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老李PK高级职称记
教师老李PK高级职称记
先,小李在师范专科学读书,彼时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又爱写文章,竟博得了才子之名。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的小镇中学当了语文教师。因为功底深厚,所以在课堂上是口吐莲花,笔走龙蛇。颇受学生敬佩,是个十分优秀的语文教师。一直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的领军人物。在他们那个镇的“社会”上享有盛名。怎奈人无完人,小李也有一点不好,就是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致命弱点:清高、自傲、不媚上,对那些不学无术的学校领导从没正眼看过(万幸的是现今的知识分子已经把这个致命的弱点克服的差不多了,估计用不了太久它就会在知识分子的遗传基因中消失),这着实让小李吃亏不小。参加工作多年,小李变成了老李。当年的同事有的改行在县城当上了局长;有的爬上了校长的位置;次一点的也晋升了高级教师职称,可老李还是个普通教师,连个高级教师的职称也没晋上,真是窝囊啊。还是新来的校长慧眼识才,赏了他个安慰奖性质的教研组长的职位。
其实老李的心里就没想过当什么领导。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晋升高级教师职称。是啊,现在的教师挣的是职称工资,职称越高工资越多。这中学教师的职称分三级、二级、一级、高级和特级几等。以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为例,在工龄相同的情况下,高级教师比一级教师工资每月高出近四百元,而且在调工资的时候,因基础工资的不同差异会更大,就不是四百元的问题了。对初中教师而言,特级教师远不可及,高级教师尚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很多教师都把能晋升高级教师作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
老李的爱人原是民办教师,后来下岗了就成了农民,家里有一垧责任田。是个典型的半工半农家庭。前些年孩子小;父母又都单过,加之农村的花费少,老李倒没觉得日子艰难。现在父母年岁大了,体弱多病,就归到了他这里;特别是孩子上了高中之后。这城里的高中简直就是吸钱的无底洞,老李的日子是日见窘迫,晋升高级教师的愿望也日见强烈。眼看着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依次晋升了高级教师,老李没着急。人家是领导嘛。俗话说好事太少先可领导。领导先群众之乐而乐也是正常的。又见那个长得象妖精似的、只会在计算器上摁几个数字连课都不会讲的女会计也晋上了高级教师,老李也没生气,人家有漂亮的脸蛋呀。又见两个不学无术、每年都被学生哄出课堂好几回的教师混子也晋升了高级教师,老李沉不住气了:论业务水平、论资历、论教学成绩、论对学校的贡献,他都是出类拔萃的,且自己在一级教师的岗位上也干了十多年了(按规定在一级教师的岗位上满五年就有资格晋升高级教师),可就是没轮上。老李决定去找校长理论理论。
校长真不愧为是校长。不管人家是靠关系上来的也好还是花钱买的官也罢,嘴茬子就是厉害。几句好话就让老李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校长又说知道你各方面都够高级教师的条件,可是今年夏天你老爹骨折住院你请了半个月的假,按学校制度一天假就扣一个考核分,这样你的年终业务考核分就不在优秀之列,不在优秀之列就没有晋升高级教师的资格。这是上面的硬性规定,谁也没有办法。说完就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子文件。老李哑口而出。第二年老李象头驴一样,一天假也没请,可还是没有他的名额。老李又去找校长。校长说今年你的工作很努力,起到了老教师的带头作用。老李说我哪年都是这么努力。校长接着说你的考核分也在优秀之列,可这仅仅是资格分,你的政绩、业绩都没有你竞争对手突出,况且你只是校级优秀教师不是县级以上的优秀教师,按规定还是不行。老李说在咱们学校政业绩有超过我的?校长说按省里职称评定部门的规定,政绩业绩的多少就是看证书的多少。你想想那些评审专家们远在千里之外的省城哪里知道基层老师的工作实际,不就得看证书么?老李说那些专家不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凭啥让他们决定老师的命运?校长诡异的笑了一笑,意味深长的说这就是国情啊。校长又说我知道你的文笔很好,也知道你在报刊上发表过散文诗歌什么的,可那是文学不是教学,我是爱莫能助哇。老李心里骂了句这些狗日的专家,这些王八屁股烂龟腚(规定)。悻悻而出。
教师的政绩就是看优秀教师证书,主要是县级以上的。老李虽然年年是校级优秀教师,可这县级以上的优秀从没当过。这县级以上的优秀从来都是校长说了算。一般来说校长得了谁的好处或是上面的领导打了招呼,校长便内定人选,在教师会上一公布完事。因为现在学校的人事实行的是校长聘任制,校长一言九鼎,谁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如果没有内定的情况,校长便让群众评选,以示民主管理。这时的教师便褪去为人师表的外衣,回到了原始洪荒年代。清高的老李既不媚上又耻于争夺,怎么能当得上?再说这业绩证书。各级教研部门、各级名目繁多的教育“学会”每年都要搞论文征集活动。只要和上面的教研部门有点关系、肯交不菲的评审费就能拿到证书。老师们的论文一般是这样出炉的:好一点的在网上下载一篇略加改动一下;图省事的便原封不动的打印。老李一个组的小王恶作剧似的从网上下载了一篇小说,加了个论文题目交了上去,也得了个三等奖证书。治学严谨如老李之辈实在耻于参加这样的“商品论文征集”。哪来的那么多证书?
此路不通走他路。老李听说在教研报刊上发表论文也算是业绩,还比其他的论文管用。老李从小就爱写文章,一直以文人自居。爱屋及乌,也就特别崇敬那些报刊的编辑,一直把他们看作是圣人。于是决定向教研报刊投稿。学校被强行摊派的教研报刊有十多种。老李抱了一摞子回家钻研起来。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看。钻研了小半夜老李一阵窃喜:这样的狗屁文章都能发表,凭自己的文笔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材的领悟,发它个几篇论文还是不成问题的。说干就干。老李奋战了几个晚上写了一篇,自我感觉良好,寄了出去。老李日思夜盼,苦候佳音。甚至想好了要用论文稿费买几斤猪肉,家里已是几月不见肉味了。终于等来了编辑部的信,大意是大作收到,水平很高,决定刊用,但须付版面费五百元。汇款时注明是否要报销凭证。老李以前也发表过豆腐块类的诗歌散文什么的,多少都有些稿费。怎么这世界上还有让作者倒贴的?把老李气的拍碎了桌面,连骂娘的力气都没有了。心想怪不得刊物上竟发表领导们的论文呢,原来人家能报销哇。可自己怎么能拿得出这五百元的版面费呢。
此后的两年,老李还是没得到晋级的名额,不是差在这儿,就是差在那儿,原因都没有重样的。就象鬼子扫荡八路军似的总是差那么一步赶不上,把老李搞的也没了耐心。心想,罢,罢,罢!我道不行,看来今生于高级职称无缘了。
没多久,当地教师工资普调。有高级职称的调了一千来元,老李因为没晋上高级,只调了六百多元,成了同龄人中工资最低的。甚至几个后生的工资都超过了他。把老李羞的无地自容。清高的底气也没有了,学生的笑脸在他心里也不灿烂了。老李从此消沉了下去,还喝起了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就在老李快消沉的人生的底线的时候,有一天老李作为亲友团参加外甥女的婚礼,意外的发现外甥女的叔公在教育局人事科上班。如同老套的电视剧情节,老李的晋级之路来了转机。不久,在县城某饭店的隐秘小包间里,老李和他的亲家,就是教育局人事科的那个职员推杯换盏。在酒精的沟通之下,两人很快成了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老李如失散了多年的地下党找到了组织一样,倾诉了自己的一切。他亲家也开始对他“哼哼”教导。说我老家也是你那个镇上的,你们学校的那点破事儿都在我心里。早知道你是镇中学的名师。凭你的才气和资历,要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领导,别说是高级职称,连校长都早当上了。你就是吃亏在清高和自傲上。才气有什么用?领导不认可的才气就是晦气。清高有什么用?千道理万道理你一个没有外快的臭教员多挣工资才是硬道理。现在实行的是校长聘任制,你和校长不搞好关系一辈子也别想晋高级。他亲家又叹了一口气忧郁地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你这种人,看来偏远地区教师的思想解放工作任重而道远哪。老李说人家校长的话也不无道理呀,都怪我的政业绩证书太少。他亲家说那是校长在忽悠你,他心里早就有人选。他亲家又干了一杯酒说什么是领导?领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把阴谋诡计搞成光明正大,把你卖了你还得帮人数钱。又说谁叫咱们是儿女亲家呢。这事我帮你搞定,包你明年拿到名额填上表。老李疑惑说不到一年的时间能搞到那么多证书吗?他亲家说一切听我调遣。老李忙喊再上一瓶老窖,两人满上。老李举杯说跟他妈的清高干杯!他亲家又和他耳语了一番。只见老李的红脸变成了猪肝,说校长小我十多岁,我实在不好意思给他送钱。他亲家说这是办事的底线,你要做不到一切免谈。老李说我都他妈的都和清高干杯了,就豁出这张脸了。他亲家说你还不愿花钱?你以为领导愿意要你的钱吗?火候不到,领导还不收你的钱呢。你贸然前去就会成了行贿的典型。知道什么叫拎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吗?老李着急了,那?他亲家说不要紧,我全给你协调好。老李问得送多少哇。他亲家说你和校长没有人际关系基础,得一万元吧。再加上其他费用,办成这个事得一万五钱元。我要是科长的话打个招呼就好使,可我只是个一般干部,又快退养了,没那么大的威力,所以你得花钱哪。老李在心里算了一下:自己还得十多年才能退休,退休后就算活十年,一年多挣五千元,二十年就是十万多元哪。利润可观,值得投资。两人计议已定。
老李回去后把自家的一垧责任田卖了十年,得了一万五千元。
老李开始行动。
经过一天一夜的思想斗争,老李终于在中秋节的晚上做贼似的溜进了校长在县城的家。把一万元放到茶几上。原以为校长会推辞一二,没想到人家很大气的拿过放进了抽屉。比猪八戒吃人参果还痛快。
年末,老李的业务考核分全校第一;在有资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里排序第一。
寒假,老李和他的亲家请县教育科研所的所长在县城最高档的帝豪大酒家撮了一顿。酒足饭饱后又到金丝鸟洗浴中心进行了一条龙的消费,自然都是老李买单。不久老李来到所长的办公室,所长一下子给了他二十来个证书。告诉老李说这些证书只给关系户。“零售价”是县级三十元,市级六十,省级一百二十,国家级一百八十。你们校长和你亲家都和我打了招呼。就核你个“批发价”,收你两千元。回去别忘了把底稿补上。老李千恩万谢的出来。老李找个没人的地方一看:哪个级别的都有,种类有论文、科研成果、优质课等等;证书的题目是电脑打印,编号、钢印俱全;时间分散在近五年。找了个网吧上网一查,全是真的,心里有了底。老李想领导办事多么稳妥周密啊。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转年六月末,到了评优的时候,校长把市级优秀教师指标给了老李(比县级还厉害)。大家都说老李是名副其实。老李的晋级又多了一份胜算。
老李的亲家又要了两千元钱。说是用来和有关部门沟通,必保给老李所在学校一个高级职称名额。
一切都出奇的顺利。
七月,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工作开始,老李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拿到了高级教师评审表。
十二月,老李接到了经市、省评审小组专家评审通过的高级教师评审表。看着那一连串刺眼的红色印鉴,老李竟高兴不起来。
老李终于挣到了那份早就该属于他的高级职称工资。因为工龄长,他的工资是全校最高的。新工资从审批之日起兑现,前几个月少开的一次补齐。老李感叹:上级真是讲理啊。
当老李在银行领取补发的几千元工资。站在银行大厅的整容镜前,竟有些认不出自己来。他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骂了句:
我他妈的还是个教师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