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内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2008.10.10/蔡定创
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市场萎缩。在次贷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我国经济在股市大幅下跌,中产阶级消费能力严重受挫,商品房价远超出普通居民有效支付能力,房地产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必将发生“内外需紧缩双碰头”。在世界经济将以美国次货危机为标志的根本性变局下,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内需驱动的经济模式不仅是挽救自已的经济,也是在帮助世界经济。
从理论的角度上观察,市场经济发展到当前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已经远超出社会消费能力。例如,我国房屋建造能力就远远超出居民对房屋的消费能力。房屋建造完全不存在技术上瓶颈,也不是因为中国人不勤奋,但为什么在我国还有如此多的城市居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美国人很聪明,为保持其世界经济的领袖地位,借钱给买不起房子的穷人买房消费,用发展中国家对美元的需求,凭空创造出一块社会消费需求,从而使自已在网络科技带来的一阶段繁荣过去后,经续十年引领着世界经济。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这就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规律是追求利润,有“市场”才有利润。从这里可以看出“市场”对于资本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社会的有效需求对经济发展是多么重要!
市场经济具有天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最本质特征就是在不突破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尽量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但是现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包括普通民众也都已安居乐业了,社会消费能力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已到相对极限,“市场”再挖潜力也不会很大。因此,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放缓是必然的趋势,救不救市实际上都一样。幻想美国经济增长继续引领中国出口增长这是不可能的事。
相反,只有中国的尚不发达才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这种潜在消费能力对趋利的资本来说,就是巨大的市场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彻底刷新我们的经济理论(详细请参见《当代中美金融大战
扩展内需是历届政府的难点,但现在已成为我们必须要做的功课。我认为如下几条措施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政府坚决救市。措施有:以国有股作为供需平衡的调节器,暂停国有股解禁;放松银根,并用央行锁定的存款准备金借贷给央企回购股份;汇金公司可持续大胆的购买三大国有银行股票,直接用银行派生的货币通过国有股回购方式短时间将股市打到3500以上点位,不给外国热钱有机会抄底。这样做的好处是:①快速恢复国内中产阶级消费能力;②吸引当前无处可走的国际热钱为中国经济作贡献(详见蔡定创《当代中美金融大战
2、国企每年有一万亿的利润,由于少向国家分红,有时会成为投资过热之源。国家在此非常时期不是将其锁在银行里,而应该作为灵活调节生产与消费比例的工具。例如,也可以先将此钱借出来,用于能迅速扩大内需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医疗、社保和提高职工的生活补贴。锁定在银行里,或者变成存款准备金锁定在央行就是死钱,反而造成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当用于社会消费后,所产生的消费拉动也就同时增加了国企的利润和国家税收,钱又会相应地赚回来(此方面内容在蔡定创《宏观调控的改革空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70e7901000bjx.html中有详述)。
3、二年增发五万亿特别国债(粗略估计数),用锁定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购买(不能由银行或居民购买,银行与居民购买会挤压民间投资),专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保障房建比例。此既得人心以能快速拉动经济发展。经济适用房建设之所以用国债,是因为这部份钱在一个建房周期就可收回。房地产具有最长的产业链、充分的市场需求,而且能解决大量的人口就业。城市化和住房是中国后3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需驱动产业(见蔡定创《后30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70e790100aeat.html),而且也是当前在高房价条件下国内消费需求快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已有大量的高价房没有买出去,为保守这些企业利益,就放缓这个对拉动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战略产业正确政策的实施,如果这样的话,必将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使我们失去世界经济危机给我们提供的良好经济表现的机会。
4、国家外汇储备不要去买美国任何债券为别人救市,也不要去抄什么美国股市的底,更不要去收购美国任何金融企业。已经购买了的债券因为无法安全退出,倒是可以通过谈判用债权换跌落到底的低价股权。包括中投公司投资在内,都应趁当前国际油价、有色金属等资源价格大幅跌落的良好机会大量增加储备。满足中国经济发展,还需要十分巨大的资源支持。
5、改革经济统计指标,将因国际资源涨价通过进口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指标作单独统计,并将其排除在CPI范围外,以防止现今因输入性通胀因素造成CPI过高,对国内经济状况的错判。此也是消除社会对“通货膨胀”心理障碍,政府大胆用好“过剩资本”于国内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