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的生存之道
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的生存之道
田忠国
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是什么?我个人以为,一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控制全球,二是从控制全球资源的角度部署控制点,三是全球经济自由化为美国暗设吸收其它国家财富。这三点的一个共同支撑点就是全球性的文化战略。文化战略说穿了就是从道义上为控制全球找借口,但这个借口你不得不叹服恰如其分,这就说明,美国有一批爱国精英导演了一场世界级的好戏,虽然戏的核心谜底只有一个:世界霸权。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不仅仅是中国,几乎世界各国都有一批为美国霸权效劳的精英,虽然迷雾重重,但也不是无迹可寻。从相关资料上看,比如说由美国政府暗助各个研究会、基金会的交流资金,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使各国的部分精英大尝甜头。从这个角度说,精英的自私,将是美国霸权的最大帮手。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从全球战略角度上说,在美国扶持下的新政权如果获得成功,就把中国通向世界的西南大门关上了。下一步中国该怎么办?是等着美国扎紧脖子?还是解开扎在中国脖子上的套子?从中国战略利益上说,中国必须解开。但从个别精英的文章中看,美国是民主国家,把刀子插到中国的心臟上都是美国对中国的友谊,都有利于中国,这会不会影响到决策层,不得而知。但是让我看,中国必须把扎到中国脖子的绳索彻底解开。
当然,这是一场智慧与耐心、信心与决心的较亮,而不会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但如果中国放弃军事力量对巴基斯坦的帮助,也就没有智慧与耐心、信心与决心的较亮。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必须亮剑,打消美国扎脖子的幻想。
打消美国扎中国脖子的幻想,中国才有可能同美国在智慧与耐心、信心与决心上较亮一番。
另外,在美国的全球战略日亦逼迫中国的情况下,中国也该寻求一下生存之道了。
中国的生存之道,我以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确立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战略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如果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就不能把教育当成摇钱树、钱袋子,这是一。第二,要把学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重点,而不是以培养考试型人才为重点。如果以后者为重点,以毁灭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代价,教育就是自废武功的失败的教育方式。
有人在总结晚清历史时认为,晚清的失败既不是GDP的失败,也不是军事力量的失败,而是教育的失败。我还认为,晚清失败的原因与主体精神的丧失、价值观念的破碎甚至矛盾冲突、国际视野的短视和精英的自私有紧密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说,构建独立自由的价值秩序,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由和创造精神,比向学生灌输那些没用的知识更重要。但是,当惯了官老爷的教育部和各学校的校长们,会放弃享受绵羊敬仰的美好待遇么?我看难。
二、确立以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体的精神文化战略
一个国家的生存之道,并不单单是吃喝拉撒,如果人们把目光紧紧盯在吃喝拉撒,放弃对主体精神文化的追求,让我看,这个国家就离自我毁灭的尽头不远了。
因此,以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主体精神,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价值秩序,是中国未来求取生存必须解决的问题。
潘维 先生曾为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描绘了“道德观,自然观,群体观,社会观,政治观,民族观,国际观”七个观念,我再加两个,一个是独立自由创造观,另一个是平等观,这些观念互为表里,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中国就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走联合上合与占居战略制胜点相结合的路子
平等、互惠、统一互动战略,应该是上合组织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应该下大力气,从全球战略的高度,占居战略制胜点。如果中国一直处于守势,在美国全球战略的围困下,中国的战略空间会越来越小,因此,中国必须改变战略,以攻为守,掌控战略制胜点,调动国际局势的转化。
四、突破美国在中国南海的战略封锁
南海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是重要的资源储藏地,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必不可少的生存空间。美国利用中国周边某些国家占有生存空间和资源的野心,暗助某些国家占领南海的海底资源,达到美国战略围困中国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必须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精神准备,同时,也要准备好摧毁个别邪恶国家的准备,并在南沙群岛,建立长期驻扎的军事基地,使中国对南海保持绝对控制权。
五、展开多渠道的民间文化外交,突破霸权文化对世界的围困
面对强权,光用嘴抗议是不行的,要用军事行动和文化攻击抗议。这就需要一套完全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诉求的文化体系,多渠道、多维度的展开民间文化外交,突破霸权文化对世界的围困。毛泽东生前,用革命的方式,有效阻止了战争。强硬的战争态度是阻止战争的有效手段,强大的文化攻势也是阻止战争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人应该有毛泽东的志气、豪气。毛泽东能做到的,他的后人能做到,他没有做到的,他的后人也一定能做到。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