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验证真理:《资本论》在西方的重新热销说明了啥?!
据《新华网》报道,一场源于美国的、蔓延整个资本世界的、1933年以来的最大经济危机促使西方反思美式自由市场主义,竟然无意间将《资本论》“捧热”成为德国“圣诞节最佳礼物”,不仅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德国财政部部长施泰因布吕克、许多银行家和经理们开始读《资本论》,就是许多西方普通民众也开始亲睐起了《资本论》。一时间,《资本论》俨然成了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反省自救的“稻草”和“药方”!
看到这条令人大跌破眼镜,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有趣新闻,让人在吃惊之余不由得产生了许多遐想。
之一,《资本论》揭示的剩余价值的来源,发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资本论》是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完成的巨著。它深刻提出了资本论的核心理论----剩余价值学说,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现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论》虽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也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100多年前,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甚至改变了一些国家的命运。如今,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年轻一代的读者们再次产生了阅读它的热情。因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这些年轻人,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
之二,危机的现实又一次验证了真理,金融危机是《资本论》重新畅销的重要原因。为了应对危机,美国以及欧洲等国政府相继采取“国有化”手段,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纳入政府掌控。一些西方知识分子和市场人士因此开始全面反省美国式自由市场的弊端。今年3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拯救濒临破产的华尔街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对于这一举措,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刊文惊呼,这是“全球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梦想破灭的一天”。而当欧美各国政府“国有化”金融机构的步伐越迈越大后,路透社专栏作者贝恩德·德布斯曼撰文说,尽管各国采取激进手段挽救金融市场,“但现在有一种共识正在形成,即资本主义需要在21世纪得到全面修正以拯救自身”。德布斯曼在题为《卡尔·马克思和世界金融危机》的专栏文章开头写道,卡尔·马克思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在得到确证。 “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正在死亡。”
之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所谓自由经济和自由民主陷入了无比尴尬之地步!曾几何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通过强权和经济侵略,大肆在世界各地推销他们极力吹捧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主义经济模式,然而美军深陷伊拉克战场、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市场主义经济全面陷入大衰退的不争事实,让更多人看清了资本主义逐步走向没落的种种弊端,这无异于现身说法,让西方的所谓自由和民主陷入了无比尴尬、无地自容的地步!正像德国一位普通民众说的那样:“自由市场是残酷的,资本家只想榨取更多、更多、更多,”现年76岁的退休铁匠赫尔曼·海贝尔抱怨道。
之四,《资本论》重新畅销,折射出许多西方民众开始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对现状产生广泛不满,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开始被愈来愈多不同民族种族的人们所逐渐认识!
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大但预测、以及今天的验证,让人对那种主义能拯救人类社会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弊病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资本主义在今天的发展并没有终结这种危机,而是将这种危机的面扩展到每一个人身上,扩展到每一个存在者身上,因而使全球范围内人的存在受到威胁。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时间被资本挤压的事实,并愿意改变这种事实的时候,真理才会成为被每个人领会为显而易见的事实。二是面对经济危机,中国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经不仅在改革开放30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而且经受蔓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严峻考验,这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的现行发展模式,而且又一次坚定了我们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定走改革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