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批评自由”——回复【燕山客】

火烧 2008-08-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批评自由与解放思想展开讨论,分析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言论自由边界,指出舆论领导权的重要性,并回应西方理念对国内舆论的影响,强调思想解放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刘金华杂博】29:“批评自由”——回复【燕山客】

    乌有之乡不象有些网站那样,把正在评论的文章突出来,如果我没有翻看过去的文章,就不可能知道【燕山客】还有“回复楼主”给我;我想,如果在那篇文章的评论栏里作回复,【燕山客】也可能不知道。因此作文回答。我欢迎这样的讨论。 博客,是民众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平台;是民众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研讨会。
    【燕山客】6月2日第一次对我的《“批评自由”与“解放思想”》评论说:“文章不错.但我还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列宁反对的是一种具体的"批评自由",即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批评.那么对于自由主义者声称的一般的"批评自由"应当如何认识?是应当允许还是不允许?是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批评自由呢,还是自由主义者实际上自己就违反了这种应当提倡的批评自由?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言论自由理论上必须说清的问题.”
    我于8月3日回复【燕山客】:“是的,我们不是一般地反对“批评自由”。我在文中有一节专门谈这个问题,说我写此文,就是在解放思想;‘问题不在于“解放思想”或“实事求是”八个字,关键在于这八个字实际的内容。’列宁在《怎么办?》开篇时就讲了:‘争论一方一再郑重其事地援引批评自由,初看起来,简直难以想象还有什么比这更奇怪的事情。难道在先进党中间,有人声言反对欧洲大多数国家用来保证科学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的那个宪法条文吗?’今天掌握了话语权的精粹们一再呼号要解放思想长达30年,岂不也是难以想象还有什么比这更奇怪的事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当天【燕山客】回复我说:“如果说革命党人应当允许一般的批评自由的话,那么对1957年反右又应当如何理解?那些想让共产党下台的真正右派,所表达的毕竟也不过是‘言论’。再比如说,胡锦涛近日指出目前在舆论上还是‘西强东弱’,其实理论研究上也是这种态势。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些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时,是否应当允许代表西方理念的人群或媒体(如南方某报系)任意宣扬那些‘普世价值’?再进一步,是否在管理制度上,应当任由各种思想和观点去‘自由竞争’,而不必强调‘将舆论宣传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现在我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大家批判地考虑。
    从认识论说,首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即使没有人为的种种约束,也必然要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所以哲理讲: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或者说是认识了必然的表现。
    其次,辩证地讲,“批评自由”,就包含着反批评自由。“批评自由”的人如果否认他人的反批评的自由,那么也就是只要自己“批评自由”,不许他人反批评自由,这是霸道。这又是批评自由的相对性。
    再从实践上看,批评自由一般适用于“科学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在科学领域里,批评自由只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即服从真理,人为的制约有害无益,必须排除。但是,在科学领域以外,在大家共同生活的统一的社会里,就不可能只有批评自由,而不要统一意志或不用统一意志。否则社会便会产生混乱和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在阶级社会里,批评自由就必然要转化为斗争自由,即社会的被统治者有造反的自由,而统治者自然也有镇压的自由。不同阶级之间的批评自由,实质是利益冲突在意识形态的表现。
    我想,说到这里,【燕山客】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已经基本回答了。
    当年中国共产党整风,岂只是允许批评自由,更是发动党外人士自由批评。事情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发展为反右呢?【燕山客】已经看到了:因为右派“想让共产党下台”,这就违背了整风的目的,超出了批评自由的科学界限,转化成了“你下台我上台”的阶级斗争。
    【燕山客】说:“那些想让共产党下台的真正右派,所表达的毕竟也不过是‘言论’。”我认为,第一,要认识到“言论”也可以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凡是要夺取政权,总是要先造成舆论”。在言论尚不足以威胁统治阶级的统治时,统治者可以忍让一定的言论自由;在言论足以威胁统治阶级的统治时,统治阶级如果还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然会限制言论自由,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定罪镇压。不仅在古,而且在今,不仅在中,而且在外,因言致罪者不少。人们切不可书生气!所以毛泽东鼓励批评自由的同时,也要求批评者要“五不怕”,要“舍得一身剐”。
    我多次提出这个观点:斗争是相互的,不能只许你斗别人,不许别人斗你。当你斗别人的时候,就要准备着别人斗你。斗争的谁胜谁负,一般地说最终决定于是谁掌握真理,但具体地讲,则要决定于当时的力量对比。有许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反动统治者和右派不懂得斗争的谁胜谁负,最终要决定于是谁掌握真理,“左”的革命者和卤莽汉不懂得具体斗争的胜负决定于当时斗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惟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我们向为求中国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志士致敬,也要批判造成不应有牺牲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和卤莽行动。作为斗争形式之一的“批评自由”,也是如此,被批评的统治者会依靠强权来维护自己的意志,我们说“真理最终战胜强权”,说的是“最终”。
    【燕山客】所言理论研究上也是“西强东弱”态势,对于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应当由各种思想和观点去自由竞争,是对的,但允许“任”和“宣扬”,以及“不必强调‘将舆论宣传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则不对了。
    舆论和理论研究的“西强东弱”,正是因为理论和舆论宣传的领导权没有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西方培养和豢养的被大家称之为“美国鹦鹉”所鸣叫的声音成了“主流”,岂只是“西强东弱”,实际是“西说东应”。但是,民间的声音并不弱。前不久的“护圣火,反分裂”的斗争,便是个证明。这种态势,国外媒体也看到了,德国《时代周刊》2008年4月6日一篇文章说:“西方媒体习惯了面对笨拙的、没有创造性的中国媒体。但这次他们遇到了一个新的对手,即中国国民。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这场战斗无关政治和经济,而是对不公正的反抗。中国人民以自信、有理有制、创造性的方式追求公正。西方媒体被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惊呆了,至今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回应。”可是,因为理论和舆论宣传的领导权没有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民间的声音被看作非“理性”的“情绪发泄”被限制、排斥。
    【燕山客】应当知道,代表西方理念的人群或媒体一直在任意宣扬它们的理念,长期是主流舆论和理论,被奉为国策;它们最近减弱了,成了过街老鼠,这不是政府在压制它们,相反,政府是支持它们的,问题在于它们宣扬的是洋奴哲学,卖国主义,造成“西强东弱”,人民群众不答应,爱国政治家也不能赞成。他们现在遭到了人民群众的批判,便大嚷大叫“多数暴力”,“群众暴力”,“民粹”等等,尽力动员它们所能动员的力量,封锁人民群众和左派的声音。所以中国现在的情况不是允许不允许“代表西方理念的人群或媒体(如南方某报系)任意宣扬那些‘普世价值’”,而是允许不允许人民群众和左派批评自由,敢不敢让“草根”们和“精英”们的“思想和观点去‘自由竞争’”。
    所以,我十分重视胡锦涛到人民网提出“西强东弱”问题,上强国论坛讲民意。我希望这次是真的思想解放!我尽力促这个转变。中国向右转,是从“思想解放”开始。中国向左转,最好也从思想解放开始,这样损失和破坏都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