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前不久听湖南电视台报道,说蓝山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怎么搞得好。当时没有来得及评论,现在有点模糊了。记得是当地生产一种鞋子,过去经过广东中介商卖给美国,蓝山卖2元,广东中介商卖4元,外商在美国市场卖20元。报道还表扬蓝山的是现在不经过广东中介,直接以4元卖给外商,比过去多得2元。我不知道这应是一条好新闻,笑料,还是一幅讽刺画?看这条新闻和当年鲁迅在日本看日本人杀中国人的电影的感受差不多。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从而价格在这条链条上应如此分配吗?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就是这样为外商创造剩余价值,不知道是被剥削?不批判,不揭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廉价劳动力换来了技术吗?青岛港口码头吊车,靠进口,要多花几十倍的价钱,还是靠自力更生才解决了问题。买人家的多花几十倍的钱,卖给别人的只能得人家几十分之一的钱,这一高一低的差距要扩大多少?问题是中国劳动者心甘情愿出卖廉价劳动力为外国人创造剩余价值还不够,你卖给他便宜东西,他还要用“反倾销”再刮你一层。中国劳动者不只能剩下骨头吗?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平等,世贸组织的平等,与外商的平等?在网上看到好像北大有个姓辛的教师举过王震在伦敦看到清道夫工资比自己高的例子,夸资本主义优越,耻笑社会主义贫穷。依上述交易,外国人不富,中国人不穷才怪呢?资本主义的富裕是因为占有大量别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辛某看到的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恰恰是这种制度的恶劣。所谓大学教授,都分不清这个黑白。真叫人痛心。
卖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不改变全民所有制?
早几年风行向管理者、私人资本家大卖国有资产的时候,有识之士指出,这是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化公为私,是搞私有化。有人出来辩护,这不是公有制的瓦解,只是资产形态的转换。按这种理论,国家如果把国有生产资料全部卖给私人,国有制并不变,也不是私有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全民所有制,或者某些人称的国有制,并不是随便什么东西的所有制,而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国家把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卖光了,全民所有制当然就不存在了。生产资料与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是不可等同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才是生产、供应、价格的实际控制者。好比一个濒临破产的资本家为了生计不得不把全部生产资料出卖,他就只能成为被别的资本家宰割的无产者。极而言之,如果我们国家把全部国有资产卖光,不仅没有了国有制,卖得的货币也会化为乌有。因为,掌握了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资本家也就掌握了定价权,他可以让国家手中的货币贬值,国家卖出一个工厂的钱用不着多久,可能只能买回一堆狗屎。现在的物价上涨基本上体现的是私有者的意志,国家不再是生产资料的基本所有者,想调控物价也就调不灵。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