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白猫黑猫,偷吃小鸡就是坏猫
“四人帮”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赵满福说:不管白猫黑猫,偷吃小鸡就是坏猫。
“四人帮”是极左分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混,胡说八道不足为奇。邓小平为人务实,他的猫论,比“四人帮”的邪说自然进步许多,但也有明显缺陷。猫抓老鼠,是其职责,不一定要归入做好事的范畴。能抓住老鼠的猫,算是合格的猫,不一定就是好猫。退一步讲,就算猫抓老鼠是做好事,但做好事的猫未必就是好猫,只有既做好事又不做坏事的猫才是好猫。拿猫抓老鼠与吃小鸡这两条来说,不吃小鸡也不抓老鼠的猫,不是好猫;吃小鸡而不抓老鼠的猫,不是好猫;吃小鸡又抓老鼠的猫,不是好猫;不吃小鸡又抓老鼠的猫,才是好猫。
笔者记得,童年时农村老家养鸡,几年都养不好,总是一大堆鸡苗,成鸡后剩不了几只,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瘟害,二是猫害,猫害既来自自家养的猫,也来自别人家养的猫或野猫。猫偷吃鸡,常在半夜偷吃,扑杀小鸡的动静很大,声音很恐怖,能把人从睡梦中惊醒。
邓小平的猫论,只问猫抓不抓老鼠,不问猫吃不吃小鸡,显然是片面的。按邓的逻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即使偷吃小鸡再多,也是好猫。自然就有,干部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即使贪污受贿或鱼肉百姓再多,也是好干部。难怪改革开放30年,干部腐败愈演愈烈,至今不可收拾,民怨沸腾 。影响到民间,就是不管什么人,只要搞到钱就是好人能人,笑贫不笑娼,笑贫不笑腐,结果是人们为了搞钱而不择手段,制假贩假、坑蒙拐骗、诈骗勒索、偷盗抢劫、卖淫敲诈等不一而足。
即使抛开吃小鸡的问题,也不能断定说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抓住一只老鼠与抓住一百只老鼠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抓住一百只老鼠的猫更容易成为好猫。如果猫只抓自己不喜欢的老鼠,对自己喜欢的老鼠则网开一面,这样的猫就不是好猫。例如当年厦门海关,反走私,抓了好多走私分子,似乎成绩卓著,但他们抓的只是非赖昌星系的走私,对赖昌星系的走私,则大力保护,而且,他们打击非赖昌星系的走私,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支持赖昌星系的走私。厦门海关这只“猫”,在抓住一些老鼠的同时,却在保护更大的鼠,而且,抓小鼠的目的是为了大鼠吃的更饱更肥,当然不是好猫。看来,只有抓住老鼠又不与老鼠勾结的猫才是好猫。再进一步,仅抓住老鼠还不够,还得保证杀死老鼠才行,抓住后又放掉是不行的。
因此,邓先人的理论也得与时俱进。
起码应改成: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把“就”改成“才”,把“就是好猫”改成“才是好猫”,这样,抓住老鼠,就不再是成为好猫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了。抓住老鼠的猫不一定是好猫,但好猫一定是能够抓住老鼠的猫。
再进一步,自然是:不管白猫黑猫,杀死老鼠才是好猫。
再回到猫吃鸡的问题。偷吃小鸡的猫是坏猫,有的继而发展到半公开吃鸡,再发展到公开吃鸡,成为猫魔。现在,2008年,有的猫魔们又进化成猫精了,因为它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公开吃鸡,它们越来越猖狂,甚至对人张牙舞爪,好像还想吃人。既然有的坏猫都这样了,那么这些坏猫的末日也就到了,要变成死猫了。
更而且,坏猫们不仅自己偷吃或公开吃鸡,还勾结野猫、洋猫来一起吃鸡,甚至把家养的鸡送给野猫、洋猫。猫害触目惊心。
不管白猫黑猫,偷吃小鸡就是坏猫。这句话肯定是对的,而且,在腐败与反腐败激烈较量的今天,也是万分重要的。
var $tag='文化'; var $tag_code='1ce36b2ea00db52b8f6125c825aecbd1'; |
见人开仓亦不走。
今朝老鼠大如狗,
见人开仓学狮吼。
吃完粮食要吃人,
千年鼠精血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