,最容易破门而出,破口成章。
谢晋去世,在重播谢晋的央视旧访谈节目中,谢晋对《红色娘子军》中删去琼花和洪长青的爱情,深恶痛绝的激动说明,其实也是一种政治,说明即使如《红色娘子军》,谢晋还是受到左的迫害的;说明谢晋与当时的左是有区别的。以竭力撇清与左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这是谢晋的愤慨,也是谢晋的忏悔。
而谢晋对《牧马人》中的主人公是“打成右派,错划成右派”,声情并茂的着重说明,其实还是一种政治。说明其已经改正,已经和右派站一起了。这是谢晋的表态,保证其政治上的正确。
谢晋一再着重说明的《牧马人》主人公的原型张贤亮,“很可爱”,是“被打成右派,错划成右派”,是“被下放宁夏,贬到宁夏”,其实说的没错。错在张贤亮“很可爱”地说假话,搞假冒伪造,搞假右派。张贤亮不仅“很可爱”地搞假右派,还“很可爱”地搞假的因为右派坐牢,还搞假的坐牢二次,甚至搞假的坐牢22年。比照张贤亮的假冒伪造、招摇撞骗,谢晋《牧马人》,已经相当的保留,相当的留有余地了。
谢晋如果也象张贤亮那样“很可爱”地肆无忌惮的造假,把张贤亮的因为右派分子而坐牢二次,而坐牢22年的假话谎言、招摇撞骗都统统收罗作为《牧马人》,《牧马人》将更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地控诉过去的三十年。《牧马人》的艺术感染力,政治憎恶感,以及引起的观众共鸣,将因此而更轰动一时。谢晋没这么做,谢晋点到为止,这是谢晋高明的地方,也是谢晋所以能够颇领风骚,游刃有余于左右之间的原因。这是不惜自宫献假,自残造谎的张贤亮所不及的。张贤亮充其量只是谢晋随心所欲使唤的一杆枪,一个道具,一个大嘴巴耳。
《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是武装起义,武装反抗,武装斗争,武装推翻封建地主的反动压迫和统治,一枪毙了南霸天,人民翻身得解放。《红色娘子军》删去其中的爱情,丝毫不影响《红色娘子军》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感染力。即使时至今日,人们依旧能够在其中感受到革命人浓烈的革命友谊和高尚的人间爱情。
和《红色娘子军》歌颂红军,一枪毙了昨天的“南霸天”相反,《牧马人》则是要歌颂右派,一心扶起今日的“镇北堡”主。如果去掉《牧马人》中的右派画皮,《牧马人》则光芒顿失,甚至什么也不是。因为《牧马人》就是为右派而定制。没有了右派,《牧马人》就没了主题。没有主题,就不成影片。而《牧马人》不仅不是右派、没有右派,还是一个假右派。假右派,比不是右派、没有右派,更可怕,更无耻。
从《牧马人》推出的第一天开始,直到今日,《牧马人》的制作者都不厌其烦的把其与张贤亮绑在一起,以张贤亮为原型,以张贤亮真人真事作为标榜,竭尽全力扩大影片的政治影响力和宣传度。可惜,这是假的,是张贤亮的假话谎言。张贤亮从来没有被打成右派,也从来没有被错划成右派。于是,标榜以张贤亮为原型,为真人真事的《牧马人》中的右派分子,自然是假的,是谎言。
政治的生命、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始于假话谎言,必然衍于假象伪造,也必然頽于假话谎言、假象伪造的揭示和批评。揭示张贤亮假话谎言的画皮,也顺便揭示了《牧马人》的虚假不实。
谢晋在很短时间内导出三部右派影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竭尽全力否定前三十年,奠定了谢晋在新时期影坛的地位。
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歌颂了建国前革命人的血与火、情与仇、爱与恨的斗争历史、斗争生活,奠定了谢晋在文革前的影坛地位。
谢晋导演的《春苗》,歌颂了文革给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带来的巨大可喜的变化。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谢晋就凭《春苗》一片,也将永载文革史册。加上红色经典的《红色娘子军》,谢晋简直可以永载无产阶级文艺史。而谢晋最终以拨乱反正,名垂当下。谢晋游走于左右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谓炉火纯青。
余秋雨就差多了。一些人至今对余秋雨文革期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作为耿耿于怀,其实比起《春苗》在文革中的影响,余秋雨又算什么啦。余秋雨即使在文革中有所作为,比较《春苗》,余秋雨无名小辈耳。问题在余秋雨对文革还不够狠。
谢晋三个时期的政治和艺术人生意义:
一、《红色娘子军》的文革前时期。
谢晋的《红色娘子军》的意义在于:在地主、右派因为革命而受苦受难的时候,在新中国经历困难时期的时候,谢晋的《红色娘子军》让正在艰苦奋斗的苦难的新中国,听到了“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的豪迈歌声,激昂起“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奴隶得翻身,奴隶要翻身”的豪迈气概和奋斗精神。受苦受难的新中国深切缅怀英雄岁月、光辉历程,从英雄岁月和革命传统中汲取信仰、信心和力量。
而被推翻的地主反动派,以及没有改造好的右派分子,则从南霸天一枪毙了,再一次感受到革命的恐怖和恐惧。谢晋在北京荣耀地接受党和无产阶级文化的表彰和奖赏的时候,张贤亮因为涉案要用暴力推翻共产党领导的反革命集团,正在宁夏接受反革命分子管制改造,感受着谢晋的恐怖和恐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二、《春苗》的文革时期。
谢晋的《春苗》的意义在于:在走资派正在因为文革而受苦受难,右派分子正在继续受苦受难,新中国正在经济崩溃边缘的时候,谢晋的《春苗》让崩溃边缘的新中国,呈现中国的成就和希望,中国欣欣向荣,文革气象万千,春风化雨,春苗茁壮。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气勃勃;扬眉吐气,健康快乐。而那时候,张贤亮还只有垂头丧气,暗地里磨牙的份。
三、《牧马人》的改革开放时期。
谢晋的《牧马人》,以及紧锣密鼓,连续导出的同一类题材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的意义在于:彻底否定前三十年。
在中国电影事业的上面三个时期中,谢晋都做出了出色的出演。这就是谢晋,这就是大师;这就是中国文人,中国知识艺术人。
“马尾巴的功能”和“运动罗”,是谢晋的两大经典,是谢晋的重要的两面,是谢晋的两个重要的人生时期。
一些人问,为什么要说张贤亮。这次可是央视在说、谢晋在说、张贤亮在说。谢晋死了,还在央视说;张贤亮借谢晋死了,还在央视说。
而更重要的是,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是假冒伪造,假话谎言。张贤亮自始至今,很大分贝地参与了这场史无前例的造假运动的全过程。
而更不可容忍的是,只能允许张贤亮们肆无忌惮的说谎造假,比如,张贤亮可以堂而皇之地做客新华网等,在新华网等主要媒体上恬不知耻地说谎造谣,搞假右派,搞假的因为右派坐牢,而且二次坐牢,而且坐牢22年。却不允许揭示批评张贤亮们的说谎造假。
而时至今日,借谢晋去世,依然在央视,公然说谎造假张贤亮“被打成右派,错划右派”。假话谎言,堂而皇之,通行无阻;政治艺术,道德人品,沦落下流。
2008-10-2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