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应内外有别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喜欢讲礼仪、讲和谐。儒道两家的始祖都非常注重这个命题,孔子强调中庸之道,以和为贵,老子喜欢平衡,以和为美。所以我们现在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有很深的文化蕴含的。但孔子和老子所在的春秋时代是一个争于气力的时代,讲究的是武力和智谋,因此两位圣人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大志愿。孔子周游列国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老子隐迹山林不知所踪。但他们的学说却对后世影响巨大,为他们赢得了圣人的称号。
在历史上有一个打仗讲仁义的极端例子,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宋襄公故事,和敌人交战时,有人劝他趁敌人过河时半渡而击之,他要公平和敌人开战,不听。后又有人劝他趁敌人刚上岸立足未稳之时击之,他说仁义之师交战要讲公平,也不听。再后敌人结好了营寨,向宋军发起了进攻,宋军大败,宋襄公也成了千载笑柄。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又说“战事不过奇正,而奇正之变无穷也”。这就是说打仗是讲究以胜为主不择手段的,不是比道德谁高尚的,宋襄公把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用在了战争上,和敌人讲道德,结果却害苦了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士兵。
由此我常想到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仅就国内形势而言,构建和谐社会凝聚人心无异是正确的,因为和平时期,人民讲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但如果将之引伸到全世界,我觉得就有点如孔子周游列国的意味了。因为当前虽然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世界财富是以国为单位计算的,而世界财富总量是有限的。当前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和欧洲西方发达国家的顶端优势受到一定威胁,所以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地压制我们。苏东巨变犹在昨日,针对中国的十项战略也在逐步实现,08年西方导演的支持藏独、抵制圣火闹剧不能不让我们惊醒,前几年的战略伙伴怎么突然变为强盗,若不是海外华人爆发出海啸般的爱国热情,后果孰难预料。
立国之父毛泽东早就告诫过我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现在已经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近些年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让我们付出了一些不应有的代价,我们面对的形势不是越来越和谐,而是越来越严峻。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只要自身的事情办好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用武力征服中国。所以我们对国内要大力营造和谐氛围,对外应该挺起腰板,堂堂正正地为发展中国家主持正义,在涉及领土主权的敏感事件上要寸步不让,在世界上树立一个不卑不亢、公平正义、富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尤其在与西方发达国家打交道时,应该想到要用孙子兵法的奇正之术对付他们,否则就会出现宋襄公式的笑话。
中国外交这几年确实有点让人看不懂,但如果真要是到扬眉吐气的时候,我想大家都能够看懂的,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也让中国人民再感受一下当年象抗美援朝胜利一样的自立自强。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