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错误的历史观必须放弃

火烧 2008-10-16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指出错误历史观需放弃,批评颂清贬明及满汉之争,强调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融合而成,呼吁正确看待历史与民族政策。

错误的历史观必须放弃

阎崇年在无锡签名售书时的被打事件,引来了各类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一片叫好之声。特别是一些热心的网友在严厉谴责阎崇年的同时,还从阎崇年发表过的书籍、言论中,摘录了阎崇年讲过的一些话,编辑成了“阎崇年语录”,以铁的事实揭露阎崇年颂清贬明的行为。时至今日,阎崇年被打事件的余波仍未平息,而且,由阎崇年被打引起的明清两个王朝的优劣之比,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满汉之争,并进而引申到一些人开始怀疑和否定毛泽东时代和现在的民族政策,有的人竟然还无知的赤裸裸地宣扬起大汉族主义来。  

热炒阎崇年被打事件,颂清贬明或是颂明贬清以及煽动大汉族主义等等一系列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前段时间热炒“汉服”等事件紧密配合的。是歪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篡改、阉割、否定中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活动的关键一环。,如果能够排除是国内的反动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以及洋奴买办分子与国外反华势力相互勾结,意在分裂我中华民族,图谋肢解中国而挑起的一场阴谋,那就只能是一些人存在的错误历史观和朴素的民族情感等因素导致的了。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新的、更大的民族共同体,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容任何质疑的。中华民族的产生,是五十六个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而不是一个民族吸纳其他民族的过程。至于这个新的民族以什么来命名,以哪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新民族的主流文化,那也只能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中国九百六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五十六个民族能够共同生活在这片统一的国土上,是在清代才出现的。虽然到了后期,由于列强的侵略,丧失了大片的国土,但是,经过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努力,能够容纳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是保留下来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十六个民族的英雄儿女,用鲜血共同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抗击外来入侵的英雄赞歌。各族儿女就是在这相互交流,共同生活,特别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战斗中,逐步完成了民族的融合。今天,汉民族由于人数最多,汉民族的文化因此也就自然成为了中华民族这个新的民族共同文化的主流,这一点,说明了汉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文化。但是,满、蒙、回(西北地区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兄弟民族)、藏等少数民族兄弟,同样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开拓和保有共同生活地域的伟大贡献。  

满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统治者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了包括民族政策在内的一些统治政策,这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满清统治者对中华民族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在当时世界上“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果断的措施,迅速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否则,在沙皇俄国的魔爪已经伸到了黑龙江流域,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的魔爪伸到东南沿海的情况下,中华民族的历史不知将会怎样?  

满族人为主建立的清朝取代汉族人为主建立的明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改朝换代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不同。满族的先人女真人与大部分汉族人一样,也是生活在大明朝有效管辖的疆域之内的,也承认并接受大明朝政权的有效管辖。按今天国际上通用的国籍法标准来看,满族人也是明朝的臣民。如果按那时的标准来看,满清取代汉明只能算是“犯上作乱”。从哪个角度看,满清取代汉明都不能算是“异族入侵”。对待历史问题,不能采取双重的标准,否则,我们有何理由把从祖上几代起,就不再生活在汉族政权管辖之下的率兵灭南宋的张弘范视为汉奸。  

今天,一些痴迷传统的华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人,总是认为明朝时的文化如何如何先进,科技如何如何发达,是满清入主中原,才打断了华夏文明的进程。这些人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不仅引用了众多毫无意义的史料,而且不惜搬出某些西方人的所谓见闻及论断来为自己佐证。真不知这些人是怎么想象出来的?华夏文化既然如此的先进,怎么还能被野蛮的,甚至在某些人眼中连文化都没有的游牧民族所打败?文化是干什么的?文化的作用不就是为了开启人的智慧,指导人类进步,指导人类走向文明,走向强盛的吗?拥有先进文化,拥有几千万人口的汉民族被只有几十万人口,且文化十分落后的满族所打败,这说明了什么?在满族人造反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中,几十万明朝的政府军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几千万汉族百姓中又出现了几个像夏完淳、阎应元那样的义士?我曾经看过一片文章,文章中说:明朝约一亿的人口被满族人杀了一半,尤其是那些勇猛的、坚强的、有骨气的都被杀或自杀了。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勇猛的、坚强的、有骨气的,为什么不去杀敌人,以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是选择了自杀?有如此众多勇猛的、坚强的、有骨气的人,为什么却战胜不了少数的敌人?不要忘了,那是在冷兵器的时代,而且,汉族文化比满族文化要先进得多,那么,明军的武器装备论理也应该比清军先进。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多数人被武器装备落后的少数人打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愚昧。愚昧得已经到了勇猛、坚强、有骨的敢于选择自杀,而不去上阵杀敌;愚昧得已经到了一盘散沙,被弱敌各个击破的程度。而造成愚昧的原因,只能是文化,是传统文化中腐朽没落的成分。  

有的人为了证明明朝被清朝所打败并不是由于文化上原因的这个理由,还搬出了西罗马帝国亡于野蛮的匈奴人,东罗马帝国亡于野蛮的土耳其人的事实来证明。这样的理由能站得住脚吗?用什么来说明东西罗马帝国骄奢淫逸的文化就比匈奴人、土耳其人强悍的文化先进呢?如果说像罗马帝国那样荒淫无耻的文化也算是先进的话,那人类还不如倒退回群婚时代去。而且,即使这样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曾经败于野蛮民族之手的欧洲人也做到了及时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没有再次重蹈历史的覆辙。不但没有再次挨野蛮民族的打,并且还开始了打别人。而我们呢?如果按照某些人所遵循的“汉夷之分”的标准,那我们就是一挨匈奴的打,二挨鲜卑的打,三挨突厥的打,四挨蒙古的打,五挨满清的打,期间还尝到了羌、羯、氐和契丹、女真、党项的一些小打小闹。这叫什么?这叫“记吃不记打”。  

阎崇年被打的这件事,说明了至今仍然有些人还在坚持错误的历史观。就是把历史上的中华民族的概念与今天中华民族的概念混为一谈,认为只有汉族才是中华民族,是汉族吸纳了其他五十五个民族,其他民族只有融入汉族之后才能被是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确实,汉族占了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汉族的文化也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干。但是,其他民族,尤其是有着强烈宗教信仰的一些兄弟民族认同并接受的只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主形成的新文化,而不是原汁原味的汉族传统文化。如果以儒家学说为主构成的汉族传统文化真有如此大的魅力,在儒家学说哺育出来的汉族人民真有强烈的开疆拓土意识,那么中国也就不会出现信仰喇嘛教的蒙、藏民族和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和萨克等十个民族了,在崇尚儒家学说的大明朝统治下的生活了二百多年的女真人也早就应该被同化了,哪里还有后来某些人口中的“异族入侵”说。今天,在毛泽东思想遭到一些人的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力开始减弱的情况下,“藏独”势力却重新猖獗,“疆独”势力也开始出现,不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吗?  

可能有持大汉族主义观点的人会说:只有汉族才能算是中华民族,如今汉族成了国家的主体,其他民族愿意归化的留下来,不愿意归化的滚出去。不要忘了,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只占中华民族人口总数百分之六的少数民族还占据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百分之六十。那可是满、蒙、藏、伊斯兰等兄弟民族开拓、保有并世代生活的家园。我们今天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拥有十三亿以上的英雄人民,形成了强大的中华民族,这绝不是哪一个民族的贡献,而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按照那些持狭隘血统论的人的观点,那开发、保有我国北部、东北、西北和西南的蒙古族、满族、维吾尔、哈萨克、藏族等少数民族就只得携带故土背井离乡或自立门户了,这些人与“藏独”、“疆独”分子配合的倒是很默契。也许有人会说,汉族人的祖先也曾经到过那里,汉族政权也曾对那里的少数民族采取了封赏、赐予爵位等羁縻的措施进行管辖。确实,历史上的汉唐时期确曾对那里进行过管辖,但是,一是时间很短,二是封赏、赐爵等羁縻措施能否算是有效管辖。如果这样也算是有效管辖,那我国在东汉时期就曾经赐予过日本国王金印,明朝的万历皇帝还封过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呢,那今天又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错误的历史观和对待历史问题的双重标准不但会影响我们今天的民族团结,阻碍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而且还会遗患无穷。一九六九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之后,中苏重启两国领土谈判,苏联就坚持认为中国的边界在长城一线。当年的人民日报还曾发表过一篇“新沙皇亡我之心不死,硬说中国的边界在长城”的社论。苏联这个论点的依据,说起来,还是我们授之于人的。辛亥革命时,孙中山、章炳麟等人就坚持认为自己不是大清国的人,自称是支那人,是大明朝的后裔。满清取代大明是“异族入侵”,自己是亡国二百多年的前朝遗民。在孙中山的支持下,章炳麟、秦力山、马君武、苏曼殊等人还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纪念大明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的纪念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光复汉族,还我山河”等纲领。这个纲领显然将许多少数民族排除在了中华民族之外,同时也将这些少数民族兄弟世代生活的家园排除在了中国的领土之外,也预示着自己只是明朝的合法继承人,不继承清朝的基业。这些人的认识,显然还不及几百年前的朱元璋,朱元璋还知道推翻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之后,要为元朝修国史,以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而孙中山等人在早期却不承认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属于中国历史的延续,竟然能够把中国的历史删除二百多年。这种为了进行民主革命而不择手段的行为,离丧心病狂也差不多远了。虽然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在创建中华民国的过程中,孙中山认识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纲领的历史性错误,立即停止了使用,而用汉、满、蒙、回(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藏“五族共和”代之,但是历史性的错误已然铸成,并遗祸至今。  

有些人撰文说长城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分界线,只是一道军事防御线。这样的说法你不觉得好笑吗?哪一个国家会在自己的国土中部修一道长达万里,把国土一分两半的防御线?修这样一道防御线,又是为了防御谁?这样做,岂不是将国民也分隔开了吗?莫非种族隔离政策的发明权在大明朝不成?  

在人类历史已经走进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在中华民族早已结成统一的整体,并日益巩固的时候,在满汉两个民族,包括其他五十四个民族早已融为一家,彼此难以分开的时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联系越来越紧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挑起新一轮的满汉之争,人为的制造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已不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只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阻碍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从而给国外国内仇视中华民族,时刻不忘分裂中华民族的各种势力造成分裂中华民族的机会。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以及其他民族,现在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携起手来,“相逢一笑泯恩仇”,忘却历史上的恩怨,牢记历史上的教训,站在未来的高度上,站在大历史的角度上,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着想。对那些顽固坚持错误历史观的人,必须进行严厉的批判,必须肃清这种错误思想。至于对那些被国外反华势力收买的,意在分裂中华民族,图谋肢解中国的敌对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则不仅仅是批判的问题了,而是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坚决予以回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